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書丨海倫凱勒的老師

1985年9月10日,中國第一個教師節誕生。它旨在肯定教師為教育事業所做的貢獻。正如許多文學作品提到的那樣,教師是人類文化的傳承者,也是人類精神代代接續的橋樑。今天,

小黑板就帶大家一起走進海倫·凱勒的經典作品《我的老師》,一起了解教師安妮·沙莉文的世界

板書丨海倫凱勒的老師

海倫·凱勒(左)與安妮·莎莉文(右)

海倫·凱勒

海倫·凱勒在出生十九個月後因為患急性胃充血、腦充血而被奪去了視力和聽力,從此陷入了無聲與黑暗的世界。七歲那年,她與安妮·莎莉文老師相遇。在她的影響下逐漸學會了耐心,並適應了盲文。十九歲時,她考入了哈佛大學拉德克利夫女子學院。1968年6月1日逝世,在她87歲的生活裡有86年生活在無光、無聲的世界中。但她沒有氣餒,在她的一生中,她先後完成了14本著作。其中最著名的有:《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我的人生故事》《石牆故事》。她致力於為殘疾人造福,建立了許多慈善機構,1964年榮獲“總統自由勳章”,次年入選美國《時代週刊》評選的“二十世紀美國十大偶像”之一。她是美國著名的女作家、教育家、慈善家、社會活動家

安妮·莎莉文

1866年4月出生於美國馬薩諸塞州。5歲那年,因一場眼疾(俗稱沙眼)失去了大部分視力。九年後,她進入了帕金斯盲人學校。此間經過兩次眼部手術,安妮的視力得到部分恢復。21歲時,安妮來到海倫.凱勒家做家庭教師. 她用極大的愛心、耐心和毅力,在沒有任何教育經驗可以遵循的情況下,從尊重孩子的天性,引導孩子的興趣出發,在摸索中成功地將海倫從一個心智未開、任性無知的小女孩逐漸培養成一個知書達理、才華橫溢的少女,直至海倫·凱勒進入大學。1936年10月19日,

用全部心血培育了20世紀不朽傳奇海倫·凱勒的傳奇女性安妮·莎莉文在人們的惋惜聲中與世長辭。

黑板重點:《我的老師》

板書丨海倫凱勒的老師

海倫·凱勒與安妮·莎莉文

在這篇曾入選語文出版社七年級上冊課文,內容的第一句便充滿了傳奇:

“我記得在我一生中最重要的一天,就是安妮·莎利文老師來到我身邊的那一天--1887年3月3日。”

對海倫·凱勒而言,安妮的出現幾乎改變了她的人生進程。在安妮出現以前,海倫·凱勒的世界只是無聲,也只有黑暗。她看不見外面的世界,更看不清他人的長相,連來自母親的擁抱也僅有觸碰感,而無法體會她感情的波動。安妮·莎莉文到來的那天,海倫·凱勒敏銳地從家人的忙碌中感受到了不同,她在第一天就學會了許多單詞,並且逐漸適應了莎莉文的教學——她有過煩躁,也有過痛苦,都被安妮·莎莉文的耐心與毅力化解。或許是同樣有過致盲的經歷,或許是因為在海倫·凱勒身上看見了自己,安妮·莎莉文與海倫·凱勒亦師亦友,她們締造了傳奇,也傳出了一段佳話。

在經典的《我的老師》末尾,海倫·凱勒生動地勾勒出“愛”的話語,她在文章中寫道:

我花了很長的時間在琢磨著"愛"這個詞。現在我知道這個詞是什麼意思了。太陽被雲覆蓋,下了一場陣雨。忽然雲開日出,陽光又帶來了南方將有的炎熱。我又問老師:"這是不是'愛'呢?"老師回答說:"'愛'就像雲一樣,在太陽出來之前佈滿天空。"接著她又解釋說,"你知道,你不能摸到雲,但你會感覺到雨。同樣的,你不能摸到'愛',但是你知道人的溫情可以灌注到每一樣東西中去。沒有愛你就沒有歡樂,你就不願遊玩。"

在那一瞬間,她懂得了事物的名稱是在人們的腦子裡通過思考產生的。她第一次意識到某些東西的名稱不一定都是自己的手能摸到的。她的腦子裡充滿了美妙的真理。她心跟我看不見的東西,跟別人的心,都是緊緊地連接在一起的。

小黑板觀點

老師是影響每個人成長的關鍵因素。通過言傳身教,通過耐心引導,讓每一個涉世未深的孩子都擁有足夠應對生活的技能。從孔子到蘇格拉底,從柏拉圖到安妮·莎莉文,古今中外的老師們都用自己的心血撰寫著人類傳承的輝煌歷史。每一個人都在探索世界,每一個老師都在發掘學生的無限可能。受到一位好老師的指引有時候比取得一次考試成績高分更加重要,願我們都能珍惜帶來良好影響的老師,也祝願每一位老師都身體健康,工作順利。

正如海倫·凱勒得出的感悟那樣:學習生涯的開始源自生活本身。每一個人都只是個有可能學習的毛坯,是老師開了我們的眼界,使這塊毛坯有可能發展進步。安妮·莎莉文一來到海倫·凱勒的身邊,就給她帶來愛,帶來歡樂,給生活增添絢麗的色彩。

文 挪窩的森林 | 編輯 lemon

微信關注“自招小黑板”加入黑板家委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