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員幹部不應做網絡「雙面人」

網絡不是法外之地,微信也不例外。近年來全國各地有關微信使用不當導致違紀甚至違法的事件層出不窮,值得警惕。作為黨員幹部,有必要知悉這些前車之鑑,從中汲取教訓,以免重蹈覆轍。

為此,《人民日報》公眾號為廣大黨員幹部列出了"八條微信使用負面清單":妄議中央大政方針;轉發淫穢圖片或視頻;散佈傳播謠言;違規收受微信紅包;用微信紅包進行拉票賄選;洩露國家和工作單位秘密;違反規定開網店、做微商;發佈其他不當言論。稍加觀察便不難發現,上述的種種行為不乏出現在我們周圍的同事、朋友身上。平時看似履職盡責、禮貌待人的黨員幹部,在虛擬世界中卻變了個樣,似脫韁的野馬,不受規矩紀律約束,甚至越過了道德底線,以致違紀違法。

為何有些黨員幹部會出現如此極端地轉變?一是理想信念缺失。現實生活中礙於人多口雜,不能為所欲為,到了網絡就徹底暴露了真實想法,不信馬列信鬼神,濫用私權任人唯親。二是對網絡世界虛擬性還存在幻想。堅信網絡言論不負責任,聊天記錄隨時清理,傳播色情大家都做,交易賬單沒人會查,網絡就是 “放飛自我”的保護傘。三是求關注的心理作祟。在一個微信群裡,總有部分人受歡迎,部分人受冷漠,有的黨員幹部,或肆意洩露工作、國家機密,或發表“特異獨行”的言論,中央方針必反,社會道德必批,只為博眼球、贏關注,無關對錯。

《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中明確規定:"通過信息網絡、廣播、電視、報刊、書籍、講座、論壇、報告會、座談會等方式妄議中央大政方針,破壞黨的集中統一的,要給予黨紀處分"。結合實際,這樣的規定並非小題大做。據統計,微信月活躍用戶量已突破8億,熱門微信文章閱讀量可高達千萬,如此廣泛的傳播範圍,如此巨大的瀏覽人群使得信息傳播極度迅速,帶來的影響極大。因此,黨員幹部在微信這類社交媒體上分享信息的時候,必須格外注意是否洩密,是否符合黨章黨規,是否違法犯罪,以免造成“一時失足千古恨”的後果。

嚴於律己、慎獨慎微。黨員幹部不僅要在平時工作生活中銘記於心,還要在網絡世界中嚴格執行。以前車之鑑鞭策自己,守住黨員幹部底線,守住微信“八條紅線”,為爭做一名優秀的“四好乾部”而奮鬥!

劉勁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