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迷宮導演的又一力作

劇情和演員都很給力,值得一看。最後一幕覺得有些多餘,但依然要給掌聲。第三遍看,一遍比一遍更耐人尋味。對於許多細節的處理都很有心。之於《心迷宮》,劇本確實沒有那麼嚴謹,但鏡頭語言與質感成熟太多,尤其大銀幕前視聽效果伴隨未知懸疑遞進,情緒的觸發更動人。自然,表現形式上有好有壞,特效果然硬傷,據說本片有望10月上映,特效處理與最後結局可能還會改動。

心迷宮導演的又一力作

作為導演的第二部長片,完成度不錯,看得出也有野心,處處都有伏筆。刻畫了不同類型、不同階層的人,處處都在展露人性。深淵已有,只是無法探究,黑暗神秘,歸於宿命。社會的多面可以拍成這樣,實在很難得,也讓人欣慰。劇情編織舍巧用拙,顯得粗厲渾樸,漫不經心,結尾一悶錘。 宋洋主角光環罩定,穿個大襖就是能打,怎麼地吧、

心迷宮導演的又一力作

敘事不如前作華麗機巧,節奏也不夠流暢。但細節鋪陳與餘味留白都算恰到好處,耐看度足夠。三主角正好對應上中下三個社會階層(其實還要加上近乎完全無力的下層女性),吃/獵殺—躲/沉默—打/尋找的動作設置也頗有意味。辦公室打鬥段落有樸贊鬱[老男孩]的影子,桀驁狠勁也讓人想及羅宏鎮。

心迷宮導演的又一力作

絕對不是一部受眾面廣的電影,但我很喜歡。這個片名取得跟整部片的基調太符合了,就像是火山上的土地,看似平靜,卻充滿了令人恐懼的張力。你期待它某天能夠爆發,但它卻一直像死一樣地平靜而壓抑。

故事本身非常好,無論是對社會財富和權力的指涉,還是對環保問題的關注都很沉重很焦慮,用一個犯罪懸疑的外殼包裹了一層又一層,還是鋒芒畢露。人物讓人有樸贊鬱式的聯想。幾個超現實鏡頭看似回到心迷宮的時間重組,其實是一種進化,走了一條讓人意想不到的作者路線。個別地方不成熟,但瑕不掩瑜。

心迷宮導演的又一力作

和朋友一樣,電影也分好幾種:一種是初見甚歡,再看無味;另一種是初見不屑,細思恐極。《暴裂無聲》則屬於後一種,這裡的恐,也可以說是恐極,窒息,無聲。驀然明白,原來我們一直生活在《水滸傳》中固有的那種世界裡,我很佩服導演編織故事的那種能力。子曰,三人行,必有江湖,必有敝國的小小縮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