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州龍湖這些中秋專供給月娘的「書冊」,帶著糕餅的香甜!

作為一個潮汕長大的孩子,挑爺對很多潮式風俗習以為常,比如書冊糕。

然而偶和外地朋友聊起時,他竟於此物一無所知。

於是一場關於書冊糕的種草就愉快地開始了。

潮州龍湖這些中秋專供給月娘的“書冊”,帶著糕餅的香甜!

記憶中的書冊糕

傳說月娘是位美麗慈愛的神仙,會滿足人間讀書順遂的願望。

於是有孩子讀書應考的人家,會把書冊糕珍而重之地擺上案臺。

比如挑爺我,在讀書生涯的16箇中秋之夜,都被要求老老實實向月娘娘誠心禱告。

有了月娘的護佑,讀書能開悟,考試能順利,蟾宮折桂步步高昇指日可待。


潮州龍湖這些中秋專供給月娘的“書冊”,帶著糕餅的香甜!


如此有助人生開掛,註定成為潮汕人家中秋必備的節品。

而十有八九的書冊糕,出自潮州龍湖。

這是一個千年古寨,也是潮汕大地上我喜愛溜達的地方之一。

潮州龍湖這些中秋專供給月娘的“書冊”,帶著糕餅的香甜!

寧靜的龍湖古寨


小巷悠長,庭院深深,書齋留秀。

歲月斑駁了昔日的書院與師祠,卻留給了這座古城濃濃的儒雅氣質。

一如,我今天要拜訪的主人公,黃立武師傅。

潮州龍湖這些中秋專供給月娘的“書冊”,帶著糕餅的香甜!

黃師傅和店裡的獎狀

黃師傅,更多的人知道他,是一手酥糖的高超手藝。但其實,他做糕的手藝不遜酥糖。

書冊糕的製作,並不複雜。但如此簡單還要做得出彩,首先得歸功於最優質的原材,返糖與糯米粉。

白砂糖,精選潮汕人慣用與豆花草粿搭配的品類,顆粒小,熬製糖漿更易融化。

潮州龍湖這些中秋專供給月娘的“書冊”,帶著糕餅的香甜!

白砂糖熬製的細膩糖漿

在糖漿打返的過程,適時適量加入麥芽糖和熟油,使之更加細膩柔滑。

返糖與糯米粉的比例是固定的。在走錘的碾壓下,糖粉充分交融。經過細篩,濾去較粗粉粒。

潮州龍湖這些中秋專供給月娘的“書冊”,帶著糕餅的香甜!

過篩,讓書冊糕口感更加順滑

而後裝進特質的鐵皮方型模具,抹平、按壓成塊。候著蒸籠水溫,上鍋隔水燉。

不多時,蒸汽裊繞中,糕塊就可以起鍋了。但這時,它還不能稱之為“書冊糕”。

潮州龍湖這些中秋專供給月娘的“書冊”,帶著糕餅的香甜!

壓平、蒸熟的糕體

待靜置三四個小時,糕體完全冷卻,均勻細切。

無論收緊還是展開,都如“書冊”般,才算名副其實的書冊糕。

潮州龍湖這些中秋專供給月娘的“書冊”,帶著糕餅的香甜!

細切均勻,才算得上是書冊糕


聽說,純質的書冊糕,像紙一樣可以點燃。在好奇心的驅使下,我點著了打火機。果不其然。

撕片入口,此時新鮮出品的書冊糕,口感比家裡買的,更柔嫩細滑,更清甜,帶著新鮮的米香。

潮州龍湖這些中秋專供給月娘的“書冊”,帶著糕餅的香甜!

清甜、柔嫩的書冊糕

說起來,黃家書冊糕出品優質且質量有保證,想是離不開黃家家訓的。

新拱合瑞源的老掌門,黃仲慈老師傅,黃立武的岳父,也是龍湖地面出了名的高手。

年輕時候的黃老師傅,是在鄉里做大包的。有一次,一鄉人臨時交代要12個大包。由於工時緊、條件限制,造成大包品相一般。盡心盡力,卻一直被這位鄉人責難,黃老師傅於是憤而改行,做起了書冊糕。

此後,重視質量與名聲,就成了黃家的家訓。

潮州龍湖這些中秋專供給月娘的“書冊”,帶著糕餅的香甜!

黃師傅的店

黃立武,繼承了岳父的手藝,也將質量觀念深深刻入心中。

用他自己的話說,就是:

戰戰兢兢,時刻不忘;若糕業為競場,我願做狀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