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坐拥3.4亿用户、统领60万骑手,8年上市价值超500亿美金!

3.4亿用户,60万骑手,外加470万商户和自有的5万名员工——能有如此体量的互联网企业,你会想到哪个名字?

是阿里、腾讯、百度组成的BAT,还是今日头条、小米、滴滴组成的TMD?

不,是美团


它坐拥3.4亿用户、统领60万骑手,8年上市价值超500亿美金!



就是千万白领中午休息解决午餐时第一个点进去的外卖APP——美团;

也是无数年轻人想下馆子时,第一个想到的寻找团购优惠券的团购APP——美团;

还是情侣看电影时,必点进去买优惠电影票的文娱服务APP——美团;

更是你出门旅游、回家省亲时,买车票、订酒店的出行服务APP——美团!

9月20日上午,美团成功登陆港交所上市,市值一度超过500亿美金,一举超越小米和京东,成为中国移动互联网江湖新的霸主!

而从创立至上市这段路,39岁的美团创始人王兴带着一帮兄弟一走就是8年!

它坐拥3.4亿用户、统领60万骑手,8年上市价值超500亿美金!


(中间为王兴)

那么,美团是如何在8年时间里,一步步融入和改变我们的生活,并成长为中国互联网新旗帜的呢?


1

不太成功的“连续创业者”


混商场,免不了被贴上标签,属于王兴的第一个标签就是“连续创业者”。在创办美团之前,王兴还成立了过“校内网”和“饭否”两大互联网品牌,而从这两个产品的终局来看,王兴前两次创业算不上成功。

但受家庭身世影响,他身上拥有不可多得的创业基因。

王兴父亲是福建龙岩的“水泥大王”,他从小便继承了一种商业嗅觉与远见,关键的是,他还是个学霸——1997年,18岁的王兴被保送进入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

2001年本科毕业后,他前往美国深造,期间见识到了Facebook的牛逼发展史,遂于2004年果断放弃学业,回国创业,2005年,校内网诞生。

可惜,“聪明但老实不会忽悠”的王兴被资本摆了一道,败走麦城:校内网于2006年迎来爆发式增长,“年轻”的王兴却苦于没钱增加服务器和带宽,只能向资本妥协,于当年10月将校内网以200万美金的低价卖给了千橡互动的老板陈一舟。

做出决定的当晚,王兴的一干同学、兄弟:王慧文、陈亮、赖斌强等人抱头痛哭,喝了个烂醉。

王兴第一次创业,可谓来势汹汹,却又草草收场!

不甘心的王兴于2007年5月卷土重来,创办了饭否。稳步运营了2年多后,2009年7月又因故障被关闭,直到2010年1月还无起色,王兴开始了谋划新的创业计划,他把目光投向了互联网发源地的美国,希冀着能找到新的机会。

彼时,美国有家明星创业公司——Groupon,团购模式做得风生水起,在金融危机的阴影下依然拿到了10亿美金的融资。王兴凭直觉认为,这个路子可行,于是果断把Groupon的模式copy to China(C2C)。

2010年3月4日,美团网就此诞生!

2

“千团大战”笑到最后的老大


然而,盯上“团购”这块肉的,不止王兴一个。

在Groupon闪亮光环下,竞争对手纷涌而至:3月14日,窝窝团上线,3月15日,F团上线;3月16日,拉手网上线……至2010年6月,全国团购网站已超过2000家。

在巨大的竞争态势面前,王兴还能稳住,可到了7月份,刚刚经历“3Q大战”的腾讯也上线了QQ团购网时,纵使美团每月流水超过500万,王兴开始坐不住了:“有什么业务是腾讯不做的吗?” 腾讯也许会迟到,但永远不会缺席。

到了2011年8月,中国互联网像发了烧一样,全部盯上了团购网,相应网站数量竟来到了5000多家的顶点!

千团大战进入白热化阶段!拉手网、美团、窝窝、糯米、大众点评等,群雄并起,而王兴的美团网只能算是第二梯队。

王兴是怎么胜出的呢?

其一,王兴掌握了一支具有超强凝聚力和执行力的团队!

创业的本质,关键还是看人。王兴此前的创业失败了,可人留下来了,彼此之间既有同窗之情,更有相同的理念。毕竟之前创业的项目卖了,王兴和身边的骨干基本实现了财务自由,做美团都是想做点事儿,并非纯粹为了钱。

而美团的执行力至今都为业内叹服,当时美团的销售团队用谷歌翻译把美国Groupon的网页翻译成中文,打印出来去跟商户谈合作;而地推团队就沿着北京的地铁线路走,每发现一个出站口,直接扎进附近的餐厅、影院等商家里面去,邀请入驻……

其二,王兴坚决贯彻“地推战略”,厚积薄发!

为了抢夺流量,绝大多数团购网站都把目光放在了做广告投放上,拉手网请了葛优做宣传,其他对手也是大把大把的钱砸广告。

唯独王兴认为,团购的基础是商家!只要美团平台能捆绑足够多的B端商家,就能吸引广大C端消费者。所以,王兴格外重视地推,所到之处都沉下市场,针对商家做优惠方案,不仅稳步吸引商家入驻,也大大提升了商家留存率。

所以,千团大战中前期,美团的份额不是最多的,但数据面十分稳健,下盘极稳!

其三,拿到关键资本,而且钱都花在刀刃上。

烧钱,是互联网的常态,千团大战最终比拼的就是资金。

正是基于上述的两点(团队、稳健),财大气粗的阿里巴巴投资部在见过所有团购网站后,最终选择了美团。2011年8月,阿里巴巴果断领投了美团5000万美金B轮融资。

有了钱,底气就足了,王兴随即发起了一轮经典的营销战!

当时,为了赢得市场信心,各大团购网站都争先恐后的发布融资消息,而其中90%以上都是假消息、烟雾弹。

王慧文就吐槽说:“自己说有钱没用,得把账户亮出来。”这原本就是美团内部的一句吐槽,岂料王兴当真了,就在举办融资发布会的现场,美团晒出了银行账户,里面有6192.2122万美元余额,瞬间让所有美团平台的商家吃了颗定心丸。

王兴顺势又说,“这行业很乱,但我们不浮夸,希望大家也不要浮夸。”

2011年下半年,资本寒冬降临,缺钱缺粮草的团购网,一下子倒下大片,唯独美团网算得上安然度过。

2011年,美团销售额14. 5亿,比2010年翻了10倍。至2012年初,美团便反超拉手、窝窝,成为行业第一。

3

转型、拓展,王兴“无边界”战略初现!


千团大战没用多长时间就分出了胜负,至2013年,美团的行业市场份额就稳定在50%以上,而且实现了盈利,成为当之无愧的团购霸主。

但拉手、窝窝、糯米等对手依旧顽强,战争并未彻底结束,此时王兴的目光却已经投入到了新的赛场——O2O!他认为,21世纪第二个十年是属于O2O的10年!

事实上,团购本身集中在餐饮购物领域的含义已经日趋模糊,以吃喝玩乐为主的本地生活服务将涵盖更大的市场,别忘了彼时已经吹起了“消费升级”的概念。

于是2013年,美团开始向O2O转型,猫眼电影和美团酒店两大独立的客户端就此面世。


它坐拥3.4亿用户、统领60万骑手,8年上市价值超500亿美金!



猫眼电影成立不久,就取得了每月30%的增长,销售额更是占据全国电影票房销售额的9%,全国每售出10张电影票,就有1张来自美团!

2013年底,美团涉足了最为重要的O2O垂直领域——外卖!事后证明,此举造就了美团此后10年的动力引擎,而这一选择更多的是出自王慧文之手。


它坐拥3.4亿用户、统领60万骑手,8年上市价值超500亿美金!



王慧文说:“我们发现多个校园外卖都已经开始多校区经营,且经营水平不足也能够生存下来,也就意味着这是一个成熟而拥有较大机会的领域。”

可以说,2013年,王兴已经搭建起了此前曾提出的“T型战略”的模型——以团购为横,以电影、酒店、外卖等垂直行业为竖。

当时的人还看不懂:为什么实现盈利的美团还要到处花钱,自己把自己拖入到亏损的境地。直到2017年,王兴的“T型战略”,被更多的解读为“无边界”时,所有人才恍然大物,人们看到了亚马逊的影子!

4

美团和大众点评合并,王兴与阿里交恶!

2014年,团购大戏落下帷幕,王兴也预感到美团的对手将会从散户变成巨头。

因此,他迫切地主导了美团在各垂直领域的深入布局。2014年5月,美团完成近3亿美元的C轮融资,估值提升为20~30亿美元。但美团的重点不是放在融资和宣传上,而是要抓紧时间扩大规模。

酒店、外卖、电影同时发力,导致2014年美团的销售额再翻两番,到达450亿,却面临了亏损。对此,王兴认为:“自己心里有底,知道在什么情况下可以盈利,不想停下来盈利,是因为想增长得更快。


它坐拥3.4亿用户、统领60万骑手,8年上市价值超500亿美金!



到了2015年,中国互联网的关键词成为了“合并”。

而合并的前提,是因为回过神的巨头们开始渗透各大垂直领域:美团旗下猫眼电影遭遇阿里旗下淘票票的堵截,阿里还计划60亿复活口碑网;美团酒店更是要面临携程、去哪儿等传统OTA豪强的反击,美团外卖则与饿了么、百度外卖形鼎立之势……

多线作战的美团可谓四处树敌。

美团的数据虽然还在增长,可王兴感觉到了压力,于是在2015年10月,美团出人意料的与大众点评合并了,“新美大”由此而来!

可合并的背后,马云成了受伤的那一个!

原本美团和点评分别有阿里和腾讯的投资,阿里大约持有美团10%至15%的股份,属于财务投资者,美团是正宗的阿里系企业。

可王兴是有野心的,他不想在巨头之间站队,而想自己成为巨头。导火索在于,阿里提出美团的支付功能只能选择支付宝,且给出的结算利率比腾讯的微信支付高出不少。

无论是出于个人野心,还是从商业利益来看,王兴都会拒绝阿里的提议,转而投入腾讯的怀抱。


它坐拥3.4亿用户、统领60万骑手,8年上市价值超500亿美金!



去年乌镇大会上,最著名的“东兴局”上,王兴和刘强东簇拥在马化腾左右,唯独不见马老师的身影,就起源于此。业界也惯于用此案例来嘲讽马云在互联网圈的人缘不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