摇摇欲坠的小剧场,年迈的老年观众,川剧草台班子前景何在?


地方戏曲是一个地方特有的文化遗存,是地方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不可再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众多的地方戏曲,构成了我国千姿百态、万紫千红的文艺百花园。这些在民间坚持演出的川剧草台班子,在没有良好的演出环境下拿着微薄收入仍然坚持演出,是不是应该支持?图为2017年7月,天气炎热,四川彭镇青云老街,街道旁有一间破旧的小剧场。

剧场里坐着一帮年迈的老年观众,这里是他们唯一的娱乐场所,只有来到这里才能给他们带来欢乐。李婆婆每天下午都会到这里来,老人每次都会花三元钱在这里听戏,是这里的老观众了,她每天下午都会在这里消磨二个小时的时光。

随着社会的发展,民间川剧草台班子越来越不景气,后劲不足问题日益突出。川剧草台班子的演员早早的在“小剧场”化妆间化妆,这里的环境,低矮闷热,化妆间旁边就是厕所,臭味也会飘进化妆间里。

当前,许多地方戏曲都面临着剧团投入不足、设备陈旧、演出市场不断萎缩、人才队伍青黄不接,剧种数量不断减少等困难与问题,发展前景不容乐观,更别说这种自发组织起来的草台班子了,如何生存下去的确是一个大问题!图为女演员小红在后台化妆间化妆。

在以戏养人都难以为继的情况下,拿出更多的钱去打磨精品,显然是有难度的。图为演员小五和李君君在穿戏服,边穿边聊:对今天来的观众多少不抱任何希望。

民间剧团都是靠演出收入来维持生存。这样就导致了许多剧团没有排练室,设备设施陈旧无力更新,创作经费少,剧团基础条件差,演出市场小,缺乏持续生存能力和扩大生产的能力。图为剧场“化妆间”女演员小红穿好戏服在演出前的后台整理物品。

还有一种事人才断层,影响持续发展。地方戏曲剧种创作人才紧缺,剧团演出队伍不稳定、人才青黄不接是普遍现象。图为一位老年观众津津有味的看戏,边看戏边抽烟。

他们主要在乡村集市、庙会演出。随着城市化步伐的加快,地方戏曲在农村表演的次数越来越少,而受众又主要在中老年群体,因此普遍演出质量不高。在这种情况下,剧团发展日渐衰落,剧目也越来越少。图为后台堆放着杂乱物品,化好妆的老生演员老演员王叔坐的走廊的凳子上耐心等待上台表演。

演员小红坐在舞台旁观看台上其他演员演出,她是剧中的主角,每天辛苦的演出,每个月才有二千元收入。

男主角阿杰刚唱完一段戏,坐在化妆间休息,等待下一场演出。

“小剧场”外就是水果摊,旁边放着今天的演出牌:下午2:00演出川剧传统剧目《挥泪斩养父》。

“小剧场”就在街边,演出一半时间,演员小五就跑到“剧场”外和卖水果的李嫂聊天,真可谓“场内场外皆是戏”!

舞台旁只有两位乐师伴奏,舞台上演员认真表演,舞台下坐着零星几位老年观众观看表演。

低矮昏暗的剧场里,台上,川剧草台班子演员认认真真的演戏,台下,有的老年观众昏昏欲睡。

希望地方政府要积极引导和扶持地方戏曲演出市场,对优质剧目演出采取政府采购的补贴政策,不断培育演出市场,提升市场竞争力和吸引力,扩大地方戏曲这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发展。图为摇摇欲坠的“剧场”就在巷子里,平时街坊邻居们都会跑过来关照一下他们的演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