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瓶上的書法,哪家更勝一籌?


酒瓶上的書法,哪家更勝一籌?



書法作為中國的國粹之一,同樣也普遍地運用在酒瓶包裝上。改革開放以來,釀酒企業從市場競爭的角度出發,越來越重視對酒包裝的美化。除在材質、造型方面不斷加以改進外,對於瓶身的表面處理更是八仙過海各顯神通。


酒瓶上的書法,哪家更勝一籌?



為了使酒瓶更具文化氣息,有的廠家更是請名人、名家為其產品題名、作詩,有的廠家則直接將名人、名家的書法作品搬上了酒瓶。所以,酒瓶也成了書法藝術的載體之一。


酒瓶上的書法,哪家更勝一籌?



酒瓶上的書法藝術,有的瀟灑飄逸,有的端莊秀美,抒豪情,寄抱負,讚美酒,溢情趣,可是大家都知道這些名酒上的書法都出自誰手嗎?我們今天就一起來看看吧!

五糧液、尖莊、郎酒、勁酒——候開嘉




酒瓶上的書法,哪家更勝一籌?



候開嘉,1946年5月出生於四川省宜賓市。現為四川大學藝術學院教授,中國書法家協會學術委員會委員,第三屆中國書法蘭亭獎評審委員,中央文史館書畫院院部委員,四川省書學學會副會長,四川省文史研究館館員。


酒瓶上的書法,哪家更勝一籌?



候開嘉常常自謂:“一生做了三件事,寫字、寫文章和教學生。”而鮮為人知的事情是,四川的名酒,不少都是侯先生題寫的。除五糧液、郎酒、勁酒外,還有“五糧”系列中的五糧春、五糧醇、五糧神、尖莊都出自他手。


酒瓶上的書法,哪家更勝一籌?


郎酒



酒瓶上的書法,哪家更勝一籌?


1985年五糧液


“五糧液”三字,多用方筆,有稜角,有力度,顯得很硬。郎酒的“郎”字行書,端莊氣派、雄健豪邁、遒勁有力,透露出一股蓬勃朝氣,“郎”最後一豎式像極了中國人挺直的脊樑,折射出中國人勇往直前、百折不撓、追求卓越、敢於擔當的社會責任風貌。


酒瓶上的書法,哪家更勝一籌?


尖莊


候開嘉是當今書壇為數不多的集創作、學術、教育於一身的書法名家。他長於隸篆,其書法結字拙樸奇縱,運筆開張沉厚,具有“重、拙、大、奇”的藝術特色。


侯開嘉書法欣賞:


酒瓶上的書法,哪家更勝一籌?


酒瓶上的書法,哪家更勝一籌?


酒瓶上的書法,哪家更勝一籌?


酒瓶上的書法,哪家更勝一籌?


酒瓶上的書法,哪家更勝一籌?


酒鬼酒——黃永玉





酒瓶上的書法,哪家更勝一籌?



畫壇“鬼才”黃永玉和酒鬼酒可謂有著一段不解之緣。1987年,在湘西老家省親的黃永玉,不知怎的與人興致勃勃地聊起了家鄉酒。喜歡抽菸鬥,但滴酒不沾的黃老當即便萌發了為湘泉酒打造一個高端酒品的想法。靈感突來,便有了酒鬼酒那讓人過目不忘的麻袋形包裝。黃永玉還給這酒取了“酒鬼”的名字,並題了“酒鬼”二字和酒瓶背後的“無上妙品”四個字。


酒瓶上的書法,哪家更勝一籌?


酒瓶上的書法,哪家更勝一籌?


90年代酒鬼酒

“酒鬼”二字一出來,廠家內心是“拒絕”的,黃老心意雖好,可愛酒之人誰願意承認自己是酒鬼呢!可在當時,“酒鬼”的這款設計一進入市場,卻意外地受到了青睞和好評。


酒瓶上的書法,哪家更勝一籌?


酒瓶上的書法,哪家更勝一籌?



在湘西,“鬼” 代表著一種超越自然、超越自我的神秘力量,訴求著一種自由灑脫的無上境界。黃永玉大師提名“酒鬼”,並譽之為“無上妙品”,一語道破了酒鬼酒蘊藏的文化內涵和闡釋的人生高妙境界。經黃永玉把玩出的酒鬼酒也就昭示著一種人與山水對話、與自然融合的精神狀態,喻示著一種至善至美、質樸天然的審美情趣。


酒瓶上的書法,哪家更勝一籌?


酒鬼背酒鬼,千斤不嫌贅;酒鬼喝酒鬼,千斤不會醉。無尚妙品,酒鬼酒!


說完“酒鬼”二字,我們來說說酒瓶子的設計,一塊麻袋布粗針大線縫成口袋,鋸末中埋著一截水管子,一點都沒有酒瓶子的樣兒!不過細細琢磨,的確生得古拙別緻、大樸大雅,其靈動與張力彰顯著一種不事張揚的野性與厚重,也難怪其設計被人們評價為立意孤絕,妙手天成,平樸裡顯功力,隨意中見灑脫,的確妙哉!

黃永玉書法欣賞:


酒瓶上的書法,哪家更勝一籌?


酒瓶上的書法,哪家更勝一籌?


酒瓶上的書法,哪家更勝一籌?



貴州茅臺酒——麥華三




酒瓶上的書法,哪家更勝一籌?



麥華三,1907年出生於廣州番禺區。幼時家境極為貧寒,父親在五金雜貨店打雜,收入微薄,母親靠操持針線裁縫,補貼家用,一家人過得很節儉。麥華三幼年就讀私塾,但由於經濟拮据常常輟學。

貧困並不能減少麥華三對於書法的喜愛,他常流連於舊書攤和參觀著名的書法手跡。成年後,麥華三更是加倍努力。1937年寫成《古今書法匯通》一書後尚未公開發行,即被譯成日文,在日本引起較大反響,成為享譽國際的中國書法家。


酒瓶上的書法,哪家更勝一籌?


麥華三 毛主席詩詞 書法


麥華三,擅多種書體,尤以楷、行、隸見長,所作法度謹嚴,清健秀雅,自具風姿。一生致力於書法藝術和書法教育,1983年患直腸癌,手術切除後,仍堅持工作,並應香港中文大學之請,到香港講學,一去就是一個多月。


酒瓶上的書法,哪家更勝一籌?



1985年,貴州茅臺酒廠決定推出新產品,並將“貴州茅臺酒”酒標的重任託付給了已屆耄耋之年的麥華三,聞訊麥老欣然題寫了“貴州茅臺酒”五個大字。沒想到,次年就於廣州逝世,享年80歲。


酒瓶上的書法,哪家更勝一籌?



“貴州茅臺酒”這五個大字,字體沉著穩重,剛勁有力。作為包裝的重要符號,這五個字完美地詮釋了貴州茅臺酒的名稱及內涵,而這款茅臺的設計更是以高雅、華貴、古色古香的格調,深受國際好評。於1986年榮獲第十屆亞洲包裝設計評比會最高獎——“亞洲之星”包裝獎。


酒瓶上的書法,哪家更勝一籌?



麥華三書法欣賞:


酒瓶上的書法,哪家更勝一籌?


酒瓶上的書法,哪家更勝一籌?


酒瓶上的書法,哪家更勝一籌?


酒瓶上的書法,哪家更勝一籌?


酒瓶上的書法,哪家更勝一籌?


酒瓶上的書法,哪家更勝一籌?



衡水老白乾——尹海金




酒瓶上的書法,哪家更勝一籌?



衡水市馳名品牌“衡水老白乾”這五個字是書法家尹海金題寫。尹海金,現任衡水市書法家協會主席。與上面幾位書法家不同的是,尹海金算半個酒鬼了。


酒瓶上的書法,哪家更勝一籌?



衡水書畫圈裡的朋友,都愛稱尹海金為“一斤半”,意思是他喝衡水老白乾一斤半都不過癮。無論是39°還是67°的衡水老白乾,尹海金從來都不推讓,有著“大塊吃肉,大碗喝酒”的豪放與膽識。

酒瓶上的書法,哪家更勝一籌?


酒瓶上的書法,哪家更勝一籌?


尹海金自稱“請客就到送禮就要,說話就爽放屁就響”,可見他性格之爽快;“烈酒肥肉,衝煙濃茶”,是他的生活情趣。“無齒文人,不走政道”,是他的志向。“拿出爺們勁兒來喝酒,掏出娘們兒心來做事”,是他的生活寫照。“逍遙樓裡逍遙子,信天游中信天翁”,這便是瀟灑的尹海金。


酒瓶上的書法,哪家更勝一籌?



尹海金先生習書有四十多年的歷史,多習碑,對帖的選擇也由著性情來,喜歡顏真卿的寬博厚重,蘇軾的遒勁脫俗,米芾的沉著痛快。他對書法藝術傾注了很深的感情,性情做人,性情做事,性情做書。除此之外,快到70的尹老對於收藏和微雕也十分精通,他收藏的毛主席像章就近萬個品種,他還能在米粒大小的象牙片上刻10首古詩!

尹海金作品欣賞:


酒瓶上的書法,哪家更勝一籌?


酒瓶上的書法,哪家更勝一籌?


酒瓶上的書法,哪家更勝一籌?


尹海金 書法

酒瓶上的書法,哪家更勝一籌?


酒瓶上的書法,哪家更勝一籌?


酒瓶上的書法,哪家更勝一籌?


尹海金 微雕


西鳳酒——李穎寬




酒瓶上的書法,哪家更勝一籌?



西鳳酒註冊商標三個字是原中國包裝設計委員會委員,陝西包裝設計委員會副主任,西安第一印刷廠總設計師,高級工藝美術師李穎寬先生於80年代初為西鳳酒所題,除此之外西鳳酒的Logo設計、鳳凰圖標都是由他負責的。


酒瓶上的書法,哪家更勝一籌?


西鳳酒的logo、圖標、題字


李老一生低調,所以很少有人知道該酒標出自他手。李老在2014年初, 作為《西鳳酒》商標題名人,還被西鳳酒廠在籌辦博物館之際盛情邀請至廠,揮毫紀念。

酒瓶上的書法,哪家更勝一籌?



酒瓶上的書法,哪家更勝一籌?


西鳳酒


李穎寬愛好書法和國畫的花鳥,專於設計,做人原則也十分簡單:第一不想出名,第二怕麻煩,第三不想跟社會交往。每天早上到公園轉一圈,走走路,中午回來歇一會,想畫畫幾下,不想畫就上網瀏覽,一天就忙忙碌碌過去了。


酒瓶上的書法,哪家更勝一籌?


酒瓶上的書法,哪家更勝一籌?



瀘州老窖——張幼矩




酒瓶上的書法,哪家更勝一籌?



張幼矩,四川成都人。現為國家一級美術師、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華詩詞學會會員、中國楹聯學會會員、四川省作家協會會員、成都市民盟書畫院副院長。張先生是中國名酒“瀘州老窖”酒標書字和“全興大麴”酒票印章和國家郵票“九寨溝”的主創設計者。


酒瓶上的書法,哪家更勝一籌?


酒瓶上的書法,哪家更勝一籌?



“瀘州老窖”四字,筆畫邊緣粗糙,如同屋漏痕,十分古樸。

張幼矩作品欣賞:


酒瓶上的書法,哪家更勝一籌?


酒瓶上的書法,哪家更勝一籌?


酒瓶上的書法,哪家更勝一籌?



更多名酒書法欣賞




酒瓶上的書法,哪家更勝一籌?


酒瓶上的書法,哪家更勝一籌?


捨得酒不僅酒有特色,酒上的“捨得”二字傳為書法家牟懷斌先生手書。“捨得”二字,筆力剛健雄壯,渾厚開闊,佈局充實,大氣磅礴,與“捨得”詞義所表達的人生大境界可謂貼切萬分。


酒瓶上的書法,哪家更勝一籌?


酒瓶上的書法,哪家更勝一籌?



“董酒”入木三分的“董酒”字跡,展現董酒渾厚的歷史底蘊,字體清新雋永、意象逸美,筆劃剛挺有度、柔美兼之,更顯和諧共存之意。體現宇宙萬物的陰陽、大道理念,充分展示了董酒的核心價值:白酒文化與中醫文化理論的相互交融。


酒瓶上的書法,哪家更勝一籌?


“劍南春”三字,隸書中規中矩。



酒瓶上的書法,哪家更勝一籌?


“汾酒”二字,筆畫厚重,有人說是出自歐陽中石老先生之手。

酒瓶上的書法,哪家更勝一籌?


酒瓶上的書法,哪家更勝一籌?


洋河的藍色經典的天之藍、海之藍,據說是集字於王羲之。



酒瓶上的書法,哪家更勝一籌?


“白雲邊”三字據說是位松滋人寫的



酒瓶上的書法,哪家更勝一籌?


“枝江大麴” 四字據說是枝江當地的一個書家用毛筆寫的,大概是在上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創作,字體應該為手寫楷體,介於正楷和行楷之間。



酒瓶上的書法,哪家更勝一籌?


古井酒也應是出自書法家之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