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內幕,爲何叫「邱小姐」?真相讓人捏把汗

1945年8月6日,美國在日本廣島投下了原子彈,第一次讓全世界見識了原子彈的威力,從此“核武器”、“核威脅”就成為了一個令人神經緊繃的詞,既然如此,中國人也要有自己的原子彈。


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內幕,為何叫“邱小姐”?真相讓人捏把汗


中國從1955年發出號召,隨後投入研製,當時蘇聯也派了專家支援,可是在1959年6月,蘇聯單方面的撕毀了協議,停止對中國的援助,隨即撤走了所有的專家和設備,以及技術資料。

蘇聯當時放話了,“中國沒有蘇聯援助,20年也研究不出原子彈。”這也讓中國人憋了一口氣,一定要把原子彈研製出來,於是中國人自己從頭再來,俗話說不蒸饅頭爭口氣。

於是中國把原子彈工程的代號叫“596”,為的就是記住那個日子,也是出於保密的原因,其實從中國開始研製原子彈起,美國就一直在對中國進行高空偵查,U2飛機在中國高空飛來飛去。

美國在中國西北拍攝了大量的照片,甚至美國還揚言要對中國進行一次外科手術,切掉核扁桃腺,讓中國的核能力絕育,這些言論的也讓中國意識到了核保密的重要性。

尤其是核試驗,必須做到絕對保密,為此當時做了許多的準備,要做到不該知道的人就絕對不能知道,甚至周總理都沒有告訴鄧穎超,現場總指揮張愛萍只好說是總理不讓說。


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內幕,為何叫“邱小姐”?真相讓人捏把汗


當時核基地都做好了保衛工作,高射炮和軍隊都齊備了,只到最後環節給原子彈取代號了,要是沒有代號,打電話直接說原子彈,那不就一下子全暴露了,必須要代號。

如美國的原子彈叫“小男孩”、“瘦子”,蘇聯的第一顆原子彈叫“南瓜”,那麼中國的原子彈代號叫什麼呢?當時大家商量要不就叫“球小姐”,因為原子彈的外形就是一個球狀。

後來考慮到不太雅,於是就取“球”的諧音叫“邱小姐”,就這樣大家稱呼原子彈為邱小姐,不過在擬定密語表時,考慮到研製原子彈的都是男同志,加上叫“邱小姐”不給勁。

於是就定為“老邱”,不過大家在口頭上稱呼原子彈仍是邱小姐,此外圍繞原子彈進行工作的步驟也都是以密語代替,如原子彈裝配,密語就說是穿衣服,原子彈接雷管,就說是梳辮子。

這些保密的密語都是十分有必要的,當時不僅僅美國,就連曾經援助過我們的蘇聯也在想著如何進行破壞,為此美國還搞了一個“午餐會議”,計劃聯合蘇聯對付中國。


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內幕,為何叫“邱小姐”?真相讓人捏把汗


可惜美國千算萬算,也萬萬沒想到,中國竟然在短短几年裡就研製出了原子彈,1964年,隨著原子彈的一聲巨響,世界都震驚了,中國的國家安全也得到了堅固的保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