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荃《寫生珍禽圖》

《寫生珍禽圖》由五代十國西蜀畫家黃荃所作。黃荃,字要叔,成都人,擅畫花、竹、翎毛、佛道、人物和山水,是一位技藝全面的畫家,以畫品“富貴”流佈後世。

黃荃繼承唐代花鳥畫傳流,所畫多為宮廷中的奇禽名花,以極細的線條勾勒配以柔麗的賦色,線色相溶,幾乎不見勾勒墨跡,情態生動逼真。《益州名畫錄》曾記錄,他在蜀宮的一個殿壁上畫六隻不同姿態的仙鶴,栩栩如生,甚至吸引真的仙鶴到壁前活動,他又曾在八封殿壁上畫花竹雉雞,使皇帝行獵的白鷹誤認為真而向壁間撲啄。由於他所畫的題材和用於裝飾宮廷的特點,畫中具有精謹豔麗的富貴氣象。其現存的真跡有《珍禽圖》。

黃荃《寫生珍禽圖》

五代·黃筌《寫生珍禽圖》卷,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珍禽圖描繪了麻雀、鳩、臘嘴、龜、 蚱蜢 、蟬、蜜蜂、牽牛等二十多種昆蟲、動物,但狀態各異,雖然不是一幅完整的構圖,卻是一幅寫生作品。但卻有著嚴格不懈的構圖關係所在。《珍禽圖 》強調真實描繪,重視形似,質感是這一件作品的突出特色。你看那龜殼多麼堅硬,似乎可以敲出聲來;蟬翼的透明,麻雀展翅欲飛的姿態,都活靈活現。早期花鳥畫重視寫生,要求嚴格的寫實能力,由此可見一斑。

這些動物造型準確、嚴謹,特徵鮮明。鳥雀或靜立,或展翅,或滑翔,動作各異,生動活潑;昆蟲有大有小,小的雖僅似豆粒,卻刻劃得十分精細,須爪畢現,雙翅呈透明狀,鮮活如生;兩隻烏龜是以側上方俯視的角度進行描繪,前後的透視關係準確精到,顯示了作者嫻熟的造型能力和精湛的筆墨技巧,令人讚歎不已。

畫面中24只小動物均勻地分佈,它們之間並無關聯,亦無一個統一的主題。畫幅的左下角有一行小字:“付子居寶習”,由此可知,這幅《寫生珍禽圖》只是畫者為創作而收集的素材,是交給其子黃居寶臨摹練習用的一幅稿本。僅從這幅稿本上即可瞭解黃筌的作品之精妙,可以想象到黃氏其它作品的巨大魅力。正由於黃筌長期不懈地細緻觀察並堅持寫生,經過不斷的磨練,才能獲得如此成功,併成為一個畫派的開創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