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立動作遊戲《信使》是如何從海量復古作品中脫穎而出的

工作室聯合創始人兼市場營銷負責人馬丁·布勞德(Martin Brouard)近日接受遊戲行業媒體gamesindustry.biz專訪,講述了他如何制定策略,讓《信使》從一批海量的復古遊戲中脫穎而出,受到媒體關注的。

8月底,位於加拿大魁北克的獨立遊戲工作室Sabotage發佈了其首款遊戲《信使》(The Messenger),這是一款向《忍者龍劍傳》致敬的復古動作平臺遊戲。遊戲支持PC和Switch,自帶中文,在上市後獲得了媒體和玩家的好評。

獨立動作遊戲《信使》是如何從海量復古作品中脫穎而出的

迄今為止,《信使》在Steam上獲得好評度92%的“特別好評”,Switch版在Metacritic上的評分為87分。媒體對其的評價為“一款精心設計的平臺遊戲,處處充滿奇思妙想的驚喜”和“《鏟子騎士》之後最佳復古遊戲”。

獨立動作遊戲《信使》是如何從海量復古作品中脫穎而出的

對此,工作室聯合創始人兼市場營銷負責人馬丁·布勞德(Martin Brouard)近日接受遊戲行業媒體gamesindustry.biz專訪,講述了他如何制定策略,讓《信使》從一批海量的復古遊戲中脫穎而出,受到媒體關注的。

以下為電玩巴士整理的採訪內容。

《信使》之前曾斬獲多個遊戲獎項,包括2017年蒙特利爾獨立遊戲展最佳玩法設計和最佳音樂獎、2018年育碧獨立遊戲大獎等等。

然而,遊戲在發售後遭遇了叫好不叫座的尷尬:在上線一週後全平臺銷量不到5萬份,半個月之後也剛突破10萬份。

對此,布勞德坦誠自己對遊戲的銷量感到失望與不滿,他承認,與最近的一些熱門獨立遊戲相比,《信使》的銷量有些低。

獨立動作遊戲《信使》是如何從海量復古作品中脫穎而出的

不過,布勞德相信,《信使》的銷量將會是一個慢熱型:隨著更多玩家的口口相傳,遊戲的銷量將回暖:根據Steam的數據顯示,已經有很多玩家將遊戲添加到了他們的願望清單之上,潛在用戶不少。

導致《信使》銷量低迷的一個可能原因是畫面,乍一看,其畫面與當下那些氾濫的2D像素獨立動作平臺遊戲並無區別。

但鮮為人知的是,在遊戲進行到一定階段後,可以在8位FC風格和16位SFC風格的兩個遊戲世界之間進行即時切換。

獨立動作遊戲《信使》是如何從海量復古作品中脫穎而出的

團隊本想把這個特色作為驚喜讓玩家自己去發現,但最後還是決定拿出來公開,布勞德認為,如果不這麼做的話,很可能在大家真正發現之前,遊戲就已經被淹沒在了大量2D復古遊戲的海洋之中。

酒好也怕巷子深,雖然工作室擁有一個非常靠譜和豐富經驗的團隊,《信使》自身的素質也很紮實,但吸引玩家真正去購買這款遊戲,仍然是一件最困難的事情。

遊戲於去年年底首次公開亮相,隨後參加了今年年初在美國得州舉辦的PAX South遊戲展,並獲得了廣泛關注。布勞德說,作為一款之前默默無聞的遊戲,玩家們對於《信使》的反應相當正面:“我參加過12次PAX,玩家們在PAX上玩遊戲時,出於禮貌都會說些好話,基本上不會給差評,所以很難通過試玩者的反應來判斷遊戲素質的好壞,但這次感覺稍微有些不同。”

布勞德在現場看到一些小的UP主在玩了《信使》之後離開,然後又帶一些更著名的UP主回來,這些UP主在玩幾小時後,又會離開並帶更多的人回來,就這樣週而復始。

曾發行過“邁阿密熱線”系列的知名獨立遊戲發行商Devolver正是在此次展會上與工作室建立了聯繫,並最終決定代理他們的遊戲。

獨立動作遊戲《信使》是如何從海量復古作品中脫穎而出的

雖然團隊已經早已制定了一個市場營銷與發行計劃,但布勞德還是決定與Devolver簽約。他說,對方給了工作室很大的自由度,基本上按照他已經制定的計劃來執行市場策略,但也提供了額外的支持,包括製作更好的預告片,大大改善工作室成員的社交媒體形象等。

《信使》在Steam國區的價格是70元人民幣,國際服則是20美元。布勞德說,他們在遊戲究竟應該定15還是20美元這個問題上“多次”進行反覆討論,最後決定定一個高位的價格。因為他們覺得遊戲值這個價。

“這是一款自帶續集的遊戲,”布勞德說,在進行4小時時長的遊戲後,玩家可能認為已經通關了,但遊戲畫面忽然變成了16位,類型也變成了銀河惡魔城,所以說遊戲自帶續集:

“玩家全部通關遊戲大概需要16-20小時,所以對我們而言,一款有著這麼多內容的遊戲完全值20美元,這也是大多數玩家的看法,如果將價格定低的話,對我們和那些支持我們的玩家都是不公平的。”

遊戲的發售時間也是經過了精心考量,工作室不想與《蜘蛛俠》和《荒野大鏢客2》等3A遊戲發生直面衝突,最初,《信使》計劃早於《蜘蛛俠》一個月發售,但開發本身需要更多時間。

團隊需要做出選擇:是刪減一大堆已經計劃好的內容,按部就班的工作幾個月,然後按時交貨;還是“瘋狂加班加點”,按照原定計劃進行。

工作室選擇了後一種方式,並最終早《蜘蛛俠》半個月發售了遊戲。在遊戲開發完成之後,團隊開始了休假,而休假回來的首個工作,是優先為《信使》新增修改控制鍵位的功能。

《信使》在給媒體的預發佈版本中,曾經出現過嚴重問題:遊戲中的話癆店主講了一個可能冒犯LGBT群體的冷笑話,媒體將問題反饋給了製作團隊,最後團隊趕在發售前緊急刪掉了那個笑話。

可以想象的是,如果這個問題出現在了最終版本中,在講究政治正確的歐美遊戲界將引發怎樣的軒然大波。

由於團隊迅速而果斷的行動,這件事情在媒體上幾乎無人討論,玩家們對《信使》普遍給與了積極正面的評價。

布勞德說,團隊每天都會收到很多的郵件和留言,有時還會收到長信,大家與他們分享自己是如何被這款遊戲所感動的,他笑著說:“99.9%都是肯定,剩下的只是要求我們增加修改控制鍵位功能,這就夠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