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爲否認「被收購」傳言 國資攬入十家上市公司股權

近日有傳言稱華為將被“國資收購”,對此,華為第一時間予以否認。針對關於業務分拆、剝離部分業務的傳聞,華為同樣表示不屬實。


華為否認“被收購”傳言 國資攬入十家上市公司股權



不過據外媒消息稱,近期國有資本有意入股騰訊、阿里、微博等幾家國內較大的互聯網公司。據悉,國資考慮持股騰訊、微博個1%的股權,以及持有阿里及其旗下優酷土豆1%的股權。儘管持股比例低,但可能會直接參與公司決策。

近日來國資出手上市公司股份、控制權的步伐已陡然加快。在過去的11天裡已有至少6家公司的大比例股權、控股權,被地方國資收入囊中。

華為否認“被收購”傳言 國資攬入十家上市公司股權


就在今年年初上市公司金力泰發佈公告稱,公司第一大股東和實控人發生變更。控股股東吳國政與寧夏華錦資產管理有限公司(簡稱寧夏華錦)簽署了《股份轉讓協議》及《表決權委託協議》,寧夏華錦將成為金力泰第一大股東,公司實際控制人將變更為中國國防金融研究會。

據中國國防金融研究會網站顯示,該會是國務院、中央軍委批准組建的全國性、學術性、非營利性高端智庫組織,於2016年5月12日在北京成立,主管單位為國防大學政治部。

而進入到本週上市公司夢網集團、華英農業同時披露,將向其所在地深圳、河南省信陽市政府下屬的國企,轉讓部分股份、控股權,或進行股權合作。此前的9月10日,怡亞通等3家公司也公告稱,控制權已變更或可能變更,而接盤方無一例外都是地方國資。

除了夢網集團、華英農業外,地方國資已成為豫金剛石、三聚環保等多家上市公司的實際控制人。不僅如此,*ST凱迪8月2日公告稱,該公司與中戰華信資產管理有限公司(下稱中戰華信)、陽光凱迪新能源集團有限公司(下稱陽光凱迪)簽署協議,各方擬通過“股權重組+資產處置+債務重構”的方式,對該公司進行聯合重組,而中戰華信將全面重組方案設計。

通過上述方案,中戰華信將全面參與*ST凱迪的資產處置。方案顯示,*ST凱迪和中戰華信,將以 “標底底價+溢價分成”的方式,打包出售*ST凱迪還計劃出售暫估價為139.42億元的資產,而標底底價為40億元。

更為重要的是,雖然並未正式持股,但*ST凱迪的道路卻已鋪就。公開披露信息顯示,若重組需要,中戰華信可選擇受託管理陽光凱迪持有的*ST凱迪股份,並由中戰華信行使表決權、委派董事等權利,*ST凱迪承諾對予以配合。

根據公開信息,中戰華信成立於2015年11月27日 ,經營範圍包括資產管理,投資管理,註冊地址為 北京市海淀區雲會里金雅園過街樓六層6186室,法定代表人劉耀綱 ,註冊資本13億元,由輿情戰略研究中心100%出資。而輿情戰略研究中心是有關部門國家事業單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