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軍爲什麼要裝備「擡槍」這種笨重的火器?

kart2011


有網友問:清軍為什麼要裝備“抬槍”這種笨重的火器? 感覺這種槍很沒效率啊,笨重操作還繁瑣。為什麼還要裝備呢?它的殺傷力要比單兵用的火槍大嗎?實戰中能彌補笨重繁瑣的劣勢嗎?

其實,抬槍是清軍在全面配備西式槍炮以前,軍中最厲害的武器。清軍之所以可以對抗太平軍,可以打敗西北起義,雲南起義,湘西貴州起義……主要依靠的武器就是看似笨拙的抬槍。

比如太平天國在定都南京以前,雖然從廣西一路殺到江蘇,但是卻並沒有對清軍成功,進行過大規模殲滅性戰役。在這個過程當中,太平軍多次伏擊和合圍,只有1000-6000人規模的清軍,但是形成殲滅戰的100次,也就2,3次。

向榮等人就帶著幾萬清軍一路與太平軍進行廝殺,直到太平軍十萬大軍出武漢的時候,還經常遭到1千人到5千人規模的清軍阻擊和追擊。

清軍依仗的戰鬥力核心,就是抬槍。無論西北迴民起義,太平軍,雲南農民起義,還是湖南苗民起義,大體上在衝鋒陷陣方面,都比清軍勇敢,而且,也都具備一定的火繩槍,火銃這樣的武器。

清軍壓制,這些農民軍拼命衝鋒,還有農民軍手裡的鳥槍火銃的武器,那就是抬槍。抬槍可以發射到500米距離,是鳥槍實際殺傷距離的5倍。可以使用三腳架或者1人肩抗方式射擊,精確度相對較高。

另外是10只抬槍為一排,一隻抬槍可以安裝5枚大型鉛子,或者一堆碎鐵子。這樣的抬槍陣勢,以多個抬槍隊,從多個角度發射,就可以阻擊農民軍的勇猛衝鋒。如果遇到農民軍進入村落防禦,還可以發射單個彈丸,一舉摧毀房屋和院牆。所以,清軍一直都稱抬槍為軍中利器,非常喜歡。


深度軍事


抬槍出現的歷史並不長,是清道光9年(1829年),湖北將軍觀喜奏請朝廷批准荊州南營新改造40門抬炮取代損壞的20門火炮。這是它第一次出現的文獻記載,因此推測抬槍的出現年份也就是1825s左右。


根據嗜英在道光二十一年三月的記載,抬槍長7.5尺,木鞘長5尺,一次裝藥3.5兩,發射5錢重的鐵丸或者鉛丸,射程300步,一分鐘一發。俗稱二人抬。

道光二十二年,嗜英上書建議取消30斤抬槍的規格,統一使用較為輕便的23-24斤。從道光開始,一直到同治年間,抬槍成為了和鳥槍並駕齊驅的重火槍,在湘軍和淮軍中都有大量裝備。


抬槍雖然笨重,但是他威力很強,首先射程比鳥槍遠了200步,而一分鐘一發的速度使它不輸於鳥槍而強於大炮。在戰場上,抬槍的作用類似於奧斯曼輕炮和日本的大筒,可以打人,也可攻堅。類似於槍炮的結合。因為槍管長,故而抬槍的精準度是要優於鳥槍的。再者23斤的抬槍,有支架,而且是雙人使用,也並不笨重,反倒是在戰場上還打出了中國特色。

不要質疑古人的智商,存在即合理。


火器工坊


說起抬槍這點事,可千萬不要小看了這武器。

您要知道,在世界近代武器史上,中國唯一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沒別的,就抬槍這一項。

當然,很多人笑話說,抬槍這都啥玩意啊,這麼長!步槍不像步槍,小炮不像小炮,打起來還要兩個人一起操作,尤其前面那個扛槍的,簡直了!



對,抬槍說白了是一種大號的步槍,叫它小炮也沒問題,這種武器雖然看起來比較難看,但實用性是比較強的,比如,他的射程可達一里,火力也勝過一般的步槍,準頭也並不差。

抬槍主要的缺點,還是太過笨重。但放在十九世紀,這種武器還是有一定殺傷力的,比如在剿滅長毛中,在甲午戰爭乃至抵抗八國聯軍中,大量旗兵使用的正是這種武器。

為何會大量裝備這種武器,因為這種武器是本國自己造的,成本比較低啊。

事實上,抬槍在中國製造也有些年頭了,類似的武器,在明朝就出現了,當時叫火銃或者大火銃,之後的抬槍說白了就是在這個基礎上改造而來的。



之後,在明清戰爭中、在清朝開疆中,早期的抬槍都大量使用併發揮了重要作用。和當時射程只有100米的鳥槍比,抬槍的優勢顯然是很明顯的。

到了十九世紀中葉後,隨著洋務新政的開始,清軍也裝備了一些進口的西方槍炮,在此基礎上,中國也開始仿照一些西方的步槍,其中也對傳統的抬槍進行了一些改造。

因此,近代史上的抬槍比開埠通商前的抬槍性能又上了一個臺階。

然而,中國為何不能像西方那樣造出好步槍,說白了,主要是基礎工業的落後,無論是鋼鐵業、煤礦、冶煉等等諸多方面,晚清時期乃至民國時期都是一片空白。

在這種的工業條件下,中國的近代武器製造、近代中國的兵工業,基本沒有跟上歐美國家的可能。這個就不必過多解釋了吧!

你沒有自己的鋼鐵業,如何會有發達的兵工業,這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但是,抬槍這種東西卻是可以是,因為它之所以大,說白了就是粗糙嘛,對鐵原料和槍管加工等方面的要求低,由此才有了這樣一箇中國特色的——抬槍。

在庚子年時,八國聯軍打進北京後,繳獲了不少這玩意呢(可以找到很多這種圖片)。直到清末新政後,清廷大練新軍,全部採取進口武器,這種成本雖低(如果進口量大的,進口步槍也未必比抬槍貴)但用處遠遠不行的武器才退出歷史舞臺。

然而,武器全靠進口也不行啊!抗戰打得這麼慘,就知道了!咱們就沒有武器生產能力!


坑爹史冊


現在看著十分蒸汽朋克,很黑科技的清軍火器——抬槍,其實早在大明一朝就開始裝備。

清代抬槍

明代最早記錄這種長身管重型火繩槍的人是火器天才、武英殿中書舍人趙士楨(也是“妖書案”的真正被告)。趙世禎將當時大明軍隊中開始配備的一種重型長管火繩槍改進為鷹揚炮,並在《神器譜》中做了很詳盡的說明。



《神器譜》中的“放九頭鳥圖”以及“鷹揚車”。

而事實上這種武器就像同時期被明軍大量裝備的魯密銃(來自於奧斯曼帝國)一樣,最初是一種舶來品。一開始使用這種火器的是萬曆朝進犯天朝藩屬國朝鮮的日本軍隊。


九頭鳥

當時日軍手中有一種“對馬島大鳥銃(日本人呼之為大狹間炮)”,也就是一種重型長管火繩槍,以火力精準而受到了明朝將領的注意。日軍普遍使用的“絕大鳥銃”雖然在威力上不能與的明軍野戰火炮相提並論,但在山脈丘陵或是沼澤海灘這種地形複雜,野戰火炮無法大顯神威的環境中,這種重型長身管火繩槍卻無疑是一種殺人利器。

對此趙世禎在《神器譜》中提到:“(改進後的絕大鳥銃)若置輕車之上,有車數輛,陸續衝擊,猛烈之勢足埒“大將軍”,而離合縱橫,進退俯仰,較“大將軍”殊為輕便。”並將其命名為“鷹揚炮”。由於改進之後的鷹揚炮火力足,比如射程幾乎超過了“對馬島大鳥銃”的一倍,而且性價比高,於是逐漸成了明清兩朝非常主流的火器並一直使用到了晚清。


日本民間歷史愛好者在復原大阪夏之陣時西軍(豐臣家)所使用的“大狹間炮”

但歷史的行程總是難以預測,這種重型長管火繩槍在中國經歷了“對馬島大鳥銃——鷹揚炮——九頭鳥炮——抬槍”的升級過程並大行其道的同時,在其誕生地日本卻逐漸的衰落。

其根本原因就是這種大鐵炮在日本本土的性價比實在是不低。然而威力射程遠遠不如據說只有其十分之一價格“大發貢炮(早期隼炮)”,所以日本的武將們逐漸的以大炮取代了這種“大狹間炮”。在德川家康滅亡豐臣家族的大阪夏之陣時東軍(德川家康一方)所配備的火炮規模已然相當可觀,相比之下大狹間炮卻默默無聞,以至於最後在日本被徹底的遺忘。而在中國這種火器卻頑強的存在到了上個世紀中業。


陳大舍


依我看,“抬槍”是清政府由冷兵器轉化熱兵器過程中出現的,應該是清政府在研究發展火器的過程中因“誤入歧途”而產生的“畸形產物”,是為了追求射程和威力後生產出來的產品,至於為何裝備,很簡單,因為沒有別的選擇。由於抬槍實際效果並不好,所以最後遭到了廢棄。

抬槍的誕生

18世紀末,清政府也逐漸意識到了熱兵器的重要性,於是開始自行研發,而“抬槍”就是他們的研究成果。由於工業和技術上全面落後於西方,他們的研發顯然“誤入歧途”,在一味追求射程和威力的情況下,於是研究出了這種“畸形”的抬槍。

由於是研發階段的產物,所以清政府各製造局製造出的“抬槍”品種不一,差距較大。

  • 江南製造局造邊針後膛抬槍,口徑15.9毫米,槍全長2445毫米,全重13.2公斤,鉛子重231克

  • 山西機器局造抬槍口徑25毫米,槍長2200毫米
  • 湖南機器局造抬槍,全長2032毫米,鉛子全重52.2克
  • 陝西機器局造抬槍,口徑41.3毫米,槍長1588毫米,淨重14.14公斤

效果不好,產量較少

抬槍是清代一種重型鳥槍,長1丈左右,重30多斤。其結構與一般的兵丁鳥槍完全相同,但裝藥量、射程及殺傷威力遠遠大於兵丁鳥槍。發射時須兩人操縱,一人在前充當槍架,將槍身架在肩上,另一人瞄準發射。

19世紀60年代以前生產的抬槍為前裝滑膛、散裝黑藥、火繩點火,60年代後,也開始仿照英、法、德、美等國製造各種類型有擊發機構的前裝和後裝抬槍。至1905年,製造的單位有江南、金陵、四川、天津、河南、山西、湖南、福建、陝西、雲南、蘭州、廣東、吉林等機器局和湖北槍炮廠。製造的品種有各種規格的前裝滑膛和線膛抬槍及林明敦邊針、黎意、毛瑟、7響和五子等後膛抬槍。

不過抬槍雖然在射程和威力上均有了大幅度提升,但並未解決精度、射速等問題,所以實際作戰效果並不好。

正因如此,抬槍的產量實際上並不多,除金陵、四川、北洋、湖南4個機器局的總產量分別皆在1000支以上外,其餘各局產量僅數支到數百支。

無奈的選擇,被動的淘汰

無論是在清朝後期清剿叛亂、鎮壓太平天國當中,還是在兩次鴉片戰爭當中,抬槍都被廣泛使用,但這顯然是清政府的無奈選擇,因為相較於西方各種各樣的火器裝備,清政府能做出的選擇並不多。這與當時清朝的全方位落後,以及火器發展滯後是分不開的。

在經歷了鴉片戰爭和甲午戰爭後,或許是見識到了國外的堅船利炮,這才使

清政府意識到抬槍的研發方向顯然是錯誤的,所以抬槍的研發和製造均就此叫停,抬槍至此也開始逐步退出歷史舞臺。


香茗史館


簡單的說,一度有用!抬槍相當於清軍的無後坐力炮!

先簡單介紹下抬槍。抬槍又叫作抬炮、抬杆,它其實就是一把大號的單發步槍,長約3米左右。當年在清軍的各個軍隊中都被廣泛使用,而且洋務運動期間曾有生產的記錄,其中金陵製造局更是擅長製作這種武器。

如此笨重的抬槍,當時世界各國都沒有成批的裝備,只被清軍大規模的裝備,主要原因是因為抬槍相當於後世的無後坐力炮,它在當時比清軍裝備的鳥槍威力要大的很多。據史料記載,在1858年,在中國廣東,有清兵使用抬槍對英國一個十四人的巡邏隊進行攻擊,結果英軍巡邏隊一死八傷,而這八人中還有兩人需要進行截肢手術,抬槍的威力由此可見一斑。

抬槍因為採用的是霰彈,雖然射程不遠、彈丸威力有限,但是會形成面殺傷,只要大致對準方向發射,散漫而出的鋼珠霰彈會大量擊中目標。由此這種不需要精準射擊,新兵也能快速掌握的武器,被認為優於進口的西式步槍,甚至於當時還特別下令金陵機器局趕造新式的後膛抬槍供應前敵使用。此外,抬槍在對抗晚清農民起義的過程中也發揮了重要作用。

當然抬槍的缺點也是明顯的:過於笨重,後坐力太大,無法精確瞄準點殺傷。因此,隨著時代的變化和武器的改造升級,特別是甲午戰爭之後,抬槍退出了歷史舞臺。

喜歡《團長》網友可能記得死啦死啦一行人在渡過怒江進入禪達前,禪達人打抬槍表示歡迎的場景。這時候的抬槍已經退化為禮儀用具了。


朴刀sword


抬槍又叫作抬炮、抬杆,西方稱為“金葛爾”(Gingall),在中國從清朝到民國都有使用,是一種頗具歷史的武器。

從外形看,抬槍就是一種放大了的火槍,顯得非常笨重,而且射擊時也往往需要兩人甚至多人協同,不過這種武器並不是單兵火器,實際上屬於一種火力支援武器,可以理解為是一種小炮,這樣可能就不會去過分嫌其其笨重的外觀,也就容易理解清朝的軍隊為什麼會裝備這種火器。

抬槍為了獲得比火槍更強的火力,於是採取了簡單放大的做法,因為槍身加大,裝藥量大,也可以裝入更多、更大的彈丸,威力比同期的鳥槍等小火槍更強。更重要的是,抬槍不採用專門制式的彈丸,因而對加工精度要求較低,也適於當時中國的製造條件。

早期的抬槍為滑膛、前裝式,彈丸多采用鐵砂、鐵珠霰彈,發火方式多為火繩。到了19世紀70年代洋務運動開始後,清軍開始裝備西式的雷明頓等步槍,乃至裝備哈乞開司、毛瑟等後膛連發步槍,抬槍漸漸顯得沒落。

(甲午戰爭中日軍繳獲的清軍槍械,其中長度超過一人高的巨人版槍械就是抬槍)

不過事有蹊蹺的是,到了甲午戰爭爆發後,抬槍這種古老的武器又迎來了第二春。

除了因為相對於行營炮來說,抬槍更為便攜,被清軍認為是順手的戰場支援火器外,清軍在甲午戰爭中採用抬槍,還有一個令人大跌眼鏡的原因。

甲午戰爭中,清軍中軍械西式化程度最高的淮軍精銳在朝鮮損失慘重,到了11月旅順失守後,清政府採取了以湘代淮的決策,即調用湘軍上前線頂缺。但是此時的湘軍多是新募軍,缺乏訓練,在這些新兵看來,西式的毛瑟等步槍操作、保養複雜,而且需要練習、掌握表尺瞄準等技術,且一顆子彈只能射擊特定的目標。

而傳統的抬槍因為採用的是霰彈,雖然射程不遠、彈丸威力有限,但是會形成面殺傷,只要大致對準方向發射,散漫而出的鋼珠霰彈會大量擊中目標。由此這種不需要精準射擊,新兵也能快速掌握的武器,被認為優於進口的西式步槍,甚至於當時還特別下令金陵機器局趕造新式的後膛抬槍供應前敵使用。


海研會


雖然在鴉片戰爭爆發的時候,清軍就裝備了與英軍差不了多少的燧發槍,但僅僅少量裝備禦林軍等,大部分清軍,不管是各地的駐防八旗還是綠營,實際上裝備的都是老式火繩槍,不僅性能落後,射程、威力和射速都大大落後,而且由於清軍內部的種種問題,其質量都很差,經常炸膛,一直到民國初期,中國軍隊士兵開槍的時候都不習慣瞄準,而是偏頭,就為了防止炸膛弄瞎眼睛,這也是看到很多大戰動輒數十萬人,消耗彈藥上千萬發,卻緊緊死了一百多人的主要因素。

相比火繩槍,清軍裝備的抬槍,很大程度上是火槍的簡單放大版,重量更大,威力也更強,所以需要兩人操作,一人在前充當槍架,將槍身架在肩上,另一人瞄準發射。以現在的眼光看,抬槍更像是清軍鳥槍手的支援武器,尤其是在發射鐵砂的時候,一打一大片,清軍廣泛裝備。

雖然抬槍最終進化出了後裝線膛版本,但最終還是在現代步槍出現後,與老式火槍一同被取代。關於抬槍,其很可能是從明代就開始裝備的,也可能是輕型的佛郎機,如果看日本武士電影的話,會發現裡面的日本戰國時代,除了大量裝備普通火繩槍之外,也裝備部分口徑更大的火繩槍,發射鉛彈,不過其長度更短,便於單人使用,威力不小,但射程也更近。


鷹眼防務觀察


抬槍是清朝獨創的武器,它其實就是一把大號的單發步槍,長約3米左右。當年在清軍的各個軍隊中都被廣泛使用,而且洋務運動期間曾有生產的記錄,其中金陵製造局更是擅長製作這種武器。


據《清會典》記載:“兵丁鳥槍,使用火繩發火,有瞄推裝置,帶搠杖,用圓形鉛彈,槍長六尺一寸,重六斤。抬槍形制與鳥槍同,只是更大更重,重量從十二三斤至三十幾斤不等,其中較重的又叫抬炮。木鞘長五尺,距鞘梢尺餘,鑿通一孔,上穿皮帶,一人將槍安於肩上,雙手勒定皮帶又一人將槍尾託定,看準鉤發,可發三百餘步,吃藥三兩五錢,鉛子重五錢,可裝五發。”

這種古怪的兵器操作至少需要兩人,多則五人不等,大型的抬槍又叫抬炮,更是要置於三腳架或兩腳架上使用。

如此笨重的抬槍,當時世界各國都沒有成批的裝備,只被清軍大規模的裝備,主要原因是因為抬槍相當於後世的無後坐力炮,它在當時比清軍裝備的鳥槍威力要大的很多。據史料記載,在1858年,在中國廣東,有清兵使用抬槍對英國一個十四人的巡邏隊進行攻擊,結果英軍巡邏隊一死八傷,而這八人中還有兩人需要進行截肢手術,抬槍的威力由此可見一斑。而且抬槍的子彈也可以使用散子彈這樣的子彈發射出來近距離殺傷更大。所以儘管使用起來十分笨拙,但是在19世紀的清軍各級部隊中使用非常廣泛,除金陵、四川、北洋、湖南4個機器局的總產量分別皆在1000支以上外,其餘全國各局產量數支到數百支不等,

在同治光緒年間被廣泛用於鎮壓太平天國,在當時算是一種告別了大刀長矛的“先進武器”了。在甲午戰後,清朝政府也認識到抬槍的設計缺乏步槍延伸出的射擊路線致使射擊精度較差,所以笨重且操作複雜的抬槍逐漸退出了中國的歷史舞臺。

以上。


歷史本身很精彩,歷史可以寫的很好看,痛恨那些故作高深的文章,希望能用簡潔、輕鬆的語言來給大家講歷史。歡迎關注:蹲村口的李大爺,在此謝過。


蹲村口的李大爺


提問者對問題的描述是非常好的,抬槍退出歷史舞臺就是因為它太過笨重。

不過,抬槍是清朝獨創的一種武器,抬槍的出現,是為了應對農民起義的。

十八世紀末期的時候,清政府異常腐敗,肆意壓榨百姓,其苛刻的統治激化了民眾和政府之間的矛盾。

矛盾激化的最終結果就是各地起義不斷,在這種作戰的環境中,農民軍的大刀、長矛還有弓箭和土槍能夠發揮良好的作用。

在面對農民軍的這些武器的時候,清政府的重武器根本發揮不了多大作用,於是相對於重武器比較輕的抬槍便出現了。

這種抬槍大約三十多斤重,抬槍使用的時候需要兩個人,一個人負責抬,一個人負責瞄準。

因此這種抬槍在絞殺農民軍的時候是非常見效的。

之所以說抬槍比較笨重,這是相對於西方的武器來說的,抬槍作為清朝的主要火器之一,其火力還是可以的,在中法戰爭和中日戰爭,甚至抗擊八國聯軍的戰爭中還多次使用。

不過,隨著時代的變化,武器也在改造升級,特別是甲午戰爭之後,抬槍因為過於笨重,最後退出了歷史舞臺。

不過,抬槍在對抗晚清農民起義的過程中確實發揮了重要作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