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消防部隊山嶽(高空)繩索技術應用培訓班開展(「三隨三實」)實戰拉動演練

為進一步提升隊伍實戰處置能力,充分檢驗山嶽(高空)繩索技術應用培訓班訓練效果,9月9日,全省消防部隊山嶽(高空)繩索技術應用培訓班在宜春明月山風景區開展山嶽救援實戰拉動演練。培訓班45名隊員、19名教練員和1名外聘教官參與了演練。

全省消防部隊山嶽(高空)繩索技術應用培訓班開展(“三隨三實”)實戰拉動演練

全省消防部隊山嶽(高空)繩索技術應用培訓班開展(“三隨三實”)實戰拉動演練

全省消防部隊山嶽(高空)繩索技術應用培訓班開展(“三隨三實”)實戰拉動演練

8時30分,山嶽(高空)救援培訓班接到命令,一名遊客在山谷遊玩時不慎失足墜落於陡峭崖壁上,失去行動能力,急需救援。接到報警後,培訓班三個救援班組立即整理山嶽救援裝備,穿戴好個人防護裝備,迅速集合登車,前往事故地點。

全省消防部隊山嶽(高空)繩索技術應用培訓班開展(“三隨三實”)實戰拉動演練

全省消防部隊山嶽(高空)繩索技術應用培訓班開展(“三隨三實”)實戰拉動演練

全省消防部隊山嶽(高空)繩索技術應用培訓班開展(“三隨三實”)實戰拉動演練

全省消防部隊山嶽(高空)繩索技術應用培訓班開展(“三隨三實”)實戰拉動演練

全省消防部隊山嶽(高空)繩索技術應用培訓班開展(“三隨三實”)實戰拉動演練

到達集結點後,三個救援班組人均攜行30餘公斤的救援擔架、繩索、拋投器、無人機等救援裝備,在蜿蜒曲折的山路上急行軍8公里,隨後徒步攀爬半個餘小時到達模擬事故地點。經過現場偵查,發現被困人員在20多米高的懸崖下,相隔崖壁約50餘米,因樹木過於茂盛,無法直接到達救援地點。指揮員根據現場情況,迅速成立了無人機、攻堅、牽引等三支戰鬥小組,採取T型救助系統的方法進行救援。利用無人機索引將繩索成功拋投到對岸,架設救援主繩。主系統端利用岩石和樹木製作錨點,設置橫渡繩建立下放系統,利用牽引繩對救援隊員進行拖拽下放,到達被困者位置後,將全身救援吊帶穿在被困人員身上,鉤上救援繩,並向發出上升信號。牽引小組立即架設倍力系統,迅速平穩把被困人員和救援人員提拉上來,2個多小時後,“被困人員”成功被營救至安全地帶,此次救援任務順利完成。

全省消防部隊山嶽(高空)繩索技術應用培訓班開展(“三隨三實”)實戰拉動演練

全省消防部隊山嶽(高空)繩索技術應用培訓班開展(“三隨三實”)實戰拉動演練

全省消防部隊山嶽(高空)繩索技術應用培訓班開展(“三隨三實”)實戰拉動演練

全省消防部隊山嶽(高空)繩索技術應用培訓班開展(“三隨三實”)實戰拉動演練

隨後,在相同的模擬警情下,選取不同的救援位置,分別使用被動下放、8字環主動下降等技術進行實戰救援演練。演練結束後,教練組從救援方法選擇、繩索技術應用、現場安全防護和團隊指揮配合等方面逐一進行了點評。

全省消防部隊山嶽(高空)繩索技術應用培訓班開展(“三隨三實”)實戰拉動演練

全省消防部隊山嶽(高空)繩索技術應用培訓班開展(“三隨三實”)實戰拉動演練

整個演練歷時5小時,國際技術Irata 3級專業教官陳國強全程參與此次演練並監督隊員操作,除安全問題外,不提醒、不幫扶,由救援班組獨立完成救援任務。全體參訓人員克服了高溫悶熱、飢餓疲憊等身心挑戰,將前期學習的理論知識和單個科目系統化,合理運用所學的救援技術,提升了實戰救援能力。宜春支隊對所需車輛、食品進行了保障,保證了演練的順利進行。

通過此次山嶽救援演練,以緊貼實戰環境的方式,提高了官兵們的技戰術水平,磨練了官兵們意志,提高了隊伍團結協作意識,熟悉了裝備器材性能,為以後的山嶽救援積累了寶貴的經驗,打下堅實的實戰基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