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系賈魯雕珠鏈

賈魯河,一條流淌了兩千多年的河流,是河南省境內除黃河以外最長、流域面積最廣的河流,被稱為鄭州市的“金腰帶”、“綠珠鏈”。古時的賈魯河水量充沛,可通舟楫,古人又將它稱為小黃河。一段時間,因為天然徑流減少,河流環境流量不足,汙水處理及排汙配套管網建設滯後,大量汙水直接排入河道,導致水質汙染嚴重,賈魯河水系的生態惡化。

2016年9月底,作為鄭州市建設國家中心城市和加強生態文明建設的“名片工程”,鄭州賈魯河綜合治理工程開始實施。其中,由水電十一局承建的賈魯河綜合治理配套工程全長4.8公里,合同工程內容包括河道岸坡改造和防護工程、建築物防護工程、建築物配套工程等。岸坡防護工程在滿足防洪除澇工程安全的前提下,結合兩岸景觀方案設計,對現狀土質邊坡進行局部擴挖改造和生態防護,防護型式採用格賓擋牆、格賓護墊、親水小直牆、仿木樁、植草緩坡、卵石和景石等多種柔性和天然的防護材料。

工程進場伊始,水電十一局項目負責人李豐現就提出:賈魯河配套工程是家門口工程,按照公司總經理張玉峰對項目履約提出的要求,我們要堅持高標準、嚴要求,用實際行動實實在在把工程幹好,做到誠信履約、安全履約、規範履約,為建設生態美麗鄭州和企業快速發展做出應有的奉獻。

施工協調定格一個“難”字

賈魯河配套工程兩岸藍綠線行政區域涉及4個鄉鎮辦和6個自然村,施工作業面縱向交叉有影響的有4家單位(藍綠線之間綠化兩個標段,截汙兩個標段)。橫向交叉施工影響的有7座橋,總共涉及10家單位。而且,工程進場時間晚於橋樑標段、綠化標段、截汙標段,前期賈魯河4.8公里河道疏浚施工,由於徵地拆遷等原因,三個月工期的工程別的施工單位用了兩年時間才完成。

項目部進點時河道雛形已是全河面,沿線兩岸護坡需要重新取土沿河填築縱向圍堰進行邊坡格賓石籠護砌施工,進行河道兩岸開挖、回填、削坡整形。針對現場協調難度大,施工組織緊迫等難題,項目部加大協調力度,組織精兵強將,不等不靠,迅速開展內外部現場施工協調,加大鎮、村、沿線各單位工作對接溝通,為工程順利展開創造了良好的條件。

項目協調和施工生產負責人張志青有著豐富的線性工程和市政工程協調與施工組織經驗,曽參與多個水利工程協調與施工組織。前期營地建設和施工過程中由於徵地遺留問題較多,有些“釘子戶”多次阻撓施工,他提出營地建設邊施工邊協調,多次和業主、鄉鎮、各村溝通協調,參與施工協調會,進入各村走訪、做工作,獲得了大家的理解和大力支持,僅用一個星期就完成了營地建設和施工進場協調任務,實現了工程開工和營地建設施工。

賈魯河配套工程施工範圍內,有十來家施工單位交叉施工,土方開挖和綠化標施工圖紙大範圍衝突,施工場地、施工道路和沿線各單位工作面重合,多個工作面被其他施工單位佔壓,導致多項施工無法進行;現場施工過程中時常由於土方開挖場地和道路受限,外單位阻工現象嚴重。為迅速解決施工過程中這些困難,他加大溝通力度,現場和其他單位及時進行施工技術對接、據理力爭,現場多次協商,積極與業主溝通,最後達成共識,為施工生產順利進行創造了有利條件。事後一些標段對項目部的誠意、努力和問題處理方法及對外協調能力點贊。

資源組織聚焦一個“急”字

項目開工後,由於揚塵管控,有效施工天數不足3個月,又恰逢雨雪低溫天氣和春節的影響,給施工組織帶來了很大困難和挑戰。項目部積極調配人力資源和設備,組織開展勞動競賽和黨員先鋒工程活動,為能順利履約做好準備工作。

項目部加大揚塵治理管控工作要求,從進點開始,就對主要道路出入口進行硬化,建設3套洗車臺,安裝揚塵監控設備,洗車臺二十四小時專人值守。土方作業中認真落實溼法作業要求,投入20餘臺霧炮機、灑水車等。為滿足現場裸土覆蓋要求,及時對已完成的施工面進行覆蓋,覆蓋面積268.8萬平方米。為降耗增效,特意購買了麥籽播撒綠化已完成兩岸邊坡。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河道兩岸護砌任務量大,現場施工場地受限,又面臨揚塵治理管控,對項目部格賓石籠大量護砌塊石和格賓網採購是個巨大的考驗。結合實際場地,項目在沿河工作面提前堆存塊石,並和其他單位標段協調場地,現場規劃三個備料場,塊石存滿後進行防塵網覆蓋。

揚塵治理管控給材料採購帶來了很大困難,格賓網和塊石需用量大,有些廠家臨時停產限產,生產材料的主設備查封停產,而材料能否提前儲備到位,直接影響下一步的施工生產。項目副經理張雲良每天忙碌於市場調查和施工現場,積極和供貨廠家聯繫,經常夜裡加班加點,督促材料進場和驗收檢查;在採購中貨比三家,做到高質量、足數量、低價格,在河北、河南兩省揚塵治理管控“封土期”前,材料提前儲備到位,保障了現場“子彈”充足,為施工大幹提供了物資保障。

2018年1月份,工程解除揚塵治理管控後立即掀起施工大幹高潮,可元月1日進入冬季以來的首場暴雪下的猛烈了些,暴雪封路,有些準備來的工人被困在家裡出不了山,李豐現和張志青及時電話詢問部分工人進場問題,安排聯繫專車接送工人到施工現場,保證了現場施工作業人員的充足。

種種困難下,項目部積極調整進度計劃,加大人員設備投入,合理安排,把別的單位耽誤的工期搶了回來,按期完成施工任務目標,贏得業主監理和社會各界的認可。

確保工期發揚一個“拼”字

格賓石籠護砌大幹高峰期,卻迎來冬季最嚴寒時期,河道沿線寒風凜冽,氣溫最低零下11℃,施工現場全部被大雪覆蓋,全線4.8公里經受著低溫大雪的考驗。然而,現場四百多名施工作業人員熱情不減,手套上結冰渣子、身上落雪花毫不在乎,扛起大錘將塊徑較大的石頭敲成符合要求的石塊,然後將石塊放在格賓籠裡,調整外露面,平整度不超過5公分,籠間線形偏差不超過3公分,按照格賓網間距10~15公分單圈-雙圈連續交替絞合。每個施工人員50米長度格賓網箱,你追我趕,幹勁十足,有的工人師傅乾的出汗了,可他們笑著說:“天冷雪大咱不怕,關鍵是要把活幹好,把質量幹好。”

項目部全體職工堅守在一線,現場施工管理人員、質檢人員旁站,安全巡視檢查,施工測量放線,有條不紊。施工現場作業面多,項目部測量專總潘慶文、測量員劉矗堯彷彿像雪中奔跑的“兔子”,不停穿插於各施工作業面測量放線,進行線性和高程控制。項目食堂的師傅還特意熬製薑湯給大家驅寒。

通過不懈努力,從每天施工管理碰頭會傳來捷報,格賓石籠日完成量突破1000方,月完成砌石量最高達27000 方,有效緩解了施工進度壓力,為兩岸護砌縱向圍堰拆除、形成全河面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橋樑護砌施工中需要分期導流,施工程序繁瑣,同樣也影響著整體工程進度。橋下滲水量大,填築圍堰、抽水、清理淤泥給現場施工造成了許多困難。項目黨支部針對橋樑防護的急、難、重特點,把其防護列為黨員先鋒工程,黨員領導幹部帶頭加班加點,機械和施工人員集中組織,統一管理。施工導流、封堵圍堰、基坑抽水、清理淤泥、橋樑格賓石籠防護,現場流水作業,保安全保質量提前12天完成護砌任務目標。

萬三路上游新建一座液壓壩,導流方式為全斷面導流,導流明渠位於液壓壩右岸,渠堤距液壓壩右岸翼牆最窄的距離只有5米。另外,地質情況為粉砂層,保水性差,易流動,是典型的流沙地質。項目部不懼困難,群策群力,通過滲流計算分析,提出用鋼板樁和鋼板相結合的方法封堵滲流通道、延長滲徑,從而成功解決了液壓壩右岸翼牆施工的難題。為保證乾地施工,在弱透水的地質情況下,降水工作變得十分困難。項目部總工和技術人員多次討論、研究,提出採用分層降水的施工理念,“剝掉一層、開挖一層”、“完成一塊、處理一塊”。經過循序漸進施工,既保持原狀土不受擾動,又滿足了設計地基承載力要求。為確保冬季施工質量,項目部投資購進塑料布、取暖器和保溫棉被,在混凝土溫度達到10℃以上才開始凝土,由於措施到位,混凝土澆築未受嚴寒影響。

目前,該項目主體工程按合同基本完成,完成格賓石籠6.2萬方,混凝土澆築0.6萬方。已評定土方開挖單元工程、混凝土工程單元工程、護坡回填工程單元工程、砌石工程單元工程、金結安裝單元工程合格率達100%,優良率超過97%,在鄭州市鄭東新區生態水系建設項目部組織的綜合考評中獲得第一名。

美好生活離不開藍天、綠地、碧水,為了將賈魯河建成鄭州市的安全河、景觀河、生態河、幸福河和文脈河,十一局人始終努力著。


情繫賈魯雕珠鏈


鋼筋籠固定

情繫賈魯雕珠鏈


格賓網

情繫賈魯雕珠鏈


冒雪施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