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就是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度過一生?嗎?

如果這是你第二次以上看到我的文章,建議點擊上方

△藍字關注我。

成功,就是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度过一生?吗?
成功,就是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度过一生?吗?

文 | 馬爾文 李栩然

首發 | 栩先生(ID:superMr_xu)

2600字,閱讀需5分鐘

1

2006年。

一個20多歲的年輕人決定,他要開始寫一本大書。

整整三年後,他終於哼哧哼哧寫完了。

這三年裡,這本書已經火遍大江南北。

很有意味的是,書中洋洋灑灑地寫了無數個大家愛讀的帝王將相故事,但最後,年輕的作者卻給這本書,加上了一個特別的結局。

一個平民的故事。

這個平民很怪,他“不想考試,不想出人頭地,不想青史留名,他只想玩”。

他不只想玩,而且玩得很瘋。

不只很瘋,而且瘋遍天下。

“他二十歲離家,穿著布衣,沒有政府支持,沒有朋友幫助,獨自一人,遊歷天下二十餘年”。

“沒有隨從,沒有護衛,帶著乾糧,獨自前往名山大川,風餐露宿,不怕吃苦,不怕捱餓,一年只回一次家,只為攀登。”

這個玩的境界,玩的水平,估計今天任何一個驢友都趕不上……

當然了,趕不上也很正常,因為人家畢竟是驢友之祖——徐宏祖。

也就是徐霞客。

成功,就是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度过一生?吗?

而寫書的人,就是《明朝那些事兒》的作者當年明月。

三百年間,有太多的精彩。為什麼最後定格的畫面,要給徐霞客這樣一個人?

要知道,雖然我們今天認為徐霞客是個偉大人物,但在他生前,他這種“玩物喪志”的行為,是得不到社會“主流”認可的。

很可能,在很多人的眼裡,他就是一朵“奇葩”。

在那些帝王將相的眼裡,他就是一朵無名的“奇葩”。

但很顯然,當年明月不這麼想。

為什麼要寫徐霞客?他在書的最後說道:“因為我要告訴你,所謂千秋霸業,萬古流芳,以及一切的一切,只是糞土。先變成糞,再變成土。

好,說得很好。然後問題來了……

在這樣一個滿是糞土的世界,我們到底應該過怎樣的生活,才是有價值的呢?

最後的最後,當年明月神奇地翻開了自己桌上的檯曆。

他發現了一句“名言”,“一句連名人是誰都沒說明白的名人名言”。

而這正是他想說的話:

“是的,這就是我想說的,這就是我想通過徐霞客所表達的,足以藐視所有王侯將相,最完美的結束語:成功只有一個——按照自己的方式,去度過人生。”

全書完。

2

“成功只有一個——按照自己的方式,去度過人生。”

很可能和當年明月有關,最近幾年,這句話傳播得非常廣。

它還有一個更常見的表述:

“世上只有一種成功,就是用你喜歡的方式度過一生。”

應該說,我是喜歡這句話的,還在文章裡引用過。

但每一句話,都離不開它的語境。

我最近發現,有時候,這句話好像正在成為萬能用語。

“這就是我喜歡的方式啊,為什麼不可以呢?”

喜歡,是表達個人感受的詞。一個人喜歡什麼、不喜歡什麼,另一個人好像很難去說“不可以”。

但問題是,我們說的“喜歡”,很可能並不是真的喜歡。

它有可能只是任性。

它也可能只是偏執,甚至,是逃避。

今天,我只想和大家一起讀兩個世紀宅男的故事。

第一個宅男,來自日本。

第二個,也來自日本。

3

第一個宅男的故事。

如果直樹(化名)今天還宅在家的話,那麼,這應該是他宅男生涯的整整第30個年頭。

如果要給這個“日本第一宅男”拍一部電影,電影的名字應該是:《請回答1988》。

因為,1988年正是他生命軌跡徹底轉變的一年。

成功,就是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度过一生?吗?

那一年,16歲的直樹決定開始蟄居生活,這一宅,就宅了27年。

直到2015年,經過日本電視節目的報道,人們才驚訝地發現,竟然還有這樣一個人,27年來從沒出過家門。

而且,直樹的生活中,沒有電腦,沒有遊戲機,也沒有手機。

這麼多年來,他每天的日常就是:看電視、看報紙、看雜誌漫畫、玩相機。

成功,就是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度过一生?吗?

他也和人交流。但交流的對象只有一個:他70來歲的老母親。

他的所有開支,也來自自己的母親。

那這樣的生活,直樹覺得怎麼樣呢?

他表示:他很滿足現在的生活狀態,已經習慣了這樣的生活了,並不想去改變什麼。

或許也可以說,對今天的直樹而言,這種生活就是他“喜歡”的、覺得舒適的狀態。

而且,這種生活,也是他自己“主動選擇”的。

但我相信,幾乎每個讀者都會覺得,這種生活是不正常的。

直樹的滿足和習慣,很可能就是逃避成了習慣。

公開資料裡有另一段關於他讀書時生活的描述:他因為曾經在學校受過人們的欺負,導致性格比較內斂,也相當的含蓄,不愛跟人交流。

直樹的故事很極端。

但我們每個人,可能都或多或少,有過和他類似的行為。

我身邊就有這樣一位好朋友。

她會擺弄不少小愛好。

比如養養多肉、養養魚。

比如寫寫毛筆字,做做十字繡。

比如學學鋼琴,學學瑜伽。

真的,一開始我真覺得她挺熱愛生活的。

但後來我慢慢發現一個問題:她的這些小愛好,沒有一個真正堅持了下來。

多肉養死了,就沒有再買了。

毛筆字寫了幾張,束之高閣。

瑜伽練了幾次,也沒有了下文。

我有一次忍不住問她,她就真的這麼回答我:哎呀,我就是喜歡這樣生活嘛。

但我終於覺得:這可能不是我理解的“喜歡”。

我覺得吧,喜歡,並不是喜歡怎樣就怎樣。

不管怎樣一個愛好、追求,都是有“代價”的。

或者說,都是需要花時間和精力去培育的。

“喜歡”某件事情,應該是深度思考後的一種選擇,有時還是很痛苦的選擇。

喜歡不是逃避的託辭。

什麼都不嘗試,和什麼都去淺嘗輒止,在我看來可能都是逃避的一種形式,逃避需要真正花時間去鑽研的事情,需要真正花精神去改變的自己。

還有一點,喜歡也不是偏執

比如:還沒有真正讀懂幾本古典文獻,就認為我真的很喜歡中國傳統文化,甚至拒絕去讀西方的經典。當然,反過來也一樣。這樣的人,我估計大家都見過。

抱歉,你那不是喜歡,你那只是偏執。

聰明如你,稍微想一想,應該都能明白:怎樣才叫,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度過一生。

這句話的解釋,就留給大家自己吧。

好了,不囉嗦了,今天的文章就到這裡,再會!

4

哦,不對,我好像要給大家講兩個超級宅男的故事……

咳咳,好吧。

在這裡,首先要糾正一下,前面我引用了媒體的說法,把直樹稱作是“日本第一宅男”。

我覺得這是不對的。因為,如果要和下面這位宅男比起來,直樹真的不算什麼。

第二位宅男:熊谷守一。

成功,就是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度过一生?吗?

有熊谷守一在的地方》電影圖

熊谷守一和直樹的生活,表面上看起來太相似了。

同樣是日本宅男,同樣在家宅了30年。

甚至同樣,經常看起來一整天無所事事。

唯一重要的區別是:直樹看漫畫,而熊谷守一畫畫。

宅在家裡的30年間,熊谷守一是這樣度過的。

白天,在花園裡看看魚、看看鳥、看看花草,甚至趴在地方看螞蟻搬家,半天一動不動。

活像一個退休在家,手腳沒有著落的老頭兒。

但是,到了晚上,他就開始創作,把白天大量觀察中積累的靈感,變成紙上精彩的畫作。

他的畫作有多精彩呢?我只知道,當年,日本天皇要給他頒發代表國家最高榮譽的文化勳章(當然他拒絕了)。

是的,熊谷守一,日本傳奇畫家。

成功,就是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度过一生?吗?

他長達30年不出門,是“藝術世界的隱士”。

他的內心同樣很少有人能理解,註定面對孤獨。

但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這30年間,他始終堅持創作。

他把花畫了下來。

他把鳥畫了下來。

他把蟲畫了下來。

他把貓畫了下來。

他把世界畫了下來。

他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度過了一生。

成功,就是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度过一生?吗?

說明:關於熊谷守一的圖片,來自熊谷守一美術館官網

及豆瓣賬號“看電影看到死”、“夢遊手記”、“瑞波恩”

http://kumagai-morikazu.jp/art-work/index.html

https://www.douban.com/note/666086229/

https://movie.douban.com/review/9294749/

https://movie.douban.com/review/9297093/

—— END ——

成功,就是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度过一生?吗?

► 關於作者:李栩然,用心打磨每一篇高質量原創,知乎粉絲數超過14萬,出版有作品《所有的奮鬥都是一種不甘平凡》。善於從獨特的角度,深度思考時代大潮下的個人成長······被粉絲親切稱為“學長”。本文首發於栩先生(ID:superMr_xu)。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