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長對誰都只有一次,不可重複,別悲劇發生才後悔,父母們共勉

2010年11月8日,在多倫多一箇中產階級小區內,一場陰謀正在夜色的掩護下,悄然進行。

一對移民至加拿大多年的越南華裔夫妻,被闖入別墅的三名兇徒綁在地下室。面對冷漠的歹徒和幽暗的槍口,他們知道,自己命不久矣。

成長對誰都只有一次,不可重複,別悲劇發生才後悔,父母們共勉

別墅的女主人何碧霞跪在地上,整個身子都止不住地顫抖。在得知24歲的女兒詹尼佛·潘也被歹徒綁在樓上房間後,她流著淚苦苦哀求:

“求求你們,不要傷害我的女兒!”

兩聲槍響,劃過寂靜悠長的夜空。何碧霞當場斃命,她的丈夫潘漢輝則在中彈後昏迷。

這場入室殺人案震驚了當地社區,可隨著警方深入調查的開展以及三名兇徒先後被抓捕歸案,一個觸目驚心的真相,緩緩浮出了水面。

原來,策劃這起兇殺案的不是別人,正是夫妻倆一直視作驕傲的女兒詹尼佛·潘。她和男友丹尼爾僱人行兇,計劃殺死父母后繼承遺產。

成長對誰都只有一次,不可重複,別悲劇發生才後悔,父母們共勉

在親朋好友的眼裡,詹尼佛一直是個“乖乖女”,她聰明又刻苦,對父母言聽計從。說白了,詹尼佛就是個典型的“別人家的孩子”。

她4歲開始學鋼琴、花樣滑冰,從小獲獎無數,如果不是韌帶受傷,原本要衝擊冬奧會;

中學以後,她保持著門門功課全A的記錄;

成年後,她從多倫多大學久負盛名的藥理學專業畢業,在一家醫院的血液檢測實驗室工作。

可就是這樣一位被父母寵愛、被旁人羨豔的女孩,為何竟會做出買兇殺人、謀害雙親的禽獸之舉?這背後,到底發生了什麼呢?

其實,是他們自己,一直在用愛和希望傷害女兒。


成長對誰都只有一次,不可重複,別悲劇發生才後悔,父母們共勉

讓他們引以為傲的女兒詹尼佛,顯示出無與倫比的聰慧、勤奮與上進。她的人生一直在按照規劃好的路徑在推進,完美而穩定。

然而,潘漢輝和何碧霞沒想到的是,從女兒上中學開始,她所創造的一切,都充斥著虛假。

詹尼佛沒有門門全A的優秀成績,甚至因為微積分不及格,導致高中都沒有畢業。原本錄取她的大學也撤回了offer,所謂的“畢業”與“工作”,其實都是詹尼佛精心編織的謊話。

成長對誰都只有一次,不可重複,別悲劇發生才後悔,父母們共勉

在14歲到24歲這十年時光裡,詹尼佛學會了用各種各樣的手段偽造自己完美無瑕的履歷。她謊稱出門上學,事實上只是在公共圖書館待了一天;到大學畢業之時,她又以“入場券不足”為由,沒讓父母來參加畢業典禮。

真實與謊言將詹尼佛的生活撕裂成了兩半,她一邊掩飾真相,一邊茫然度日,痛苦不堪。

詹尼佛的父母是越南華裔,多年前移民來加拿大。通過努力奮鬥,買房置業,日漸成功。他們對詹尼佛姐弟的教育也很重視,總希望孩子能更上層樓。

小的時候,詹尼佛訓練、學習壓力大,晚上10點多才能睡覺,假日無休。於是她學會了用自殘來解壓,經常割傷自己的前臂。

初中畢業時,由於未獲得優秀獎章、沒有被選中作為學生代表發言,詹尼佛開始厭倦學習——父母和她都不習慣“失敗”Neither parents nor she is used to "failure".。為了不讓父母擔心,她學會了假裝高興。

女同學都化妝,她不會,也不被父母允許。她也不許隨意外出和同學玩兒,不許去同學家裡,更不許談戀愛。22歲之前,她沒有去過夜店。

父母把她禁錮在他們理想的軌道中,用過度的愛和保護築起牢籠。

她不會抗拒,而難以消散的怨氣令她掙扎、發狂,內心越來越分裂。


成長對誰都只有一次,不可重複,別悲劇發生才後悔,父母們共勉

詹尼佛的境遇在亞裔、尤其是華人家庭中非常普遍。

家長往往對孩子的努力缺乏肯定、讚美,唯恐孩子驕傲。

給孩子設立的目標總是勇往直前,戰無不勝。

功課要好,才藝要突出,各種競賽都不能落下,還喜歡拿孩子去和別人比較。

課外班就是補課,孩子不擅長什麼補什麼,而且非讓他們上家長喜歡的課。

無論家長自身的狀況如何,孩子的培養目標一律是“精英”。

孩子沒有時間成長、享受生活,而是在被用各種手段儘早催熟。

家長們往往只在乎自己的願望,忽視孩子的內心感受。

以功利為目的的“愛”,堪比利劍。"Love" with utilitarian purposes is comparable to a sword.

給孩子制訂一個個無法完成的計劃,是用任務來壓榨他們的生命。

對孩子的努力視而不見,是以冷漠澆滅他們的熱情。

嚴厲地責罵、甚至體罰,是拿情緒的怒火燒燬他們的自尊,是在他們稚嫩的心田中灌輸仇恨。

把孩子和其他人去比較,是在反覆地摧折他們的自信。

將一個沒有自信、自尊的“忍者”推向社會,他們會收穫怎樣的未來?

一個不會自愛的人,又如何能愛別人?

其實,培養孩子的內動力才是最重要的。

讓他們為自己的理想去奮鬥,讓他們明白拼搏是為了自己,他們才能堅持一生。

培育品德和愛心,比爭取全憂的成績單更重要。

這個過程緩慢、不容易,父母要有足夠的耐心。


成長對誰都只有一次,不可重複,別悲劇發生才後悔,父母們共勉

詹尼佛的案子2015年初宣佈了判決。詹尼佛和她的男友都被以一級謀殺罪判處無期徒刑,25年不得假釋。她的弟弟和父親申請禁止與她交流,她永遠不可能與他們說話了。弟弟患了抑鬱症,搬到其他省份,隱瞞身份。父親寄居在親戚家,身體的傷痛和不堪回首的往事終日令他生不如死。

紀伯倫說:你們的孩子並不是你們的孩子,他們是對自身渴望的生命的兒女。”

如果詹尼佛的父母早知道有今天,他們一定不會讓孩子那麼拼。

是讓孩子作為人去成長,還是將他們打造成衝鋒陷陣的機器以便獲取未來的成功?

成長對誰都只有一次,不可重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