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代皇帝》一部真正在故宮實景拍攝的電影

清朝作為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封建王朝已經退出了歷史舞臺,二百多年的清史共有12位帝王相繼登場謝幕,我們現在常看到的如《康熙王朝》,《雍正王朝》,《乾隆王朝》等經典電視劇大都描述清朝走向鼎盛時期的影視作品。然而清朝末年,大清國運極速衰退,而此時年僅3歲的愛新覺羅溥儀成了中國末代王朝最後一個皇帝。作為普通人來講,對這位末代皇帝一生的瞭解大多來自於為數不多的影視劇和其自傳《我的前半生》。

《末代皇帝》一部真正在故宮實景拍攝的電影

說到這裡就不得不聊一部電影《末代皇帝》,這部拍攝於上世紀八十年代的史詩級電影,榮獲了1987年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影片,最佳導演等九項大獎,最有意思的是這部電影是由意大利導演貝託魯奇拍攝的,將近三個小時的片長竟然沒有拖沓之處,然而這部電影還是第一部獲得中國政府允許,進入故宮實地拍攝的西方製作團隊拍攝的電影。這也是新中國成立以來,中西方文化交流的一次具體實踐。

《末代皇帝》一部真正在故宮實景拍攝的電影

我看這部《末代皇帝》的經典之處在於將溥儀這一輩子傳奇經歷通過電影鏡頭展現出來,影片著重把溥儀在各個時期的心理活動描述的很生動。據說當時這部影片的投資是兩千萬美元,令人驚奇的是雖然是市場化運作,但影片仍然是尊重史實的,沒有美化和貶低之說,只是把溥儀當作了一個不小心當上皇帝的普通人,儘可能真實展現這點很不簡單。影片中光影鏡頭的運用和故事情配合的相得益彰。再加上演員的精彩表演還是可圈可點的。

《末代皇帝》一部真正在故宮實景拍攝的電影

我們說細節決定成敗,這部影片令人感嘆的就是細節的展現,無論是場景還是人物角色服裝的搭配都是恰到好處,在這些眾多特色之中,我認為最為難得的是影片拍的令觀眾都能身臨其境將其看懂,過去我們一直以為西方人拍中國的電影因為文化背景不同或許會有一些笑話出現,但是這部影片拍的不僅使我們這樣的炎黃子孫看得明白,就連外國觀眾都是看的非常喜愛,單從當時美國上映之後的市場表現來看每場都是座無虛席,口碑甚佳。

《末代皇帝》一部真正在故宮實景拍攝的電影

影片確實有很多之最,但是我認為通過觀看這部電影,我們對末代皇帝溥儀先生的一生有了一個立體的詳細瞭解,怎麼講?溥儀雖然是末代皇帝,已沒有其祖上先輩那種文治武功的氣勢和傳奇經歷,但是他這一輩子有著另外一種傳奇,甚至可以說歷代帝王也沒有他經歷的時代演變的多,他經歷了清末,軍閥,偽滿洲帝國,中日戰爭,國共戰爭諸多錯綜複雜的歷史時期,直到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溥儀去了撫順戰犯管理所改造,最後因為他從根本上徹底反省了自己的問題,積極配合改造後來獲得自由。

《末代皇帝》一部真正在故宮實景拍攝的電影

影片中溥儀的宮廷教師蘇格蘭人,莊士敦,說過一組數字反映了溥儀皇宮日常生活的數據一個小縮影,1200名太監 350名宮女 185名廚師 一個月買120張貂皮 一個星期買3000只雞 內務府840名侍衛隨從再加一名內務府總管,這比起他的祖上似乎已經是最低配置了。

《末代皇帝》一部真正在故宮實景拍攝的電影

整部影片看下來讓我有一種感覺就是,這位末代皇帝沒有改造醒悟之前,更像影片中溥儀幼年登基時的那隻被裝在套子裡的蟈蟈,整天也只能受制於狹小而又暗無天日的生活許多年,雖時有吶喊,但終究也只是徒勞悲鳴罷了。溥儀這一生從皇帝轉變到傀儡再成為階下囚,最後改造醒悟得到特赦才得以過正常人的生活。他經歷的傳奇令人甚至難以用一般思維去相信,在他來說,面對祖宗基業已然覆滅是不爭的現實,他根本無力改寫,在面對日本人兇殘的威脅時,他同樣無法反抗。面對國民政府的皇室成員優待的空頭支票,孫殿英對其家族的奇恥大辱,他也是無能為力。面對生活,曾經的他似乎太弱小了,然而經過共產黨改造後的他獲得了新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