趨勢|光伏+儲能的應用場景越來越多!

近年來,國網淮安市洪澤區供電公司按照國家電網公司提出實施“以電代媒、以電代油、電從遠方來”的發展戰略,常態化推動電能替代項目。光伏+儲能設備,基本實現用戶用能需求,降低用戶電費支出,供電可靠性得到保障。“電動汽車充電樁專用電價以及分時的實行,大大減少了用能成本。”

“柴油機增氧已經成為歷史了,現在的洪澤湖養殖區域是天藍水碧。今年夏天穩定的電力抵擋住了颱風暴雨,我的螃蟹長勢良好,已開始上市了!”淮安市洪澤區西順河鎮現代化養殖場邊,養殖業主劉林軍指著映襯在藍天碧水之中一排排、一條條整齊電力杆線,喜悅之情溢於言表。

近年來,國網淮安市洪澤區供電公司按照國家電網公司提出實施“以電代媒、以電代油、電從遠方來”的發展戰略,常態化推動電能替代項目。截至7月底,增加了569.05萬千瓦的電能替代用電容量,帶動養殖、溫泉、電動汽車等產業發展,不斷拓展電力市場、優化營商環境,全面推進“中國蟹都”洪澤的節能減排工作,實現社會與企業效益的雙贏。


趨勢|光伏+儲能的應用場景越來越多!


光伏+儲能,賦予現代養殖新概念

洪澤區岔河鎮王駱甸島是白馬湖中央的一座小漁島。島上生活著75戶人家,主要依靠魚類及螃蟹養殖為生。小島四面環水,導致供電線路故障時搶修人員到達時間稍長,特別是在夏、冬兩季,遇暴風雷雨或湖面結冰天氣,電力搶修人員需要坐船上島搶修。

“如果偶遇停電,魚塘裡的增氧機、投料機都停了,容易造成養殖損失。”養殖戶駱知勤反映,為了減小損失,他與附近幾家的養殖戶考慮合資買一臺柴油發電機用以保障生產。而洪澤區供電公司營銷部主任丁嵬得知情況後,分析了新能源推廣的可行性,提出以光伏+儲能替代柴油發電機的方式來保障供電可靠性。

該公司結合島上居民房屋特點,設計推廣每戶光伏容量3至5千瓦,採用離網式家庭儲能系統。晴天光伏電板發電供用戶自用,餘電儲能設備進行存儲;陰天時光伏和儲能電池提供用戶用電;在傍晚及雨天,由儲能電池提供用戶用電。目前,共有275戶漁民使用離網式家庭儲能系統。

丁嵬介紹,採用太陽能發電可以實現零碳排放,並且沒有附加成本。儲能技術可以提供備用電源、調頻和其他電網服務,二者結合後可實現夜間的持續供電,提升新能源滲透率和消納能力,滿足用戶多樣性要求,精準供能,減少用電偏差,降低用戶對電網的依賴。光伏+儲能設備,基本實現用戶用能需求,降低用戶電費支出,供電可靠性得到保障。

趨勢|光伏+儲能的應用場景越來越多!


儲能發展的幾種商業模式

一、動態擴容

我們都知道,變壓器的額定容量在出廠的那一刻起就是固定的,而當電力用戶由於後期某些需求的影響,造成變壓器滿額運行,就要進行擴容,據瞭解,一般地區的擴容費用都非常高,這個時候安裝儲能就可以實現動態擴容,避免花費大量金錢。

二、需求響應

需求響應,說的簡單點,就是用戶根據電網發出的信號,改變負荷曲線的行為。我國的電力負荷曲線有個非常明顯的高峰,實行需求側響應能有效的改善這一現象。用戶的儲能設施參與需求響應後,電網會給一定的補償費用,或者依靠峰谷價差獲得收益。有一點需要注意,參與需求響應是要接受電網的調度。


趨勢|光伏+儲能的應用場景越來越多!


三、需量電費管理

想要知道儲能如何參與需量電費管理,首先一定要了解什麼是需量電費,簡單點說,就是大工業客戶針對變壓器收取的電費,而無論是按變壓器的容量收取,還是按最大負荷收費,都無法滿足用戶的峰谷用電負荷特性,而儲能可以進行削峰填谷,改善這一狀況,減少需量電費。

四、配套工商業光伏

隨著光伏補貼的退坡,光伏企業必須尋找新的模式提高收益。工商業光伏+儲能,可以提高自發自用率,從而減輕用戶的電費壓力,同時也可以白天對儲能電池充電,晚上放電,從而賺錢價差。

五、峰谷價差

相信很多人對這個盈利模式一點也不陌生,目前大部分企業的盈利來源就是峰谷價差。

發展儲能,扔掉補貼的柺杖,依靠自己的商業模式盈利,促進行業健康發展,這恐怕才是光伏發展的大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