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遠:漫漫經學路上的孤獨與自由

徐远:漫漫经学路上的孤独与自由

“40年的奔跑之後,休養生息,方能遠行。成功不必在我,而功力必不唐捐。”這是徐遠在個人公眾號“徐遠觀察”留下的最新狀態。

已經進入不惑之年的他,對待經濟學、對待家庭、對待周遭的一切事情都展現出他自己獨有的見解。

徐远:漫漫经学路上的孤独与自由

徐遠

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金融學教授,北京大學數字金融中心高級研究員,博士生導師,美國杜克大學經濟學博士。研究領域為宏觀經濟、金融市場、中國經濟改革,對中國宏觀經濟形勢、金融投資、匯率波動、房地產、城市化等問題有系統研究。著有《人·地·城》《經濟的律動》《深圳新土改》《中國經濟增長的效率與結構問題研究》。在Journal of Finance、Review of Finance、《經濟研究》、《管理世界》等國際國內核心學術期刊發表論文40多篇, 在FT中文網、澎湃新聞、第一財經等財經類媒體發表經濟評論100多篇。

徐遠幾乎不接受媒體的專訪,在微信群中也一直是個潛伏者,作為著名經濟學家,他在網絡上的資料不算多,這和他本人的低調個性有很大的關係。然而他的言論卻常常成為經濟動態的風向標。

自2015年,徐遠屢次對於中國的宏觀經濟走向做出精準的預測,他用自己理解和總結的經濟分析工具,深入淺出分析中國經濟發展和具體問題,其結論在時間的長河中不斷得到驗證。

這樣的一位經濟研究者卻在他的新書《經濟的律動》自序中寫到:“

倘若有來生,不做學者,只想做一隻特立獨行的豬。

徐远:漫漫经学路上的孤独与自由

《經濟的律動》

好的理論從重大的現象中來,許多重要的經濟現象,已經開始圍繞中國發生。脫離這個“最重大現象”的中國經濟研究,都有緣木求魚的危險。作者徐遠長年研究中國宏觀經濟,善於以直觀簡潔的方式,對經濟的走向做出一針見血的分析。從以往的分析來看,對中國經濟發展的分析和預測比較精準,對走向的把握也很準確,這對我們瞭解未來中國的經濟發展方向有著很強的指導作用。本書穿插了很多學習經濟學和觀察經濟的方法和心得,對經濟學大師的介紹和點評,不僅讓你知道,更讓你學到如何知道,有助於加強我們自身的知識儲備。

在苦行僧式的科研道路中,徐遠表示“這是一種十分孤獨的感覺”,但他也是幸運的一個,因為他找到了陪他前行的另一半,並且收穫了一個新生命帶來的無限驚喜。

在徐遠的經濟學探究之路中,有著一段豐富美好的遊學經歷,但這段經歷止於2009年5月的一封郵件。

彼時,正在香港大學做講座的徐遠收到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以下簡稱CCER)的陳曦代表周其仁和巫和懋老師發來的郵件,詢問徐遠是否願意回到CCER任教。收到郵件的徐遠是興奮的。

此時,距離徐遠碩士畢業已經近十年。當年,徐遠懷著對一眾知名經濟學教授的尊崇到CCER學習,進入宋國青老師門下,“宋國青常常可以漫不經心一句話點透你,功力盡顯。智力虐待,何嘗不是一種精神享受”。

學生期間,徐遠與很多位優秀的老師一起做學術探討,對於這個地方,他自然有一種剪不斷的牽絆。

徐远:漫漫经学路上的孤独与自由

2000年,徐遠暫別CCER來到美國杜克大學念博士。學校位於一片森林之中,風景宜人,氣候舒適,他對於“小鎮”的喜愛正是從那時開始。即使現在,徐遠依然喜歡稱自己為“小鎮居民”。

談及在美國的日子,徐遠表示,很多在美國生活過而後離開的人都會將它視作第二故鄉。

美國的社會形態,是這個星球上的一個奇蹟。它是個相對很平等的國家,盡力保護相對弱勢的人。當然,美國絕對不完美。隨著自己的成長,你會發現你知道的所有問題,美國都有,只是它做得比其他地方好一點。但這不妨礙對這個國家的整體感受。”

2005年,博士畢業後的徐遠得到了自己的第一份工作——香港大學任教。“香港是特別市民化的地方,港大的行政體系特別高效。”徐遠說道。兩年後,他又申請到了加拿大麥吉爾大學教師的職位,寒冷是他對這個國家的深刻體會,“這不僅僅是氣候意義上的寒冷,還有我個人內心的寒冷”。

於是,2009年底,徐遠義無反顧地回國。“中國存在最有趣的現象,有趣的生活,離開這片土地研究問題就是隔岸觀火,是不行的。做研究就是一定要著魔才能寫出一點東西。”

徐遠如是說。

徐远:漫漫经学路上的孤独与自由

九年的時間,徐遠經歷了一段漫長的遊學之路,無論他在哪裡工作、生活,他一直希望研究中國的經濟文化,用徐遠的原話說“這是注入基因的東西”。而今有機會回到祖國的土地,投身在這片時刻發生有趣變化的故土,繼續自己的事業,是一件十分幸運的事情。

徐遠將做研究的道路比作在黑暗的隧道里面爬行,一直探尋光明,看到光明之後,又扎進黑暗裡面繼續前行:“研究是一個孤獨的探索旅程,而且它一定是孤獨的。我覺得這是一種很奇怪的生存狀態,但研究的本質必須如此。”

正因為研究者需要忍受孤獨,所以,他們的思想才會相當自由。

Q:《北京青年》週刊

A: 徐遠

Q1

新書《經濟的律動》分為上下兩篇,這兩部分內容有怎樣的側重?

第一部分是我求學的歷程,裡面有很多當初的老師對我的啟發以及對我學習經濟學的啟發,從而形成我對於經濟學的理解,更多是在“方法論”層面。下篇就是在理解經濟學的基礎之上,對於具體問題的思考,主要是宏觀和金融領域。這兩部分可以說是相輔相成的。

Q2

你從2015年開始做經濟預測,目前來看,預測結果如何?

我這幾年的預測是很準確的,從2015年底開始,每一年的預測準得有些超出我自己的預期。其實,其中也是有一個原因,我很少開口,而且沒把握的事情我不說,但凡我敢出來說的,都是琢磨好多遍的。

Q3

在你看來,2018年的宏觀經濟形勢大致是怎樣的狀態?

2017年1月份,一個朋友請我對2017年的宏觀形勢做一個報告,當時想了很久,總結出“繼續回暖,前高後看”八個字。2016年初經濟上行,“前高”是根據當時的形勢已經可以看出來了。“後看”是取決於政策的變化,基於當時的數據。後來的實際情況是2017夏天就已經有跡象疲軟,2017年9月我預測“凌冬已至”,拐點已經來了。2018年5月5日,有一個校友會活動,當時我花了兩週時間思考2018年的宏觀形勢,基本數據加上對政策的判斷,說了三朵烏雲壓頂:美國加息過快,中國收縮太猛,貿易摩擦一時無解。這是基本就這樣的狀態,到目前為止還是準確的。

Q4

你對一線大城市的買房、租房市場如何看待?

中國的房價跟世界大城市相比不高。在可比的狀態下,中國的房價是沒有泡沫的。這句話我說了好幾年了,等待歷史的檢驗。至於租房市場,大家也可以感受到房租的增速很快,房租的增速一定是快於收入的增速,人們花在房子上的錢佔總收入佔比是增加的。所以,如果有經濟能力,一定是買房,不要租房。我給年輕人的建議就是住在城裡,房屋面積可以小一點,但是要離工作地點近一些。年輕人最寶貴的還是時間,把你的時間用在工作上,積累你的能力和人脈。

Q5

“逃離北上廣”這樣的聲音已經出現好久了,你是怎麼看待這個事情?

“逃離北上廣”可以,但是要看逃到哪裡去。大城市是現代經濟、文明、文化等聚集地,逃回小縣城是偽命題。中國未來一定不是隻有四個一線城市,未來城市之間的人口流動是很正常的,可以選擇在這樣的城市進行遷移,這樣的逃離並不是逆城市化的一種。

Q6

對現在年輕人有哪些建議?

我身在北京,就會發現每天所發生的事情就是你的觀察對象,我們時刻都在參與社會進程,感受當下生活。所以,最需要的就是你多觀察多思考。而且,我覺得,那些對自己要求很高,還能保證每天寫兩千字的人很了不起,如果這個習慣堅持30年,他必成大事。

Q7

你目前在北大任教,與學生的關係是一種怎樣的狀態?

在性格上,我是很嚴肅的一個人。記得我在杜克大學學習時的一個老師,他說過令我特感動的一句話:“我願意做你前進道路上的柺杖,你可以使用我,但是要到我願意被使用的程度”。在美國這樣一個平等的國家,師生關係更像是同事關係。

實際上,很多的博士畢業後都是走向科研道路,在這個層面上講,我們本來就是同事關係。我的理想師生關係也是如此。我的風格就是我不會約束你,你做你喜歡的事情,我只是給你學術方向的指導。現在學生的學術訓練基礎都很好,而且,生活在現在這個時代,他們的眼睛和耳朵都變長了,他們有更多的觀察思考的時間和機會。

Q8

你近期在讀什麼書?

我最近在讀經濟思想史。我發現,如果不瞭解當時的大環境,你不明白有些思想家的思想是如何形成。每個人的屁股都坐在歷史的椅子上,那個椅子是什麼樣的對他的想法很重要。

我一直認為,只是經濟學家的經濟學家不是好的經濟學家,按照我比較喜歡的一個學派的觀點來說,經濟學是研究人類行為的學科,不是一個具體框架裡面的學科。

Q9

聽聞前段時間家中迎來了小生命,你對於孩子的教育持有怎樣的態度呢?

做研究的人都會有深入骨髓的孤獨感,但有了寶寶之後,孤獨感會減少。當我把他抱在懷中,我感受到他是全新的,純潔的,完全美好的存在。我只希望,我對世界的理解和認識,能夠變成他認知的一部分,他在我的基礎上成為他自己。所以我對他沒要求,某種意義上,如果他沒學好,就是我沒有做好,我就是他的起點,而我想成為他更好的起點。

王雅靜

圖片來源 中信出版社

相關閱讀 & 近期熱點

徐远:漫漫经学路上的孤独与自由

毛不易 自然醒丨COVER PERSON

徐远:漫漫经学路上的孤独与自由

宋祖兒 校園新鮮人丨COVER SHOOT

徐遠:漫漫經學路上的孤獨與自由

長大後,他從這篇課文裡找到了自己

徐遠:漫漫經學路上的孤獨與自由

聶遠:脫下龍袍 談演員的自我修養

徐远:漫漫经学路上的孤独与自由

看了那麼多年清宮劇,你心裡就沒點疑惑?丨青年研究所

點擊以下封面圖,一鍵下單新刊

「 2018年9月13日 許昕 方博 & 聶遠 」

徐远:漫漫经学路上的孤独与自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