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鼠說體育——武漢網球公開賽

這幾年,武漢一到9月份,就會颳起一股網球旋風。每年的9月底,WTA超五巡迴賽事“武漢網球公開賽”都會在江城準時拉開帷幕。

灰鼠說體育——武漢網球公開賽

武網四分之一決賽現場

實際上,以武網的引進、籌備與運營為起點,武漢才真正開始了以市場化方式和專業運營團隊來探索華中區域體育產業的路徑。

灰鼠說體育——武漢網球公開賽

武漢渡江節

雖然在先前的行業發展中,武漢通過市體育局以及旗下體育行業協會等組織和團體,成功運營了類似擁有40多年曆史的武漢國際渡江節、武漢國際風箏節等具有較大影響,但體育事業公益色彩濃厚、經濟效益不夠高的原創賽事。

由於體制化的侷限和禁錮,以及“裁判員”“運動員”雙重身份下所帶來的“瓜田李下”的利益傾向,通過市場化運營方式來實現管辦分離的目標,當時已成為政府進行改革破題的一個方向。

灰鼠說體育——武漢網球公開賽

東京賽上的莎拉波娃

2012年,武漢迎來了一個機會。已經成功舉辦了30年超五巡迴賽的東京與WTA合約期終止,東京卻並沒有續約的意向。

武漢市政府抓住機會,積極與WTA取得聯繫,經過一年的艱難談判、磨合、爭論之後,武漢最終成功取代東京,以極高的品牌溢價,簽下了為期15年的合同,將WTA超五巡迴賽這個高級別國際賽事遷到江城。

灰鼠說體育——武漢網球公開賽

左一為考察武網場館中的唐良智

酷愛網球運動、當時時任武漢市市長的唐良智為此付出了極大的心血。

灰鼠說體育——武漢網球公開賽

後右二女士為Stacey Allaster

當時,在WTA主席兼首席執行官Stacey Allaster治下的期間,WTA迎來了歷史上最大規模的亞洲板塊擴張,而這一切的起源來自於武漢籍選手李娜。

灰鼠說體育——武漢網球公開賽

“李娜和朋友們”新聞發佈會現場

2011年底在武漢舉行的一場名為“李娜和朋友們”的國際友誼賽,兩天吸引了數萬球迷現場助威,給WTA留下深刻印象,也讓武漢看到了主打李娜牌的網球機會。

灰鼠說體育——武漢網球公開賽

李娜法網奪冠

大器晚成的李娜在2004年全面展開第二段職業生涯後,不斷刷新中國網球記錄,2011年法網劃時代的奪冠,對中國乃至亞太網球市場發展產生了巨大改變,由李娜引發的網球熱潮在中國迅速蔓延。

灰鼠說體育——武漢網球公開賽

深圳網球公開賽

據此,WTA開始了亞洲版圖的瘋飆猛進式的擴張,2013年深圳新增國際賽,2014年又增設了香港站,武漢看到了網球東漸的機會。

簽下WTA超五巡迴賽的武漢市政府,下定決心以此為契機,通過組建國有性質的市場化企業來運營賽事。

灰鼠說體育——武漢網球公開賽

武網一直是武漢體發投招聘的招牌賽事

2013年4月,肩負承辦武漢網球公開賽,整合武漢體育資源的巨大使命的武漢體育發展投資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武漢體發投”)宣告成立,這個隸屬於武漢市國資委的副局級單位在未來幾年內,還將主持開創武漢馬拉松和武漢水上馬拉松等重點賽事的工作。

武漢網球公開賽從一開始就被定位為比肩中網、上海大師賽的國際頂級網球賽事,承擔著作為武漢最閃亮的國際名片的使命。

灰鼠說體育——武漢網球公開賽

武網外籍賽事總監法瑞斯

武漢體發投除了自行招募了一批專業賽事人才,還同全球領先的體育娛樂公司八方環球(Octagon)和WTA展開深度合作,在一批經驗豐富中外專業團隊的努力下,賽事籌備及場館建設以非常驚人的速度順利推進。

灰鼠說體育——武漢網球公開賽

5000館夜景

從2013年7月17日破土動工,僅僅歷時一年,能容納5000人規模,場館功能和分佈全部按照國際標準建造的“玉碗”場館落成並投入使用。

灰鼠說體育——武漢網球公開賽

武漢地標旋風場館

2015年第二屆武漢網球公開賽,能容納15000人的旋風球館成為武網主場館,這個武漢首座、國內第三座可開啟屋蓋的網球館按期落成,場館設施全部採用世界先進材料,滿足了WTA對全球最高等級賽事的硬件要求,也能兼顧其他綜合型文體活動需求。

灰鼠說體育——武漢網球公開賽

莎拉波娃在武網現場

2014年9月19日,首屆武漢網球公開賽驚豔亮相,包含莎拉波娃、小威廉姆斯在內的WTA排名前十球員中的九位悉數到場,國際化形象的第一炮成功打響。

灰鼠說體育——武漢網球公開賽

薩法洛娃騎車遊東湖

作為武網品牌宣傳的重要組成部分的WTA球員活動,一般是主辦城市夾帶“私貨”,宣傳城市特色和文化的重要載體。

灰鼠說體育——武漢網球公開賽

小威與市長的江上網球對決

灰鼠說體育——武漢網球公開賽

李娜與辛吉斯在黃鶴樓

在武網的其後四年中,小威廉姆斯與武漢市長在長江遊輪甲板上打網球,阿紮倫卡探訪武漢大學,薩法洛娃騎單車遊東湖,科維託娃與白暨豚互動,李娜與辛吉斯遊黃鶴樓,精心策劃的球員活動極具武漢特色,既考慮到球員的賽程和喜好,又巧妙地將武漢城市風光和地域特色穿插其中,通過頂級球星的巨大影響力和國內外媒體的大量報道為城市背書,收穫了全球大量的關注。

武漢網球公開賽已經走到了第五個年頭,越來越成熟的運營越發彰顯了國際頂級賽事的風度。

灰鼠說體育——武漢網球公開賽

城俱賽開幕現場

以城市俱樂部聯賽、大學生網球聯賽、中國沙灘網球巡迴賽(已停辦)等活動為主要內容的武網系列賽,逐漸成為預熱武網、培育不同年齡層網球消費群體的品牌特色活動。

灰鼠說體育——武漢網球公開賽

李娜代言的青訓計劃海報

從2017年開始逐步受到重視的武網青少年網球發展計劃則切入到青少年培訓領域,其中包含球童選拔、網球夏令營、球童特訓營、出國遊學研修等內容,積極探索賽事的盈利方式。

代表目前武漢已建成體育場館最高水準的光谷國際網球中心旋風場館,也是武網留給武漢市民的巨大資產和城市地標,其後一直是各大演唱會和營銷活動的絕佳場地選擇。

灰鼠說體育——武漢網球公開賽

崑崙決

從2016年10月開始正式對外進行場館租賃業務的武網場館部,截止到目前(至2018年6月)共承辦30餘場活動,包含張學友世界巡迴演唱會、崑崙決80KG總決賽

、聯想公司員工拓展大會等多種類文體活動,經濟收入超千萬元。

根據首屆武漢網球公開賽對外公佈的綜合價值評估報告顯示,武網為武漢市直接和間接總共創造13.96億元人民幣的經濟價值,3711個間接經濟價值就業效果,武漢網球人口在賽事拉昇下增長迅速,已達到33.7萬人,佔全市總人口比例的3.33%。

灰鼠說體育——武漢網球公開賽

李娜在武網

但武漢網球公開賽留給武漢最大遺憾,就是無緣趕上李娜的職業生涯(注:李娜從第三屆才成為出任賽事形象大使),而主打李娜牌、快速催熟網球市場本是武漢引進超五賽事最大的動機。

雖然華中地區人口眾多,但與上海北京等一線城市不同,網球是依然一項小眾項目,真正的網球消費人口仍然有待培育,武漢市井文化與網球所代表的精英氣質存在不匹配的現實困境,略顯曲高和寡,武網票房收入一直不太理想。

灰鼠說體育——武漢網球公開賽

武網現場觀眾

另外,由於觀賞性賽事性質所造成的參與度過低,無男子項目而單純依靠女子賽事所造成的產品內容單一,過分依託外方經驗而缺乏足夠本土化創新,投資巨大而盈利週期過長、盈利方式單一等多重原因,遺憾錯過太多時機的武網,似乎並未達到本被寄予厚望的預定結果。

灰鼠說體育——武漢網球公開賽

中國網球公開賽

作為武網前輩的中國網球公開賽,同樣經歷了漫長的行業深耕與耐心等待。

正如中網賽事總監張軍慧所說,“盈利是一個指標,但並不是唯一的。中網是一個文化產品,品牌是第一位的。作為一個常年的品牌賽事,我們每年都量入為出,加大運營成本,去付出更多,以增加品牌價值。”

灰鼠說體育——武漢網球公開賽

15年年限的武網,還有足夠的時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