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年來,他出診17萬人次,守護著28個村的百姓

有一名醫生以一己之力

守護著28個村的百姓

18年来,他出诊17万人次,守护着28个村的百姓

賀星龍

18年來

他出診17萬人次

背爛12個醫藥包

騎壞7輛摩托

出診總里程超過40萬公里

能繞赤道跑10圈

……

鄉親把他“抬”進衛校,他回報“24小時上門問診”

山西省大寧縣位於呂梁山南麓,這裡溝壑縱橫,自古以來就是苦瘠之地。樂堂村,偏於一隅,全村143戶人家分佈在長達10公里的黃河東岸邊。

18年来,他出诊17万人次,守护着28个村的百姓

曾經,由於落後偏遠,村子裡沒有醫生,更談不上什麼醫療條件。“小病拖成大病,大病奪去生命”的事情時有發生。賀星龍年幼時,爺爺因生病診治不及時而離世,從此他下定決心,要去學醫。

後來,賀星龍如願考上了衛校,可由於家境貧寒湊不上學費,他一度決定放棄學業。村民們聽說這件事後,紛紛熱情解囊,你20塊,他30塊……就這樣,父老鄉親生生把他“抬”進了學校。

臨近畢業,縣醫院想留下他來工作,被他婉言謝絕。他的選擇是做一名村醫,回到村子裡,用自己所學的知識守著黃土、守護鄉親。

18年来,他出诊17万人次,守护着28个村的百姓

2000年,他在一孔窯洞裡建起了診所,他對村民的承諾是“24小時上門服務”。十里八村的百姓家裡都有他的手機號,無論晝夜,誰家打個電話,他都會立刻騎上摩托,踏上蜿蜒的山路,隨叫隨到。

18年来,他出诊17万人次,守护着28个村的百姓

右腳骨折,他說“另一隻腳還能踩剎車”

在救死扶傷、風雨兼程的路上,他最懂得什麼是“時間就是生命”。對於他來說,醫者的“救死扶傷”不是嘴說出來的,是翻溝爬坡,一步一個腳印走出來的!

2013年天寒地凍的臘月,大雪漫山。外村的一個孩子發高燒併發癲癇,情況緊急。賀星龍爭分奪秒,來不及搭防滑鏈就騎上摩托,點火、加油,躥了出去。騎到一個下坡時,由於剎車太急,連人帶車翻出去10多米,沉重的機車像塊巨石壓住了他的腳。

“喂?等下,我這就來了。”他顧不上疼痛,拼盡全力扶起車,拾起散落在地上的藥,跌跌撞撞趕到患者家。

孩子後來得救了,他卻在醫院被診斷為右腳骨折。“另一隻腳還能踩剎車。”他打上石膏,又出診去了。

18年来,他出诊17万人次,守护着28个村的百姓

有人問賀星龍,為了給人看病,咋連命都不要了。他笑著說:“想著能讓鄉親們看病少跑腿,少花錢,那時候咱心裡就是最幸福的。”

村民們說,“龍龍是大家的兒子”

村醫當了這麼多年,他和村民們早已不只是醫患關係。

18年来,他出诊17万人次,守护着28个村的百姓

86歲的張立山老人,在十年前的一次高燒中差點失去生命,正是賀星龍不眠不休守了他三天三夜,才將老人從死神手中拉了回來。

看病之外,他還給五保戶擔過水、送過飯,逢年過節還會送面送油。有的村民家裡水管壞了、電視沒信號了,甚至是手機不會用,都給他打電話。村民們早已把他當成了家人。

“龍龍不是他媽的兒子,是大家的兒子!龍龍要是在一天,我們就能舒服一天,我們就能多活幾年。”談起這個小夥子,村裡的老人都對他讚不絕口。

18年来,他出诊17万人次,守护着28个村的百姓

沒掙下錢,但活下4600多百姓的命

行醫18年,他免去的出診費、醫藥費加起來至少三四十萬元,這在一個並不富裕的村子裡,幾乎算是“天文數字”;行醫18年,他的很多同學早就在縣城買車買房,過上體面的生活,可他依然身影孤獨地奔波在廣袤的黃土高原上。

回首當年選擇從城市到鄉村的“逆行”,賀星龍表示從來沒有後悔:“這些年錢是沒掙下,但咱活下黃河邊4600多個老百姓,值!”

18年来,他出诊17万人次,守护着28个村的百姓

在人生最好的年華,賀星龍選擇回到鄉村,傾盡自己所能,堅定地守護著百姓的平安。

18年來,他用自己的行動證明了選擇堅守不是一句空口承諾,選擇守護不是一時心潮澎湃。

他獲得過全國向上向善好青年、全國“最美醫生”、山西省道德模範等榮譽稱號,獲“白求恩獎章”,第六屆全國道德模範提名獎。他被評為第四批全國崗位學雷鋒標兵;獲得第二十二屆“中國青年五四獎章”

賀星龍用實際行動回報了鄉親們的資助和厚愛,用真情服務著一方百姓。免收出診費、注射費,藥費能免則免,村裡修路種樹、誰家的牲口有了毛病、誰家的電視電腦要修,村裡的事樣樣都離不開他。

因為他給外出務工的同鄉承諾了要盡心照顧留守老人和兒童,他沒有辜負這份信任和託付。賀星龍說:“讓外出打工的人放心,讓留在村裡的人稱心,自己才能安心。”

守護家鄉 守護醫德

一份恩情,

一份承諾

為醫者仁愛之心

為鄉親拼盡全力

秦小青希望大家

也能將感懷常記於心

用自己的行動

實現最大的價值

- THE END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