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憶中小時候的「零食」,有幾個人還記得呢?


別看年紀小,但是這甜杆也是我小時候常吃的,用牙撕下皮,咬一口,嚼幾下,脆生生,甜津津,甜汁嚼的滿嘴,消渴解暑。但現在這個這東西都很少見了,好像也買不到了。

烤苞米擱灶坑裡燒苞米,插上根鐵棍,一會換換面,省著燒糊吧了,用炭火燒出來的最好,每個苞米粒都熟透了,一定得趁熱吃,那叫一個香甜!現在吃的烤苞米都是大街上三塊一穗五塊錢兩穗買的,吃不出小時候的味道了。

地梢瓜蓇葖紡錘形,先端漸尖,中部膨大,種子扁平,暗褐色,種毛白色絹質味道有點甜甜的。嫩的時候能吃,稍微老了點就跟嚼棉花一樣。這是啥???小編整理的時候可是一臉問號,老哥老姐,你吃過麼?

油滋啦這東西都叫法很多,我們家那也叫油梭子,拿豬油出來的,小時候媽媽豬油的時候,我都會把屋裡的大門緊閉,捂住鼻子,那個味道實在是太腥了!但是一旦做完,那嚼在嘴裡,香!脆!贊!還能用來包各種餡的餃子包子,可真是物盡其用。

榆錢是榆樹的種子,因其外形圓薄如錢幣,故而得名,又由於它是“餘錢”的諧音,因而就有吃了榆錢可有“餘錢”的說法。能生吃,能煮粥,能和餡,味道鮮嫩脆甜,別具風味。

饊子是一種油炸食品,香脆精美。咱們這以麥面為主料,南方以米麵為主料。饊子色澤黃亮,層疊陳列,輕巧美觀,幹吃香脆可口,當年吃的時候比現在薯條不知道好吃到哪裡去了,以前東北大街上就有人推車賣,現在也有,不過已經很少見了。

各種米花筒這個也是我們小時候常吃的,一塊錢一大包,能坐炕上吃一天。一般由玉米為原料,成品呈淡黃色,那味道,原汁原味卻讓人回味無窮。年幼無知的小編,經常想,為什麼拖拉機能做出這麼好吃的東西?

鍋巴哈哈哈,說到這鍋巴,小編可有話說,這東西是小時候幼兒園老師當零食給我們分的,誰課堂表現好才能分上一塊,這當娘可給我們這幫孩崽子們踴躍完了,就為了吃這香甜的鍋巴。一張饞嘴輕輕地湊上去咬一口,脆脆的香香的,那感覺,真幸福!記憶中小時候的“零食”,有幾個人還記得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