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幣爲什麼會消失?

“分”幣為什麼會消失?

很多朋友回答是通貨膨脹,這不能說是錯,但不夠深,更深的原因是什麼呢?答案很簡單:資本的逐利性。

我們來看三個看起來簡單但非常非常非常重要的式子。

1.商品1→貨幣→商品2

2.商品2→貨幣→商品1

3.貨幣1→商品→貨幣2(貨幣2>貨幣1)

1.2當中貨幣存在的主要作用是商品之間彼此交換的媒介。

而到了資本主義時期,貨幣就變成了3。貨幣不再是為了交換,而是為了自身的增多,投入100元進去,必須給我出來大於100元的錢,越多越好,這就是資本的目的。不管生產的商品是否有價值,只要貨幣自身的投入產出比大於1,越高越好。

為嘛美元脫離黃金本位呢?因為黃金無法滿足資本的逐利性,黃金每年新增的數量極其有限。而只有現代依靠信用發行貨幣的紙幣體系才能滿足資本貪婪的逐利性。

之前我在朋友圈舉例講解過,如果在黃金本位時代,貨幣是具有保值甚至增值功能的,生產力越高,貨幣越能交換到更多商品,但只要提高生產力,生活水平依然會提高。而資本目的是什麼?資本並不在乎生產力是否提高,資本只在乎貨幣投入進去之後,產出越多貨幣越好,我國的樓市就是貨幣玩錢生錢的地方。

在黃金本位條件下,生產力越高,貨幣就越只能往下切割,資本若想讓自己的貨幣產出更多貨幣,只能靠真正的提高自身勞動生產力,那多難啊。現在多簡單啊,而且還能在你沒提高任何勞動生產力的時候給你工資從5000變成6000,你還覺得挺高興,豈不知,資本的錢已經從5000變成10000元,而且沒有任何勞動在裡面。但這樣後果就導致了,錢越來越不值錢,演變到現在,別說“分”幣了,連“角”幣都快消失了,幸虧天道酬勤,通脹期終有結束的時候……現在,讓我們把握好現金,歡迎通縮期的到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