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無故,玉不去身——玉真的有靈性嗎?

關注“文玩麻辣燙”——好玩的文玩資訊,有用的文玩保養與收藏小知識

君子無故,玉不去身——玉真的有靈性嗎?

玉在傳統文化中是靈性的代表,都說“人養玉三年,玉養人一生。”這中間的“養”字,不僅僅為保養與滋養的意思,更是因為隱含的玉有靈性的緣故。“一花一世界,一葉一菩提,一砂一極樂。”歷經千萬年自然生長的古玉石帶有天然的活性磁場,自然可以與天地相融合。玉在長時間與主人的接觸與融合後,便與主人的磁場融為一體,玉即是人。當遇到危急關頭時,玉便會挺身而出替主人抵擋災禍,而玉一般都會在為主人擋災後自身損壞。所以老話還說:“金壓驚、銀辟邪、玉石保平安。”

君子無故,玉不去身——玉真的有靈性嗎?

民間傳說中也發生過很多和田玉、翡翠等玉替人擋災的故事。

君子無故,玉不去身——玉真的有靈性嗎?

甚至還有網友講述過他一個客戶經歷“伊春空難”的故事。據說那個客戶在遇到空難之時,正巧佩戴了一塊兒觀音的玉佩,在飛機迫降即將墜地的危難之時,他情急之中從機身破裂的斷口躍出,雖然身受重傷,竟然保住了一條性命,而那件觀音玉佩也受到了嚴重的破損。

君子無故,玉不去身——玉真的有靈性嗎?

其實有關玉擋災的故事自古即有記載,清朝時有一部陳性著作的記述古玉的專書《玉紀》,便記載過他在晴川閣遊覽時,從三樓不慎墜落,因佩戴了古“六器”之一“太公璜”,得以大難不死。

君子無故,玉不去身——玉真的有靈性嗎?

清代著名的玉器收藏家劉大同著作的《古玉辨》,書中專門有一小節《古玉防險之見聞》,也記錄了很多類似的見聞,比如胡瓦匠在河中淘到一隻玉鏟用作煙荷包的玉墜石,在上樑時失足落地,人毫髮無損,而腰中玉墜則崩裂了好幾處。又一老翁在上海澡塘出浴時暈倒在地,被人扶起後安然無恙,而右手腕上的玉鐲碎掉。

君子無故,玉不去身——玉真的有靈性嗎?

這些事例聽起來似乎有些玄幻而無依據,但自古以來不勝枚舉,因為傳統文化中玉一直都代表了祥瑞的象徵,所以很多人都願意相信玉能擋災的這個說法。

君子無故,玉不去身——玉真的有靈性嗎?

而要自己的玉器保持靈性,也要在保養時對自己的玉器有仁愛和親護之心,首先佩戴玉的時候要避免物理摩擦與碰撞,遠離油煙或強腐蝕,儘量不佩戴進廚房炒菜等。其次要保持清潔,髒時可用清水清洗,並注意經常換繩。最後,要經常佩戴摩挲,玉養人,人養玉。

君子無故,玉不去身——玉真的有靈性嗎?

東晉韘形玉佩

古人言:“君子無故,玉不去身”,說的還有古代的正人君子始終戴玉佩來警示自己的行為,不會無緣無故將玉取下來,甚至在走路時注意跨幅不要過大,否則佩戴的玉佩會鏘鏘作響而提醒自己,也這也是自古君子比德於玉的含義,其實也是一種天地正氣的融合和自省,通過這種約束,自然也就避免很多不必要的災禍。而出入平安,也是人們共同的對自我和對他人的祝福與願望。玉使人心安,心安即平安。

關於傳統文化中玉的靈性,您覺得呢?您身邊有什麼新奇的事發生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