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大陸或面臨破產,曾經的「礦霸」前途未卜

根據推特吃瓜天才少年BTCKING555的說法,在加密領域最重要的公司之一比特大陸(Bitmain)在未來的幾個月內可能面臨破產。

他認為比特大陸面臨以下5點挑戰:

1、 大量礦機庫存

2、 BCH投資損失

3 、沒有新的芯片研發

4、 AI業務起色不大

5、被迫以更低估值上市

比特大陸,這家充滿傳奇和爭議的礦機巨頭成立於2013年10月28號,於今年7月完成了3-4億美元的B輪融資,估值約為120億美元。短短5年時間,靠著數字貨幣一輪牛市擺脫破產窘境的比特大陸再一次面對發展的十字路口。


比特大陸或面臨破產,曾經的“礦霸”前途未卜


根據一份報告,數字貨幣挖礦公司比特大陸(Bitmain)現在存在很多問題,比如存貨損失、在BCH上的定期投資、最近沒有新的芯片產出,以及在其人工智能分支上沒有市場份額增長。據該報告,比特大陸最大的損失在於對比特現金的投資,比特大陸曾是比特現金的強力擁護者,然而從BCH的最高點到現在,已經摺價88%,根據BitMEX的研究顯示,比特大陸在投資比特現金後已經損失3.28億美元。

雪上加霜的是Bitmain幕後老闆詹克團的清華校友、神馬礦機的創始人楊作興最近在採訪中透露S9是楊作興“兼職”的情況下幫助Bitmain研發成功的,而Bitmain現在則“陷入了研發困境,損失了幾十億”。與此同時,很多媒體也在這是不斷爆料,稱Bitmain積壓了差不多10億美金的庫存,資金壓力巨大。Bitmain訴神馬礦機專利侵權被駁回,似乎也側面證實了這一傳聞。

8月份,BitMEX Research發佈了一份報告,報告中提供了有關Bitmain及其首次公開募股(IPO)計劃的信息。Bitmain計劃通過在香港上市,從投資者那裡籌集資金。


比特大陸或面臨破產,曾經的“礦霸”前途未卜


然而港交所前幾日公佈的待上市公司的名單中,並沒有比特大陸。

有傳言稱,騰訊(Tencent)和軟銀(Softbank)等公司正在投資這家中國公司。但後來他們向媒體否認了一切。


比特大陸或面臨破產,曾經的“礦霸”前途未卜


在挖礦的圈子裡有一個不成文的規定:比特大陸生產的礦機,有的會自己在螞蟻礦池使用一段時間,然後再賣出去。這樣就導致有的人買到的礦機可能有灰塵,算力也不太穩定。

對於這一傳言,坊間贊同者無數。“這沒有什麼奇怪的,新礦機剛出來,全網算力缺乏有力競爭者,挖幣難度大大降低。”但即使是這樣,比特大陸的市場地位依舊難以撼動。極強的市場地位給了比特大陸傾銷的機會。“年初萊特幣礦機L3首發價是10000元,預售的機器還沒到手價格就已經掉到6200元,隨後不到兩個月官網價格就掉到了3200元”。

除了這令人目瞪口呆的價格外,比特大陸在礦機投放量上也做起了文章。簡單來說,如果全網有1000個幣,當全網僅有10臺同規格礦機時,平均每臺礦機可以挖100個幣,當全網有100臺礦機時,平均每臺礦機就只能挖10個幣。而比特大陸從不保證其會向全網投放多少礦機,它可能幾個月只出一批,也可能一個月內就出了好幾批。並且,礦工們透露,買到的礦機可能還是已經被比特大陸使用過的“二手機”。比特大陸由此得到了”礦霸“的暱稱。

“礦霸”的出現讓眾多社區惶恐不安。很多人很懷念僅需CPU就可以挖出比特幣的日子,似乎每個人都是區塊鏈世界的一個重要玩家。但比特大陸ASIC礦機的橫空出世讓CPU、GPU時代成為歷史,一個人人可參與的挖礦世界成為了只有大型礦場這種集約化組織形式才能生存的角鬥場。去中心化的公平世界好像也消失了。

為了對抗大獨裁者,以太坊準備採用POS共識機制,EOS則選擇了DPOS機制,“礦霸”又在說要轉型到AI領域,吳忌寒不止一次表示,AI芯片佔營收佔比在五年內會達到40%。但是根據財報,AI業務只佔了它收入非常小的一部分,想要達到目標,可能還需要長期的投入,和麵對華為、谷歌這些天王級的競爭選手。吳老闆似乎野心勃勃但投資人的意願似乎令人玩味。

比特大陸似乎只是在上市路上遇到了些許挫折,離破產還很遠,面對BTCKING555和網友們的質疑,為什麼不考慮僱傭推特上這些天才少年們進比特大陸工作,吳老闆自信的回覆到:把你的簡歷發過來。似乎熊市漫漫,熬過去,一切都會好的。據說比特大陸內部已經把今年的預算從80億削減為30億——熬內功的日子到來了。

加密數字貨幣社區看不慣比特大陸的人們,也許看到比特大陸上市路受阻會冷嘲熱諷的,但如果大家看下自己的數字錢包,交易所賬戶餘額。熬內功的日子確實到了,還沒有跑的各位,誰也別跑了,大家還是相濡以沫,一起熬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