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速!全球「去美元化」格局成形,美元不再是「最安全」資產?

摘要:去美元化!美元不再“最安全”,全球或轉向“多極化貨幣”秩序!


全球加速“去美元化”浪潮

加速!全球“去美元化”格局成形,美元不再是“最安全”資產?

眾所周知,全球各國近年來已經再次掀起“去美元化”的浪潮。而今年更是浪潮滾滾,就在9月初,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再次呼籲全球貿易伙伴打破美元匯率“壟斷”。此外,他還表示土耳其將繼續與其他國家進行非美元貿易和投資交易。

無獨有偶,俄羅斯副外長謝爾蓋·里亞布科夫8月底也有類似的言辭。當時,他在接受雜誌採訪時說:“現在是時候了,我們需要從‘口頭’到行動,擺脫美元,作為(俄美)相互和解的手段,並尋找其他選擇。”

而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中國,也一直在採取措施挑戰美元的主導地位,最明顯的莫過於,中國今年推出了一份以人民幣石油為後盾的原油期貨合約。此外,中國和伊朗兩個國家已經同意停止在全球貿易中使用美元。

美元不再是“最安全”避險資產?

加速!全球“去美元化”格局成形,美元不再是“最安全”資產?

當前,儘管美元作為全球“霸權”地位依舊不可撼動,然而,美國總統特朗普在全球範圍內揮舞貿(易)保護主義大棒,以及其揹負的鉅額債務令世界各國暴露在美元的風險敞口之下。

一方面,美國對多國強徵關(稅)加劇各國的擔憂。另一方面,大規模減稅導致美國財政狀況前景進一步惡化。美元進入新週期,財政加槓桿疊加聯儲收緊貨幣,財政寬鬆提振經濟與貨幣收緊將加速美國國債收益率的上行步伐。

金融危機以來,美聯儲貨幣政策外溢性大大增強,資本流動對新興經濟體擾動更加頻繁,美元週期的作用加劇了新興經濟體系統性風險:美元升值,新興經濟體本幣貶值,借入美債的部門資產負債表惡化,引發資本流出,進而加速本幣貶值。

近期,伴隨著美元升值、美債收益率走高,以及資本頻繁波動,多個新興國家貨幣暴跌,哈薩克斯坦為減輕損失,已經在減少美元外匯儲備比例,並實現外匯儲備多元化。

全球轉向“多極化貨幣”秩序

加速!全球“去美元化”格局成形,美元不再是“最安全”資產?

目前來說,全球金融格局“去美元化”格局正在成形,各國正逐漸脫離美元體制而轉向多極化貨幣秩序。

1.“石油非美元化”格局漸趨清晰。早在2016年11月,俄羅斯就在聖彼得堡國際商品交易所推出烏拉爾原油期貨,以盧布計價;伊朗國際原油交易所2011年7月開始,以歐元、伊朗里亞爾和其他一籃子貨幣作為結算貨幣。

2.世界債權國紛紛大幅減持美元資產。今年4月以來,美債的主要持有國就開始減持美債,不僅中國、日本兩大債權國減持美債,包括俄羅斯、土耳其等全球十多個國家紛紛減持美債,俄羅斯與土耳其甚至退出美國前10大債權國。

3.美元在全球儲備體系中的份額持續下降。IMF7月發佈最新數據顯示,美元儲備份額持續下跌。報告顯示,今年一季度美元在全球外匯儲備中所佔份額連續5個季度下降,從去年四季度的62.72%降至62.48%,創下自2013年四季度以來的最低水平。

4.人民幣國際化進程正步入新階段。人民幣國際化正在步入新階段目前,已有60多個國家將人民幣計入外匯儲備,28個國家宣佈使用人民幣進行貿易結算。據環球銀行金融電信協會數據,到2018年1月為止,全球逾1900家金融機構將人民幣列為支付貨幣之一,德國、法國、西班牙、比利時等歐洲國家也先後宣佈要把人民幣納入其外匯儲備庫,並相應減少美元儲備。

可以預見的是,逐漸脫離美元體制、轉向多極化貨幣秩序是應對“美元陷阱”的出路。雖然大幅拋售美債並不現實,然而通過逐步減持美債、簽訂雙邊貨幣互換,或加速本幣國際化,從而打破美元“一家獨大”局面正在成為新趨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