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時期七雄爭霸,各國實力相差無幾?其實與你想的相差很大

提起中華歷史上的戰國時期,首先大家想到的肯定是戰國七雄。書上也曾經告訴過我們這些國家的名字是:齊、楚、燕、韓、趙、魏、秦,別告訴我們是韓趙魏,三家分晉奠定的戰國七雄。但是戰國後期的七國實力,究竟是怎樣的呢,是否是各國實力相差無幾呢?今天小編就和大家一起聊聊戰國後期七國實力的排名。

戰國時期七雄爭霸,各國實力相差無幾?其實與你想的相差很大

首先排名第一的當屬秦國莫屬,秦自商鞅變法以來,大秦虎師,出函谷關,誰與爭鋒。伊闋之戰,秦軍斬殺韓魏聯軍24萬。鄢郢之戰,秦軍大破楚國,將楚國先祖陵墓焚燒殆盡。長平之戰,請白起坑殺40萬趙軍,致使趙國再無抵禦秦家之力。最終秦始皇嬴政,滅六國一統天下,創建了中華文明史上第一個大一統的帝國。由此可見,秦國在戰國後期是當之無愧的第一。

戰國時期七雄爭霸,各國實力相差無幾?其實與你想的相差很大

秦國軍隊

排名第二的要屬楚國,雖說雖說楚國在戰國時期並沒有打多少的勝仗,但是楚國立國800年並沒有被任何國家滅掉,即使在鄢郢之戰之後,仍保有與秦國相差無幾的領土,由此可見鼎盛時期的楚國也是相當強盛的,所以說將其排在戰國後期的第二,也無可厚非。

戰國時期七雄爭霸,各國實力相差無幾?其實與你想的相差很大

楚國軍隊

趙國能排到第三,趙武靈王胡服騎射氣之後,趙國便得到了巨大的提升,先後滅掉了中山國等國,戰鬥力一度強於周邊各國。可惜由於秦國過於強大,雖擁有戰國兩大名將,但最終仍然在長平之戰,被坑殺40萬趙軍。但是我們不得不承認,趙國確實是當時戰國時期數一數二的國家。作為春秋五霸之首的齊桓公的後代,齊國在戰國的後期的表現並不怎麼出彩,由於吞併宋國導致六國怨恨,險些被燕趙聯軍滅國。但是土地富饒經濟發達,所以說還是能排在第四的位置上的。

戰國時期七雄爭霸,各國實力相差無幾?其實與你想的相差很大

趙國

魏國在戰國前期是七雄中最強大的國家,但是由於四處樹敵,最終被齊國和秦國的打敗,國家就此衰敗,從此成為了其他國的小弟,故只能將其排在第五。排名第六的是派出荊軻刺秦的燕國,燕國地處偏遠地區,為最強時就是燕趙聯軍攻陷齊國時,由於燕國乃小國心態,洋洋自得,很快便沒落了,最終只得行使刺秦之下策。

戰國時期七雄爭霸,各國實力相差無幾?其實與你想的相差很大

魏武卒

最後的一個國家便是韓國,使小編不禁在想是否是因為中國人特別喜歡七這個數字,因為韓國的話,其實真並不好意思說是戰國七雄之一,也許僅是後人拿來充數的。韓國經歷過申不害變法,但是軍事實力仍舊很弱,在魏國的打擊下,其變法的新軍全軍覆沒。雖然有著天下天下強弓箭弩進出韓國的說法,但是令我們記憶猶新的仍是是秦國強大的箭弩。況且韓國也是始皇嬴政滅六國,一統江山的第一個目標,韓國在七雄中的地位基本由此便可以看出來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