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再也不用擔心我打遊戲,央視發文爲電子競技正名

中國是電子遊戲消費大國,截止去年八月,我國約有5.6億人玩遊戲。玩家規模的龐大使近幾年中國電子遊戲市場和電子遊戲環境發生了巨大變化,各種可玩性極高的電子遊戲在中國爭奇鬥豔,遊戲直播、電子競技等因為遊戲而新生的產業蓬勃發展,國家也開始對這片新天地加以規範。有些國際遊戲比賽項目一次的觀眾數量能達到一億。但在這大繁榮的背後,遊戲在中國仍然被認為是“精神鴉片”、“玩物喪志的禍根”,遊戲的積極性和競技性以及它能為國爭光的優點始終不被中國主流所認可。

一說起遊戲,在許多男孩的心中必然會掀起一陣波瀾。雖然早在03年國家體育總局就將電子競技體育列為第99個正式體育項目,但在家長眼中,遊戲就是誘惑自家孩子墮落的惡魔以及欺騙自己孩子錢財的鴉片。他們始終認為:打遊戲能打出什麼名堂?好好學習才是首要任務。小編也曾經因為玩遊戲跟父母鬧過爭執,關電源、拔網線、藏鼠標這些事母親都幹過。唉,當時想著什麼時候父母的觀念能有所改觀呢?

而就在最近電子競技被列入亞運會競技項目後,電子競技重新進入中國人眼中。遊戲的形象終於不再是誤導青少年的惡魔,而是一項神聖的競技體育運動。就在8月6日,央視新聞發推文親自介紹電子競技和電競國家隊以及電子競技選手。以後媽媽再問我打遊戲能有什麼出路,能為國家做貢獻麼?我終於可以回答她:能。

媽媽再也不用擔心我打遊戲,央視發文為電子競技正名

媽媽再也不用擔心我打遊戲,央視發文為電子競技正名

媽媽再也不用擔心我打遊戲,央視發文為電子競技正名

媽媽再也不用擔心我打遊戲,央視發文為電子競技正名

央視新聞用四張圖向公眾介紹了什麼是電子競技?它和打遊戲有什麼區別?並且科普了亞運會電子競技有哪些項目和為什麼能進入亞運會?不僅如此,還介紹了電競選手的辛苦以及成為一名電競選手所面臨過的壓力。

其實央視今年已經多次對電競話題進行探討並多次採訪了電競選手,其中最有名的當屬UZI遊戲掛機接受採訪了。

媽媽再也不用擔心我打遊戲,央視發文為電子競技正名

UZI掛機接受採訪

簡自豪(ID:UZI)向大家介紹打職業而帶來的身體健康問題,坦言打遊戲並不容易。並提到了自己的打遊戲與家人產生的隔閡,讓我們看到了作為一個電子競技選手並不是打打遊戲這麼簡單。

媽媽再也不用擔心我打遊戲,央視發文為電子競技正名

媽媽再也不用擔心我打遊戲,央視發文為電子競技正名

媽媽再也不用擔心我打遊戲,央視發文為電子競技正名

亞運會表演賽在即,希望我們的國家隊選手調整狀態,積極比賽,為國爭光。也希望電子遊戲和電子競技能夠健康發展下去,希望遊戲的好處能越來越被人們認識到而不是被稱為摧毀青少年的精神毒品。曾經的不務正業,正變成一項體育事業。遊戲擂臺上的激情,與現實世界的奮鬥一樣能贏得敬意。但是,電競可以為遊戲正名,卻不能為遊戲冠名。缺乏自控的人不可能成為頭號玩家。揚眉吐氣更要凝神定氣,如此才能讓電競的春天儘早到來。因此要提醒各位玩家們,合理適度遊戲,享受健康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