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花盛開》新書分享懇談會在哈爾濱如花盛開

《如花盛開》新書分享懇談會在哈爾濱如花盛開

懇談會上嘉賓點評《如花盛開》

經濟視野網9月10日電(本網記者朱國棟 裴振萍) 9月9日,九月的哈爾濱,晴空萬里,吳小如、宿萬盛《如花盛開》新書分享懇談會在哈爾濱如花盛開。

《如花盛開》在哈爾濱知間書坊上演了一場精彩的文化藝術盛宴。讓我們在這些灑滿人文陽光的文字裡,一同感受書畫之美,一同感受綿延千年的傳統文化脈絡裡,一場令人欣喜的相逢,與永恆不衰的奔騰骨血!

《如花盛開》新書分享懇談會在哈爾濱如花盛開

宿萬盛老師的作品氣勢磅礴

出席懇談會的嘉賓有黑龍江省通史編委會副主任,著名學者魏國忠先生、黑龍江省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所長。著名學者叢坤先生。黑龍江省委黨校教授趙春輝博士,黑龍江大學教授楊平先生。黑龍江人民出版社副社長李梅女士、著名學者文藝評論家,劉金祥先生。哈爾濱市婦聯副主席王思女士。哈爾濱市宣傳部副部長於麗女士。哈爾濱師範大學教授,哈爾濱市美術家協會主席董曉畔先生。黑龍江省畫院黑龍江省美協副主席吳喜全先生。哈爾濱師範大學教授陳愛中先生、哈爾濱師範大學呂守林先生,著名編導盛志祥先生、著名詩人陸少平女士。著名詩人趙亞東先生,著名節目主持人王巍女士。著名書法家趙學禮先生、黑龍江省原省委宣傳部常務長潘春良先生、著名學者章海寧先生也出席懇談會並講話。

在《如花盛開》這本書中,宿萬盛老師以畫家身份解讀大學問家吳小如先生多處用典的題詩和題字,是對傳統文化經典文本的一次系統學習,對於自己今後美術創作大有裨益。當下,很多畫家只注重繪畫技法的研習,不注重文化底蘊的涵育,而沒有文化底蘊支撐的美術作品是沒有生命力的。宿萬盛耗費諸多心力和精力揣摩吳小如先生的題詩和題字,結合自身感受,字斟句酌地加以解讀和感悟,最終把解讀和感悟訴諸文字,並結集成書出版發行,從而成就了一位知名畫家和一名文史大家投緣契合、惺惺相惜的藝術佳話,寫就了文史界和美術界相互融匯、彼此呼應的一段時代佳話。

《如花盛開》新書分享懇談會在哈爾濱如花盛開

宿萬盛老師與吳小如先生合影

懇談會上,出席的嘉賓暢所欲言,對宿萬盛老師的藝術造詣和高尚品格都給予了非常高的評價。贊其為德藝雙馨的藝術家。

陸少平說,首先,祝賀宿萬盛老師的著作《如花盛開》出版!國學大師吳小如和著名畫家宿萬盛兩個人背景、年齡、專業、甚至地域都相隔甚遠,但是兩個人從相識到相知再到相互欣賞,肯定是都觸及到了內心最柔軟的地方,這是怎樣的機緣才成就了文壇、藝壇的一段佳話。眾所周知,中國畫有三種表現形式:山水畫、人物畫和花鳥畫。作為花鳥畫家宿萬盛老師他的藝術成就毋庸贅言,他以畫桃著稱,但往往卻被桃子標籤化了,對於宿萬盛老師的其他畫,比如山裡紅、蘭花、竹子等等也具備相當的藝術水準。我想用四個字概括宿萬盛老師的畫——“野蠻生長”,也就是說,他的畫極具生命力,整個畫面充滿了流動的氣韻,在構圖上,我甚至覺得他是在半空中將自己剎住,讓他筆下的花草蘭竹甚至飛鳥按照它們自己的生命軌跡去尋找方向。

《如花盛開》新書分享懇談會在哈爾濱如花盛開

宿萬盛老師在《如花盛開》新書分享懇談會上致辭

懇談會歷時兩個多小時,在真摯熱烈的氣氛中結束,與會嘉賓們暢所欲言、意猶未盡……

吳小如:當代著名學者、書法家、戲曲評論家, 俞平伯先生的入室弟子。

1922年生於哈爾濱,後隨父遷居北平,先後就讀燕京大學、清華大學、北京大學。1952年起在北京大學教授中國文學史、中國戲劇史、中國詩歌史以及古典詩詞、散文等課程,著有《中國小說講話以及其它》《古典小說漫談》《中國文史工具資料舉要》《臺下人語》《古典詩文述略》等三十餘種。

宿萬盛:筆名夜石,號萬盛園,1957年生,業餘習畫,出版畫集多部。

2015年,黑龍江省博物館舉辦“宿萬盛作品特展”320件作品被黑龍江省博物館永久性收藏。

2016年,孔子學院總部、國家漢辦、黑龍江大學、俄羅斯遠東聯邦大學孔子學院共同在俄羅斯遠東大學主辦《宿萬盛中國畫作品展》。

2017年,黑龍江省藝術博物館舉辦“宿萬盛國畫作品展”20件作品被黑龍江省藝術博物館永久性收藏。

2006年,吳小如先生見到了宿萬盛的一批國畫力作,欣喜之餘,為他《荷塘鱖魚》《紅桃獻瑞》《蕙蘭芳香》等48幅畫作題跋,令畫作於具象之外更具靈動神思與意象情懷,大家的畫邂逅大師的跋,逸趣橫生,金寶珠璣。

2014年,吳小如先生離世,又4年,宿萬盛《如花盛開》正式發行,宿萬盛老師以此書來深情緬懷吳小如先生,是長輩是先生是知己,是如今這場懇談會的初衷,是一次邂逅和更多邂逅的原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