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暑:最热的日子终于过去了

8月23日 星期四

12:09

农历七月十三

处暑

处(chǔ)暑

即为“出暑”

是炎热离开的意思

24节气中的第14个节气

处暑节气

意味着即将进入气象意义的秋天

白昼长度逐渐缩短

中国长江以北地区气温逐渐下降

秋高气爽的季节来临了!

处暑:最热的日子终于过去了

处暑天还暑,好似秋老虎。

处暑天不暑,炎热在中午。

处暑雨,粒粒皆是米(稻)。

处暑早的雨,谷仓里的米。

处暑若还天不雨,纵然结子难保米。

处暑谷渐黄,大风要提防。

处暑满地黄,家家修廪仓。

处暑收黍,白露收谷。

处暑好晴天,家家摘新棉。

处暑栽白菜,有利没有害。

处暑花红枣 ,秋分打尽了。

七月枣,八月梨,九月柿子红了皮。

七月十五拣枣吃,八月十五打枣吃。

处暑:最热的日子终于过去了
处暑:最热的日子终于过去了处暑:最热的日子终于过去了

处暑三候

一候鹰乃祭鸟

老鹰开始大量捕猎鸟类,并且先陈列如祭而后食。

二候天地始肃

天地间万物开始凋零,充满了肃杀之气。古时有“秋决”的说法,即是为了顺应天地的肃杀之气而行刑。《吕氏春秋》上说:“天地始肃不可以赢。”即是告诫人们秋天是不骄盈要收敛的季节。

三候禾乃登

“禾”指的是黍、稷、稻、粱类农作物的总称,“登”即成熟的意思,意思就是开始秋收。

处暑习俗

处暑:最热的日子终于过去了

祭祖

处暑节气前后的民俗多与祭祖及迎秋有关。处暑前后民间会有庆赞中元的民俗活动,俗称“作七月半”或“中元节”。旧时民间从七月初一起,就有开鬼门的仪式,直到月底关鬼门止,都会举行普渡布施活动。时至今日,已成为祭祖的重大活动时段。

迎秋

处暑过,暑气止。秋意渐浓,正是人们畅游郊野迎秋赏景的好时节。民间向来就有“七月八月看巧云”之说,其间就有“出游迎秋”之意。

处暑:最热的日子终于过去了

放河灯

河灯也叫“荷花灯”,一般是在底座上放灯盏或蜡烛,中元夜放在江河湖海之中,任其漂泛。

开渔节

对于沿海渔民来说,处暑以后渔业收获的时节。每年处暑期间,在浙江省沿海都要举行一年一度的隆重的开渔节,欢送渔民开船出海。

从这一时间开始,人们往往可以享受到种类繁多的海鲜。

吃鸭子

鸭子味甘性凉,因此民间有处暑吃鸭子的习俗,做法也五花八门,有白切鸭、柠檬鸭、烤鸭、荷叶鸭等。

处暑养生

处暑:最热的日子终于过去了

早睡早起

秋季阳气收敛,天气清肃,为顺应自然,人们应当早睡早起,收敛神气,使情志处于安定平静之中,以缓深秋肃杀之气。

建议晚上22:00前入睡,早晨6:00左右起床即可。当然,如果能再早一点入睡的话,就更好了。

饮食少辛增酸

处暑节气饮食宜增咸减辛,以养脾胃。多食咸味食物,如海产品等,少食辛味食物,如姜、葱、蒜、韭菜、茴香等。

多食新鲜果蔬,如梨、柑橘、石榴、荸荠等,它们都有润肺生津之效。

多食银耳、百合、莲子、杏仁、蜂蜜、小米、黑芝麻、淮山、黑米、豆类及奶类等清润食品,具有养阴润燥,润肺补虚的养生效果。

避免过早添衣

俗语“春捂秋冻,不生杂病”。“秋冻”就是说秋季气温稍凉爽,不要过早过多地增加衣服。让身体适应逐渐降低的温度,能促进机体的新陈代谢提高免疫力。

注意防“秋燥”

处暑过后,气候逐渐变得干燥,而燥气伤肺,如果经常食用辛辣油炸类食站长统计品,则更容易伤害肺部,加剧人体失水、干燥。

对付“秋燥”最好的方法就是多喝水,可在白开水中加盐或蜂蜜,尽量少吃油炸、烧烤以及热性食物,可多吃水果、百合和一些滋阴养肺、润燥生津的粥汤。

处暑:最热的日子终于过去了

养生禁忌

处暑:最热的日子终于过去了

忌吃萝卜和西瓜

处暑饮食应以温补、壮阳、滋阴的食物为主。西瓜性凉不易多吃,同时萝卜主下气,此时人的中气不足,吃萝卜易伤中气。

作息忌晚睡贪凉

天气变得凉爽很多人还遵循着夏天晚睡纳凉的作息,但进入秋季后天气开始转凉夜寝时不能贪凉,应关好门窗,腹部盖薄被,注意胃部保暖,以防止秋风流通使脾胃受凉。

室内忌闭门干燥

应尽量多开窗,使空气流动。室内可养些植物,如盆栽柑橘、吊兰、文竹等绿色植物。

忌过早过晚运动

秋季天气转凉,早晚温差大,有心血管疾病的人不适合过早过晚运动。秋季主收敛,不适合做激烈性的运动,运动时情绪要慢慢释放。

处暑:最热的日子终于过去了

诗词鉴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