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靜縣:農村公路美如畫 帶動村民家門口致富

和靜縣:農村公路美如畫 帶動村民家門口致富

牙生江•艾買江開著拖拉機拉著一整車番茄

新疆晨報訊(文/圖 首席記者郭玲)9月17日,牙生江•艾買江開著拖拉機,拉著一整車番茄從和靜縣乃門莫敦鎮出發,行駛在去往巴潤哈爾莫敦鎮的路上,路修好後,每年西紅柿運輸季,從原本的只能跑十幾次到二十幾次,收入也翻倍。

9月中旬,新疆頭條記者來到農村公路示範縣—和靜縣,深入多個鄉(鎮)、村、農家樂、旅遊景點,從村民口中瞭解,農村公路如何成為百姓脫貧的“黃金路”。

和靜縣:農村公路美如畫 帶動村民家門口致富

近年來,新疆和靜縣將農村公路與脫貧攻堅相結合,優先破解貧困片區交通制約,建設“扶貧路”;與美麗鄉村建設相結合,優先考慮重點村、示範村,建設“小康路”;與產業發展相結合,優先連通特色產業基地,建設“產業路”、“旅遊路”,不僅美了鄉村、還富了農民。

不僅如此,農村公路的暢通還帶動了當地旅遊業發展,今年,巴音布魯克、鞏乃斯、和靜北山森林公園、東歸生態園等景區遊人如織。草原美不勝收、氈房頂上炊煙裊裊、草坡上黑頭羊成群結隊,還有幾隻漂亮的駿馬悠然行走,如今,來過和靜縣的人,都會對一條條美麗的農村公路印象深刻。

不僅有穿鄉越鎮的公路還有“民心橋”

和靜縣:農村公路美如畫 帶動村民家門口致富

今年22歲的牙生江是和靜縣乃門莫敦鎮村民,2014年買了貨車後,每年9月他都要拉著番茄去往巴潤哈爾莫敦鎮的路上。

“以前村裡路難走,開車要走三個多小時,現在路修好了,建了新橋,一個多小時就到了。”牙生江介紹說。

呼青衙門村是和靜縣巴潤哈爾莫敦鎮最東側的一個村,村子四面環水,2003年修建了鋼筋混凝土大橋——“連心橋”,結束了30多年夏秋涉河渡水、冬春冒險履冰的出行條件,但該橋寬度僅四米,只能供一輛車通行,如果對向來車,就必須在橋頭處停車等候,但是“連心橋”卻是呼青衙門村對外交通的唯一通道。2017年新建的“民心橋”,讓呼青衙門村到和靜縣,里程從40公里,縮短至21公里,呼青衙門村至烏拉斯臺農場,里程從46.2公里縮短到11公里,老百姓的出行有了更多的選擇,農副產品銷售有了更寬廣的渠道。

今年23歲的麥爾丹·吐地是烏拉斯臺農場村民,一直以來從事貨運生意,現在道路暢通後,他不必開車兜圈子了。

麥爾丹告訴新疆頭條記者,最開始這裡沒有橋,後來建起了鐵索橋,不論是到巴潤哈爾莫敦鎮還是到和靜縣都得繞圈子,現在橋通了,從烏拉斯臺農場開車到巴潤哈爾莫敦鎮節省了1個多小時。

“現在我拉一車番茄可以賺六、七百塊錢,基本上9月份可以賺到1萬多,而以前我差不多隻能賺五、六千元。”麥爾丹說。

交通方便村裡建起工廠 百姓家門口上班

和靜縣:農村公路美如畫 帶動村民家門口致富

和靜縣位於新疆中部,天山南麓,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西北部,與伊犁、阿克蘇、吐魯番等毗鄰,縣域交通便利,是連接南北疆的交通樞紐。

9月16日,記者驅車前往和靜縣,一條嶄新寬闊的現代化農村公路映入眼簾,這條農村公路為X279線,全線按照一級公路標準雙向四車道修建,是和靜縣巴潤哈爾莫敦鎮、哈爾莫敦鎮、額勒再特烏魯鄉、烏拉斯臺農場四個鄉鎮通向縣城的必經之路,也是和靜縣各族群眾期盼已久的致富路。

今年49歲的王中亮是哈爾莫敦鎮查茨村村民,近日,他種植的辣椒、玉米、打瓜等農作物喜獲豐收。

“我種植了四十畝打瓜,賣了近7萬元的好價錢,這兩天還有外地老闆來這收辣椒,今年我估計收入有十萬元左右,路通了,我的收入也翻了一倍。”王中亮說。

不僅是村民收入翻番,因道路暢通,和靜縣各個鄉鎮均建起了“衛星工廠”,村民在家門口就能就業。

每天一大早,查茨村“衛星工廠”廠房內一派繁忙景象,村民身著工裝組裝電子配件,自今年8月15日建廠以來,這裡人氣越來越旺。

村民約麥爾·圖爾迪是查茨村貧困戶,他家距離“衛星工廠”不到一公里,因約麥爾小腿有些殘疾,不方便去外地工作,聽說“衛星工廠”開在家門口,約麥爾第一個報名,他也有了一份正式工作。

“現在我每天組裝電子元件,基本工資1500元,幹得多就賺得多,在家門口就業,動動手、仔細認真些就能賺到錢,我很滿足。”約麥爾說。

路好了遊客多了農牧民家門口能賺錢

道路暢通後,查茨村村民艾爾肯·牙生每到節假日也忙碌起來,看著接踵而至的遊人,他高興得合不攏嘴。

艾爾肯·牙生所在的村距離巴音布魯克景區和鞏乃斯林場近300公里,是通往和靜縣城的必經之路,隨著農村公路狀況的改善,2016年他開起了農家樂,“今年4月份路修通了,我的收入也從五六萬元逐漸漲至十來萬元。”他說。

克爾古提鄉位於和靜縣城東北70公里處,距離庫爾勒市120公里,進景區道路蜿蜒、崎嶇。2017年,和靜縣對克爾古提鄉道路進行改造,改造後從庫爾勒出發車程由4小時縮短至2小時。

“以前山路不好走,很少有遊客來,去年9月路修好了,遊客也多了,我的牧家樂生意也越來越好。”克爾古提鄉蒙根布魯克牧家樂經營者艾登加甫也說。

和靜縣旅遊局辦公室主任帕提古麗•吾拉音介紹,目前和靜縣有201家農家樂(牧家樂),全縣兩萬餘名牧民從事旅遊產業,交通的暢達不僅帶動了旅遊產業的發展,更帶動了牧民增收致富。

和靜縣交通運輸局局長徐生文說,2017年,和靜縣續建、新建農村公路項目41個634.97公里,目前,縣鄉鎮通達通暢率100%、建制村通達率100%、通暢率98%,今後我們將進一步推進“四好農村路”建設,為農牧民致富奔小康、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提供交通運輸保障。另外,共改造危橋16座,主要分佈在和靜鎮、哈爾莫敦鎮、巴潤哈爾莫敦鎮、巴倫臺鎮、巴音布魯克鎮、鞏乃斯鎮等鄉鎮,徹底解決了沿線居民出行問題。

【晨報爆料熱線:0991-8801111】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