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保缴满15年不能领退休金?这3类人交了也白交

现在不少人在工作的时候都很看重工作的地方是否有缴纳五险一金。毕竟有了养老保险后也不用担心自己将来的养老问题,自己有一笔养老金,生活的主要来源也有了保障,也能减轻儿女的负担。一般情况下,只要交满15年的社保,到了退休之后就能领取相应的退休金。但现在需要注意了,2018年法律出了社保新规,有三类人即使交满15年的社保也无法领取养老金。

社保缴满15年不能领退休金?这3类人交了也白交

第一类,为了防止有人冒领养老金,每到一段时间就要去参加资格认证,否则你将领取不到养老金。每隔一段时间都要进行一次认证,认证的时候需要携带身份证、户口本、退休等证件到相关部门进行认证,如果由于当事人身体原因未能到现场进行认证,可以申请工作人员上门进行认证,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如果老人身处异地,也可以在异地进行认证后,把所以资料寄到原来的相关部门,如果未能及时进行资质认证,依照2018新规是无法领取退休金的!

第二类:根据规定,失踪超过一定时间的老人就无法领取养老金。关于时间上的规定:老人失踪时间在六个月内,那么老人仍可以领取养老金;时间超过六个月,则无法领取养老金。甚至根据法律规定老人在两年内仍处于失踪的状态,那么将被判定为死亡!被判定为死亡的老人,将由该老人直系亲属前往相关单位领取补偿。倘若失踪了六个月以上的老人回来了,必须经过证明后前往相关机构办理相关手续才能够继续领取养老金,并且能够将失踪时间内未发放的养老金补发给老人。

第三类 退休年龄也是领取养老金的一个标准。那么我国的退休年龄又是如何划分的?

年满60周岁的男性,以及年满50周岁的女工人才算达到退休年龄,女性还分一种情况,那就是女干部得达到55周岁才算达到退休年龄。还有一种特殊情况,就是从事高危职业的人们退休年龄为:男性年满55周岁,女性则为45周岁。也就是说你未能达到规定中的退休年龄,那么即使你缴足了15的社保,也仍不可领取养老金。

社保是我们生活的基本保障,拥有社保对我们的生活作用还是非常大的。最后提醒一下大家一定要看清楚相关规定,避免出现以上三种情况,否则将无法领取养老金。

事业单位必考之数字推理

在事业单位的职测考试中,数量关系是每年都会考察的内容。这一部分涉及到的内容、题型和知识点都非常繁多,是大家一直比较头痛的部分。其中,数字推理的相关题目,可能是大家复习当中的难点,经常看到一个数列,不知道应该用什么方法去解。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一下,如何根据数列的变化幅度,来确定数列考查的规律。

所谓变化幅度,就是数列中相邻数字之间的关系。不同类型的数列,就会对应不同的变化幅度。

我们在考试中常见的数列有:等差数列、和数列、倍数数列、乘积数列、组合数列。

等差数列,它的题型特征是,当数字变化幅度较小,前后项呈1-2倍左右的关系时,可以考虑它是等差数列;

倍数数列,它的题型特征是,当数字变化幅度较大,前后项呈2-6倍左右的关系时,可以考虑它是倍数数列;

乘积数列,它的题型特征是,当数字变化幅度大,局部超过6倍关系,出现陡增时,可以考虑它是乘积数列;

和数列,它的题型特征是,当数列中,小的数字比较多,即数字普遍较小的时候,可以考虑它是倍数数列;

组合数列,它的题型特征是,当数列给出的项数较多,一般加上所求项,项数大于8时,可以考虑它是组合数列。

根据上面的方法解答下面的例题:

例1:3,17,40,72,113,( )

解析:数字之间变化幅度较小,在1-2倍左右,故利用做差的方法,如下

3,17,40,72,113,(163)

14 23 32 41 (50)

9 9 9 (9)

例2:1,5,19,65,( )

解析:数字之间变化幅度较大,在2-6倍左右,故分析数字之间倍数的关系,

1×3+2=5, 5×3+4=19, 19×3+8=65,

后项=前项×3+等比数列(2,4,8,16..),故( )处填的是65×3+16=211。

例3:2,3,7,22,155,( )

解析:数字之间变化幅度大,局部超过6倍,故寻找数字之间乘积的关系,

2×3=1=7, 3×7+1=22, 7×22+1=155,

第三项=第一项×第二项+1,故( )处填的是22×155+1=3411。

例4:0,2,2,4,6,( )

解析:数列中数字都比较小,考虑加和的关系,

0+2=2, 2+2=4, 2+4=6,

第三项=第一项+第二项,故( )处填的是4+6=10。

例5:1,5,5,25,25,45,125,( )

解析:数列给出的项数较多,加上所求项,一共给出8个数字,故思考组合数列,此题为间隔组合数列:

奇数项1,5,25,125是公比为5的等比数列,

偶数项5,25,45,(65)是公差为20的等差数列。

现在我们初步了解了根据数字变化幅度判断数列的规律,希望通过以上的分享,能够让大家在面对数字推理时,拓宽思路,快速得出正确答案。

在行测考试中,利润问题一直受出题人的青睐,近些年的考试中频频出现,而且整体难度不大,掌握利润问题势在必行。为了能够在考场中更加从容的应对利润问题,各位考生可以从掌握以下方法做起。

方法一:公式法

掌握利润问题,首先要认识利润问题的相关概念。

如:利润=售价-成本;

利润率=(售价-成本)÷成本;

售价=成本×(1+利润率);

成本=售价÷(1+利润率);

打折率=折后售价÷折前售价=(1+折后利润率)÷(1+折前利润率)

掌握这些基本概念之后,遇到相应的利润问题之后可以直接考虑利用公式求解。

例:某消防器材销售中心购进一批进价为4000元/台的消防泵,卖出的起始原价为5500元/台,折价销售的利润率为5%,则此消防泵约按()折销售。

A.6 B.7 C.7.6 D.8

解析:由题意可知,打几折=打折率×10=折后售价÷折前售价,原价即为折前售价5500,折后售价=成本×(1+折后利润率)=4000×(1+5%)=4200,则打折率=4200÷5500≈0.76,则打了7.6折,选择C。

通过上面的例题,大家可以明显的发现,只要我们熟记利润问题相关的概念公式,部分的利润问题并不是很难解决。

方法二:方程法

方程法对于广大考生来说并不陌生,是大家比较熟悉并且喜欢使用的一种方法,也是利润问题中常用的解题方法之一。通过设所求或所求相关的量为未知数x,寻找等量关系列方程,进而求解方程。

例:商场销售某种商品的加价幅度为其进货价的40%,现商场决定其加价幅度降低一半来促销,商品售价比以前降低54元。问该商品原来的售价是多少元?

A.324 B.270 C.135 D.378

解析:通过题意,求原来的售价,给出了原来的利润率,由售价=成本×(1+利润率)可得,此题求对应的成本即可,成本未知,设其为x。则x(1+40%)-x(1+20%)=54,解得x=270,则原来售价=270×(1+40%)=378,选择D。

方法三:特值法

对于利润问题,当题干描述中出现的数据呈现为比例计算关系时,可以将部分未知量设成特值,来简化计算。

例:某网店以高于进价10%的定价销售T恤,在售出三分之二后,以定价的八折将余下的T恤全部售出,该网店的预计盈利为成本的()

A.1.6% B.2.7% C.3.2% D.不赚也不亏

解析:题目中出现的数据为百分数或分数,即为另一种形式的比例计算关系,此时利用特值法的思路。此题中可以将成本设成10,数量设成3。则折前:售价10×(1+10%)=11,销量2件;折后售价11×0.8=8.8,销量1件。利润率为(11×2+8.8-30)÷30=2.7%,则选B。

以上三大方法能够帮助各位解决利润问题中的大部分题型,理解完方法之后,希望大家可以多去做些练习,熟练掌握,在考场中能够迅速解决利润问题。

真假话问题是历年事业单位逻辑判断部分出现较为频繁的重要考点之一,对于这个题型,只要我们掌握了正确的方法,我们是完全可以在考试中又快又好地做对它的。那么什么是真假话问题呢?真假话问题往往是指题干中给出你不同的人说的几句话,这些话中有真话也有假话,要求我们根据题干信息去得出一些结论。那么对于这种题型我们有什么好的方法去解决它呢?接下来,为大家讲解快速解决真假话问题的方法。

一、矛盾法

矛盾法适用于我们能够确定题干中的话到底有几真几假,并且能在命题中找到矛盾的情况下。具体应用方法为首先我们在命题中找到矛盾,其次根据命题中告诉我们的真假数量情况,绕开这对矛盾,去确定另外一个或几个命题的真假性,并且得到一些结论,与选项内容去对照,选出正确答案。如果根据这些结论仍不能够选择出正确答案,那么我们再回到这对矛盾中去判断它们的真假,所以我们可以将这个方法概括为“一找二绕三回”。下面我们用一个例题来看一下如何应用这个方法。

【例题精讲】老师把双手伸进围棋匣子,然后双手握拳各执一子,让同学猜哪只手里有黑子。假设老师说了四句话,其中三句是真的,一句是假的。

(1)右手肯定不是黑子

(2)或者左手是黑子,或者右手是黑子

(3)如果左手是黑子,则右手就不是黑子

(4)左手、右手都是黑子

则( )是假话。

A (1) B(2) C(3) D(4)

【解析】D。既然是真假话问题,我们可以先找一找有没有矛盾关系。(3)与(4)两句话是矛盾关系,两句里面必然是一真一假,题干又说只有一句假话,所以假话一定在(3)(4)里面。(1)(2)两句为真话,可以得知右手不是黑子,所以假话一定是(4)。这道真题的解题方法就是找到矛盾后,判断剩下命题真假,再来判断假话是谁说的。

二、假设法

假设法适用于在题干的命题中我们找不到矛盾或者我们无从得知这些话中到底几真几假的时候。既然我们找不到矛盾,也不知道到底哪些是真话哪些是假话,我们就只能去假设,如果在假设的过程中发现与题干条件矛盾,则该假设不成立,否则该假设可以成立。为了保证我们做题的速度,我们在假设的时候可以用一些小技巧,我们可以去找一些突破口,从突破口入手进行假设可以节省我们的时间。那么什么样的条件可以作为突破口出现呢?一般来说,可以作为突破口的条件有两种,一是反复出现的条件,二是特殊条件。下面我们用几个例题来看一下如何运用假设法。

【例题精讲】甲乙丙丁四人的车分别为白色、银色、蓝色和红色。在问到他们各自车的颜色时,甲说:“乙的车不是白色。”乙说:“丙的车是红色的。”丙说:“丁的车不是蓝色的。”丁说:“甲、乙、丙三人中有一个人的车是红色的,而且只有这个人说的是实话。”

如果丁说的是实话,那么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的车是白色的,乙的车是银色的

B.乙的车是蓝色的,丙的车是红色的

C.丙的车是白色的,丁的车是蓝色的

D.丁的车是银色的,甲的车是红色的

【解析】C。在这道真假话问题中我们找不到矛盾,我们不知道谁说真话,所以采取假设法。假设的突破口应为乙,因为开红车的人说真话,红车是特殊条件,而涉及到红车的表述只有乙。假设乙说的话为真,则乙应该开红车,但乙说丙开红车,矛盾,假设不成立,则乙说假话,所以乙和丙都不开红车,则甲开红车,丙说的也为假话,则丁开蓝车,对应选项正确答案应为C。

【例题精讲】王铭,李盈,杜葭三人大学毕业后,一个当上了公务员,一个当上了空姐,另一个当上了司机。他们各自作了如下陈述:

王铭:王铭当上了公务员,李盈当上了空姐

李盈:王铭当上了空姐,杜葭当上了公务员

杜葭:王铭当上了司机,李盈当上了公务员

结果证实,他们三人的陈述都只对了一半,由此可见:

A王铭当上了空姐 B李盈当上了公务员

C杜葭当上了空姐 D王铭当上了司机

【解析】D。这道题目没有矛盾,而且我们也无从得知每个人的话哪一半是对的,所以只能假设。由于每个人都猜到了王铭,所以王铭作为突破口来假设。假设王铭的猜测前半句为真,则李盈的猜测后半句为真,此时王铭当上了公务员与杜葭当上了公务员矛盾,则假设不成立,所以王铭的猜测应该是后半句为真,继续推最终正确答案选择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