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確信愛人說的不是「鳥語」?而他就是這麼認爲的!

“你說的這叫什麼話”憤怒的妻子吼叫,“我就是對牛彈琴!”丈夫同樣不滿的回應。以上的場景是不是很多夫妻的日常呢?夫妻之間這樣的溝通屢見不鮮。如雞同鴨講,鴨同鵝講一樣。《親愛的,我們不吵架》一書中提到,你要學會愛人的“語言”,這是良好關係的開始。

學會愛人的“語言”,就沒有了爭吵的必要了。

夫妻之間,來自於不同的家庭,由不同的父母撫養長大,你們有不同的兄弟姐妹,也就有不同的成長經歷。因此,你們會有不同的信仰和價值觀。如果你們想擁有完美的婚姻狀態,最重要的任務就是要學會對方的家庭文化,讓自己能靈活地在兩種習慣下都表現自如,總而言之,就是要學會愛人的“語言”。

很多夫妻,他們相互不滿甚至發火,都僅僅是因為這一很簡單的原因:他們的詞語有不同的定義。你們可以想象一下,我們周圍常常會存在這樣的現象:兩個人都說西班牙語,但是同樣的詞語卻各自表達不同的意思;同樣,兩個說德語的人也可能出現這種狀況。其實我們也一樣,我們坐在這兒,用英語交談時會使用一些相同的詞語,但是我們卻可能有不同的意思。你的生活經驗、思維定式以及此時你想表達的意圖都會給你的話語賦予不同的含義。因此,我們不僅要學習使用同一種語言,同時,也要確保我們使用同樣的詞語時表達的意思是一樣的,這兩方面都非常重要。

你和你的朋友們說的是同一種語言,但是當你和愛人溝通時,你應該說愛人的語言。比如,她想知道更多細節、更多描述,也想聽到更多的形容詞。這就是她的溝通風格。大多數男人都按照自己的方式組織語言,然後向妻子表達。他們也考慮過一些細節,但是最終決定:細節並不重要。可是,任何你認為不重要的東西,對於別人來說恰恰是很重要的-----它能告訴你們要學會使用別人的語言。

尋找雙方的共同點,你的建議才更容易被接納。

因為溝通風格的差異,夫妻之間的關係會遭遇很大的挑戰,靈活的溝通,站在對方的角度,尋找共同的基礎,即使是使用激烈的方式,也能贏得對方的讚揚。

在人的一生中,無論遇到誰,你都會發現,你和他既有差異性,也有相似性。但是你更關注什麼呢?如果你更關注差異,你會發現很難和他人建立關係;如果你更關注你們的相似性,你便可以很快和他人建立親密關係。所以,一定要尋找共同點!

人們更加喜歡那些和自己有共同點的人。正如有人說過:“當我們進入一個大的團體,發現很多人都屬於同一個商業俱樂部,都在閱讀同樣的雜誌,這會是一種很棒很棒的感覺。很快,大家就都彼此熱乎起來,我甚至都受到了別人的邀請——一起去吃飯,一起打手球。”我們總是很享受和這樣的人溝通,他很像我們,與我們有共同的信仰、共同的價值觀、共同的習慣以及相同的好惡。

你會怎樣選擇自己的朋友呢?你會選擇那些和你完全不同,和你在任何領域都沒有交集的人做朋友嗎?我們通常不會那樣做。我們更傾向於選擇那些讓自己感到很舒服的人做朋友,尤其是那些和我們相像的人,更有可能成為我們的朋友。這好像在以一種微妙的方式告訴自己:周圍有很多和我們一樣的人,我們都非常不錯!

那麼,相似度達到多少才能建立良好的關係呢?必須一模一樣得像克隆人一樣嗎?當然不是。你將仍然是你自己,也將繼續保持自己獨特的語言風格。然而,通過關注雙方的相似性,你就能從容地應對工作中接觸的各種人群,當然也能更好地回應你的愛人。為了建立良好的關係,你必須抓住機會讓自己變得更加靈活。

映照他人的行為,你更能套出對方的心裡話。

一些傑出的諮詢師能很快和來訪者建立良好的諮訪關係。如果觀察他們的諮詢過程,你就會發現他們建立諮訪關係時會相當依賴對來訪者行為的映照。映照指的是將來訪者的一部分非語言行為反饋給來訪者,就像讓他們照鏡子一樣。

在某種程度上我們在日常生活中都能做到這一點。倘若去參加一個晚宴,你肯定會讓自己的行為舉止和身體語言都儘量地符合不同情境的要求。宴會之前,我會考慮穿什麼樣的衣服比較得體,因為我不希望比到場的人太隆重或太隨意。映照和模仿不一樣。從童年時期開始,大人們就教導我們,模仿別人是不禮貌的。我們常常聽別人說“不要人云亦云”,對於東施效顰的行為我們一般會嗤之以鼻。慢慢地,我們開始認為模仿就是取笑他人,但是真正的模仿應該是對他人行為或語言風格誇張的仿效。

相比較而言,當你能敏銳地意識到自己的行為和反應以及他人的行為和反應時,映照才可能發生。然而,從什麼時候開始你才會對他人的身體語言、特殊手勢、面部表情、語音語調、語速節奏等變得敏感呢?

我想建議大家在生活中也關注他人的細微行為、言語習慣和聲音,這並不是說要讓你成為諮詢師。其實,和朋友交流、老師和學生互動或者兩個商業夥伴協商等,任何人都可以使用這種技能。值得提醒的是,當你和他人在一起時,一定要意識到自己做了些什麼。此外,當他人在互動時,你可以觀察他們的交流,注意映照發生和不發生的時候交流的質量有何不同。

其實,映照發生在我們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在日常生活中,我都希望在交流時能敏銳地回應對方;第二,有意識地選擇合適的詞語或身體語言,逐漸變成無意識的自動化模式,一旦你掌握了這項溝通原則,你真的就能平衡夫妻關係了。

雙方有差異是正常的,這是引以為傲的獨特性。

我們因為相似而結婚。因為差異,我們生活在一起。相似性讓我們滿足,而差異則讓我們彼此吸引。差異性根本就不是婚姻衝突的本源。

問題來源於相似性。差異性是偶然原因,而相似性則是根本原因。差異性有時會成為導火索,比如事件的爭端,或爭吵開始的抱怨,但是相似性才製造了我們的衝突。

最初,差異性讓我們走到一起,然後它會讓我們的距離拉開,但是最終卻讓我們彼此更親近。差異性首先會吸引我們,然後引發我們的不快,繼而是遭遇挫折,然後會撥開迷霧見明月,最終將我們緊緊地連接在一起。那些熱戀時期的小詭計、婚姻初期的相互逗樂的情況,會隨著時間的流逝被生活消磨得無影無蹤,取而代之的是婚姻中期無盡的衝突,但是成熟會帶給我們對生活的不同領悟,愛人的獨特性會被引以為傲,即使這種差異是曾經諸多爭執的主要根源。婚姻中充滿差異。一般來說,婚姻中的差異可以分為兩類。

第一類是指那些無法改變的差異,比如年齡、種族、外貌、家庭背景和文化背景等。你的新陳代謝狀況會影響到你對房間溫度的要求,或者你是否需要一個小時來讓自己的兩隻眼睛聚焦於某物。這些差異是改變不了的。

第二種類型的差異則是可以改變的。它可能包括浴室中或餐桌上的個人習慣,比如說,你習慣早起,而你的愛人卻喜歡賴床到很晚;或者你喜歡每週至少有三個晚上出去玩而你的愛人則寧願天天待在家裡看電視。令我非常震驚的是,一些非常細小的行為都能引發婚姻中的重大問題,比如把床罩摺疊起來或是任之鋪展,或是一邊看電視一邊吃飯還是比較正式地在餐桌上就餐。

我覺得夫妻間差異有多大並不重要,因為他們都有可能學會調整、學會適應、學會和諧地相處,從而彼此交融。通過對《親愛的,我們可以不吵架》的學習和領悟,那些即將步入婚姻殿堂或已經結婚三十年的夫妻能學會理解、接受和適應愛人的獨特性,讓婚姻保鮮。

有的人溝通習慣大喊大叫,有的人溝通喜歡用暗示,有的人溝通很直接。每個人都有不同的溝通方式,但你不要試圖去改變,也別期望他們來適應你的方式,而是要學習他們的溝通原則,先改變自己,去適應他們的方式。這樣,你說的不是“鳥語”,對方也能聽懂你的話,也願意採納你的建議。

你確信愛人說的不是“鳥語”?而他就是這麼認為的!

《親愛的,我們可以不吵架》

出版單位:天地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8年8月

定價:39.80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