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汪清水潤忠州

一汪清水潤忠州

新立鎮桂花村山坪塘 特約攝影記者 毛幼平 攝

一汪清水潤忠州

白石水庫 記者 餘鴻 攝

一汪清水潤忠州

黃金鎮雲豐村山坪塘 記者 餘鴻 攝

一汪清水潤忠州

雙桂鎮石橋村山坪塘 特約攝影記者 毛幼平 攝

一汪清水潤忠州

石子鄉楊興村山坪塘 記者 趙軍 攝

一汪清水潤忠州

被綠色覆蓋的東溪湖消落帶 特約記者 杜小林 攝

一汪清水潤忠州

新立鎮文筆社區山坪塘 特約攝影記者 毛幼平 攝

一汪清水潤忠州

黃欽水庫 特約攝影記者 毛幼平 攝

水是生命之源。近年來,忠縣在水源保護工作中,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發展理念,嚴格遵循“保護優先、防治汙染、保障水質安全”的原則,以高度的政治擔當抓好水資源面上保護、山坪塘治理、農村飲水安全等工作,推進水利可持續發展,努力打造三峽庫區水環境示範縣。

白石水庫總容量4166萬立方米,有著“忠縣水缸”的美譽。去年6月8日,縣委書記賴蛟專題調研白石水庫水資源保護工作時指出,白石水庫關係到城區及農村近30萬居民的飲水問題,既是30萬人的健康線、生命線,又是縣城正常運行的保障線,水資源保護工作容不得半點馬虎。

忠縣以白石水庫為重點,緊緊圍繞汙水、垃圾、面源以及庫區內生態環境保護4項工作,制定目標、問題、任務、責任4張清單。縣水務、環保等部門密切配合,科學統籌,共同築牢白石水庫這座綠色發展和守護忠縣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的屏障。忠縣嚴把“用水總量、排汙總量、用水效率”3條紅線,將水資源保護範圍劃分為3類保護區,實現分區域保護。同時根據《重慶市人民政府關於實行最嚴格水資源保護制度實施意見》,建立水源地保護長效管理機制體制等,並堅持保護優先原則,協調好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關係,確保飲用水源符合國家飲用水安全標準。

忠縣積極開展以白石水庫、黃欽水庫、金雞水庫、馬耳壩水庫等為主的水源地水資源涵養與生態修復工程,搞好水庫區域內綠化,加大保護區治理力度,整治河道、生態護岸。同時,採取點上開發的措施,在一類保護區基本形成“止耕禁養”,退耕還林和栽植水源涵養林;在二類保護區序時推進“農改林”,重點發展經果林和筍竹產業,適度發展有機農業;在三類保護區加快調整種植結構,推廣無公害、有機農產品生產技術,實現在發展中保護,在保護中發展。

忠縣在山坪塘整治及管護工作中建立完善村級水利協管員制度,每個山坪塘落實1至2名管護責任人,具體負責山坪塘日常管護工作。村(居)委會及屬地鄉鎮(街道)水務站負責對水利協管員、管護責任人進行培訓和管理。統一制定山坪塘管理辦法,明確管理者職責、承包方式、日常管護內容等,嚴禁傾倒廢水、垃圾,限制承包者從事汙染性大的養殖業等,對情節嚴重並屢教不改者,由鄉鎮(街道)環保所予以處罰。

忠縣全面推行河長制,實行鄉鎮(街道)村(社區)級河長、片區河長、總河長“三級會商”,實施最嚴格的督查考核,推動河長制常態化、務實化,使“濁水變清水、死水變活水、水體變水景”,變綠水青山為金山銀山。在中小流域水土流失綜合治理工作方面,忠縣以提高生態經濟效益和促進社會經濟持續發展為目標,以基本農田優化結構和高效利用及植被建設為重點,建立具有水土保持兼高效生態經濟功能的半山區小流域綜合治理模式,堅持“政府主導、群眾參與、企業投資”的原則,把小流域坡耕地水土流失綜合治理作為改善農業生產條件,助力脫貧攻堅的一項民心工程抓實、抓好。同時,全縣共規劃實施消落區生態環境保護項目8個,總投資97685萬元,累計完成投資60025萬元。完成了忠縣消落區綜合治理調查工作,規劃洋渡鎮岸線環境綜合整治、復興鎮岸線環境綜合整治等24個項目,預計總投資9億元。

“十二五”以來,忠縣加快水利民生建設,完成各類水利投資38.68億元,其中,山坪塘整治5.06億元、金雞水庫建設3.51億元、中小河流治理2.26億元、水土保持工程1.98億元(含三峽後續農田灌溉6389萬元)。充分整合水利、環保、農業、林業等項目資金4.5億元,加大了以白石水庫為重點的水源地保護、水資源涵養及水生態修復。整治山坪塘6845口、治理病險水庫76座、治理中小河流河段16處、治理河道27.97公里、新建護岸32.3裡、清淤疏浚14.8公里、治理水土流失107.78平方公里,並建成中小河流水文監測系統雨量站92個、水位站10個、水文站5個、墒情站4個、水文中心站1個。

記者趙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