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見,《時代》!再見,紙媒最後的尊嚴


再見,《時代》!再見,紙媒最後的尊嚴


再見,《時代》!再見,紙媒最後的尊嚴


一年兩度“賣身”

《時代》的“時代”不再

再見,《時代》!再見,紙媒最後的尊嚴


9月17日消息,美國知名傳媒公司梅瑞迪斯(Meredith Corporation)正式宣佈,將以1.9億美元的價格出售公司旗下《時代》雜誌(《Time》),此次交易的買家是美國雲計算巨頭Salesforce的創始人兼CEO馬克·貝尼奧夫(Marc Benioff)夫婦。據悉,此項交易預計將在30天內完成,以貝尼奧夫家族名義達成。

而此時,距離2018年初梅瑞迪斯完成收購《時代》雜誌,僅僅過去八個月。

作為世界範圍內最具影響力的週刊媒體之一,一年之內,兩度賣身。《時代》雜誌一直是紙質傳統媒體最後的尊嚴,隨著其也“一葉飄零”,象徵著的那個曾經無比煊赫的紙媒時代,終於一去不返。


再見,《時代》!再見,紙媒最後的尊嚴


再見,《時代》!再見,紙媒最後的尊嚴


業務萎縮,無奈“賣身”

進入互聯網時代後,數字媒體成為大勢所趨,而整個傳統媒體業都經受著嚴霜的“洗禮”;在持續的營收萎縮後,曾經在印刷時代稱王稱霸的《時代》,也無奈走入寒冬。

2017年三季度,時代集團(Time Inc)的廣告收入與發行收入同比大跌12%,公司不得不進行裁員與業務削減。隨之而來,就是管理層動盪與加速的人員流失,在不到兩個月的時候內,時代集團就兩次更換CEO。


再見,《時代》!再見,紙媒最後的尊嚴


在嚴酷的形勢,讓時代集團無奈“賣身”給自己曾經的競爭對手。

2017年11月,在三次嘗試收購未果後,梅瑞迪斯公司終於以28億美元的總價收購運營《時代》週刊等雜誌的時代集團。而直到2018年1月31日,梅瑞迪斯才完成了此次收購的現金交付。

這筆交易給《時代》週刊帶來了相當糟糕的後果。


再見,《時代》!再見,紙媒最後的尊嚴


因收購時代集團,梅瑞迪斯背上了近36億美元的債務。

為緩解債務壓力,幫助公司進行業務調整;梅瑞迪斯從2018年起就開始進行大規模裁員計劃,以縮減成本。

同時,公司宣佈將分拆出售時代旗下的一系列有相當影響力的雜誌:《財富》,《金錢》,《體育畫報》等(Fortune,Money,Sports Illustrated)……


再見,《時代》!再見,紙媒最後的尊嚴

梅瑞迪斯認為,這些關於經濟、體育類的新聞雜誌無助於母公司的核心業務的擴展,他們選擇剝離掉這些不符合“40歲以下美國女性”這一主要受眾的非核心新聞業務。


再見,《時代》!再見,紙媒最後的尊嚴


科技新貴收購傳統媒體

在這樣的情況下,《時代》雜誌被再次出售給馬克·貝尼奧夫。作為全球最大客戶關係管理(CEM)軟件服務提供商Salesforce的創始人,馬克本人可謂雲端運算科技的先驅人物。


再見,《時代》!再見,紙媒最後的尊嚴


他與妻子對媒體坦言,這筆收購是作為“家庭投資”產生的,

他們看重的是《時代》雜誌這一珍貴的品牌,龐大的讀者群和不斷增長的視頻業務。

同時,他們在科技行業的前瞻性或許能夠幫助《時代》雜誌走出當前的困境,完成數字化轉型。


再見,《時代》!再見,紙媒最後的尊嚴


有趣的是,科技圈大佬收購傳統傳媒機構,這似乎已成為一種新的潮流。

早在2013年,亞馬遜的老闆貝索斯就出資收購了《華盛頓郵報》;

2017年,蘋果公司創始人史蒂芬喬布斯的遺孀則通過旗下的愛默生基金會收購了《大西洋月刊》。

2015年,電商巨頭阿里巴巴集團也在收購了香港英文媒體南華早報。

深究其原因,或許是因為在數字信息時代,傳統媒體往往深陷經營困境,尋求轉型而不得,就只能尋求收購。

而這些科技巨頭們,既不缺錢,又想要擴大影響力,同時能夠幫助傳統紙媒“數字化”。可謂“雙贏”的買賣。


再見,《時代》!再見,紙媒最後的尊嚴


這樁交易如此鮮明地為這個時代做註腳。

紙質媒體不再符合潮流,傳統傳媒業也不再成為主流。曾經驕傲到以“時代”命名的《時代》,也抵抗不了歷史的浪潮,終於作別了它的“時代”。

煊赫一時的紙媒“黃金時代”真的已一去不返。現在是互聯網,雲計算與大數據的時代了。

網絡 | 圖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