只知道第二杯半價是套路?你知道是怎麼套路的嘛?

大家好,我是指旺君~開始之前想問下大家,你和朋友逛街的時候是不是會這樣:當面對周圍各色的飲品店,選擇恐懼症犯了的時候,看到有一家店寫著“

第二杯半價”,很容易心動;或者,你本來就想買一杯,但是店員和你說現在搞活動,買第二杯半價哦~瞬間你就決定買了兩杯。

這種場景是不是很熟悉?除了第二杯半價,還有第二件半價,加1元送一件,都是同樣的套路,對於大多數人來說,半價就能買到一杯原價的產品,而且本身價格也不貴,實在太佔便宜了,會果斷掏出錢包。

但是,事情並不是這麼簡單,你其實是就被商家的套路給轉暈了!今天,指旺君就來和大家好好聊一聊,如此經典的第二件半價促銷手段背後,到底有什麼秘密。

就像開頭我們舉的例子一樣,如果你知道有第二份半價,大多數人會選擇呼朋喚友,結伴去買。這樣一來,商家通過這個優惠,吸引了潛在客戶的同時,還拉動了額外的消費。實際上,就是商家利用了客戶愛佔便宜的消費心理。就像業界流傳的一句話: 客戶要的不是便宜,而是要感到佔了便宜 。客戶有了這種感覺,就容易接受商家的產品,這就給了商家可乘之機。

還有小夥伴會問,為什麼這些商家要這麼做呢?會不會賠本賺吆喝呢?

別急,現在指旺君來和你仔細分析一下。

只知道第二杯半價是套路?你知道是怎麼套路的嘛?

一是,這樣做可以提升單品的銷量,藉機推出新品。除了掏空大家的錢包以外,能夠使用“第二份半價”的商品往往只有幾種,這種設定能使單品銷量迅速攀升。

接下來,商家要藉此推銷平時賣的不大好的產品,消化庫存。比如像雪頂咖啡,這樣利潤高但是點單不多的飲料,商家就需要最大程度推薦出去。或是鮮榨果汁這種,需要儘快消耗原料的產品,商家則需要加快銷售。指旺君來給大家舉個例子:一杯橙汁用量是四個半橙子,如果只做一杯,有半個橙子就要保鮮起來下次用;如果做兩杯,就可以直接打九個橙子。

第三個,就是達到隱形漲價的目的。按常理來說,不管商家漲價的理由多麼充分,消費者都十分抗拒。但如果用了“第二杯半價”的促銷手段,對常客來講,單品的價格漲了,提價部分卻能和第二杯平分,這就會讓消費者有一點“賺到了”的心理。而對新顧客來說,可能他們根本沒發現,在促銷活動之前,商家剛剛漲過價。

只知道第二杯半價是套路?你知道是怎麼套路的嘛?

外行看熱鬧,其實,這些看似平常的套路,背後都有很有趣的經濟學原理,指旺君接下來就給大家說一下“第二杯半價”背後的兩個經濟學原理。

首先要說的是“價格歧視”。簡單來講,就是商家對同一件商品,面向不同的顧客有不同的收費標準。我們假設一個商品,從10元到100元都有人買,但如果定價100元,固然能賺取較高的利潤,卻會嚇跑低價位的消費者;如果定價10元,留住了低價位的消費者,卻沒有充分賺取到高價位消費者的錢。

那麼“價格歧視”就是為那些不願意為第二杯付原價的消費者準備的。從商家角度來看,當然能多賺一點是一點,但有的人已經不肯為第二份食物或飲品付同樣多的錢,所以可以採取差別定價的策略,這就是所謂的“價格歧視”。

第二個要說的是邊際效用遞減規律。別看名字這麼複雜,其實意思就是顧客每多消費一件商品,從中獲得的滿足感會滿滿

減少。我們來舉個簡單的例子,人在喝第一杯飲料時,因為解了渴所以滿足感很強;而喝第二杯飲料,已經不渴了,反而會覺得,用同樣的價錢再買一杯很不值得。所以此時採取“第二杯半價”,能吸引更多小夥伴主動購買第二杯。

只知道第二杯半價是套路?你知道是怎麼套路的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