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農民高山養名貴魚,58塊錢一斤,生吃熟食都好吃


金秋時節,在河南欒川縣獅子廟鎮一座農家樂裡,馬師傅正在水池邊洗一條金鱒魚,這種魚對養殖環境要求極高,運到外地也要費不少功夫,所以平常來這裡吃魚的顧客很多。馬師傅在這裡經營農家樂多年,專門加工三文魚、虹鱒魚、金鱒魚等幾種魚類,很受前來就餐的食客歡迎。

在馬師傅飯店的旁邊,就是一串養虹鱒魚和金鱒魚的魚塘,據馬師傅介紹,這兩種魚是冷水魚,夏季水溫不能超過19度,冬季不能低於4度,並且水質不能有一點汙染,這些魚塘的水都是活水,從上游一直流到下游。

在清澈的魚塘裡,可以看見兩種魚在水中游蕩,其中黑褐色的是虹鱒魚,金色的是金鱒魚,這種魚生長緩慢,大約三年才能長成,之前本地並沒有這種魚,後來從外地引入,由於當地屬高山無汙染環境,很快就大規模養殖成功。

今天客人點的這條魚有三斤重,馬師傅要把它弄出三種吃法,分別是生食魚片、乾煸魚片和魚頭豆腐湯,還有其他一些吃法,只是這三種最受顧客歡迎,因為它們能充分發揮出鱒魚肉質的特點。

把魚肉清理乾淨,馬師傅的廚師開始拿刀片魚片,馬師傅說並不是所有的魚都能生吃的,其他的魚切成薄片就碎了,而鱒魚的肉片不會碎,可以切的像紙一樣薄。

大約花了十分鐘時間,廚師就片好了一盤生魚片,旁邊的小碗裡放的是用芥末等調味料調成的蘸汁兒,這種吃法在遠離大海的內陸山區,可以說真的非常少見。

切成近似透明薄片的金鱒魚,吃到嘴裡有脆嫩的感覺,並且富含油脂,入口很爽滑。之前網上有過三文魚和虹鱒魚的爭論,馬師傅說他們這裡不存在以次充好的情況,每種魚有每種魚的價格,顧客大多看著店家從魚塘裡逮魚。

金鱒魚的刺很少,廚師把剩下的魚片成厚一些的魚片,然後下油鍋裡輕炸一下,之後倒油乾煸辣椒倒上去,這道乾煸魚片也就做成了。

據馬師傅介紹,他今天做的魚是58塊錢一斤,這條魚下來要一百多塊錢,可以做成三份菜,可以說生吃熟食都好吃。“現在吃個好雞子還得一百多塊錢,何況這三年才能長成的名貴魚,這就是它受歡迎的原因。”馬師傅說到。攝影記錄|張春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