賽迪白皮書:縣域營商環境「蘇浙魯」三足鼎立 高鐵成新趨勢

賽迪白皮書:縣域營商環境“蘇浙魯”三足鼎立 高鐵成新趨勢

賽迪顧問17日發佈的《2018中國縣域營商環境百強研究白皮書》(以下簡稱白皮書)指出,我國縣域層面營商環境呈現“東強西弱、中部崛起”的區域分佈新特點,江蘇、浙江、山東三省表現突出,共有52個縣域入選《2018年縣域營商環境百強榜》,而高鐵正成為縣域提高營商吸引力、導入聚集高端創新要素的重要工具。

與縣域經濟實力的區域差異類似,我國縣域層面營商環境東西部差距同樣明顯。白皮書指出,我國東部地區有66縣列入營商環境百強縣域榜單,中部地區有22縣進入,而西部和東北地區僅佔據7席和5席。省域分佈上,高水平營商縣域呈現連片分佈態勢,東部地區的江蘇、浙江、山東三省表現突出,入榜縣域總和佔比過半,分別佔據18席、18席、17席。而其餘各省入榜縣域數目均少於10,如內蒙古、寧夏、貴州、新疆四省(自治區)僅一縣入榜,西藏、山西、陝西等12省(自治區)的縣域均無緣縣域營商環境百強。

賽迪顧問縣域經濟研究中心副主任袁保鴻對中國財富網表示,“江浙魯”的主要優勢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在吸引人口和資本方面,“江浙魯”三省縣域都具有相當多的外來人口;二是在吸引投資方面,三省新增企業、外商投資表現突出;三是在高鐵建設方面,三省的高鐵密度和佔地全國領先。此外,三省在行政效率、簡政放權等方面的創新舉措也走在全國前列。

與之相關,白皮書顯示,高鐵加速資源聚集,正成為縣域營商環境新趨勢。隨著“八縱八橫”國家高速鐵路網日益完善並向縣域延伸,經濟發展動力從傳統資源要素驅動向創新要素驅動轉變,高鐵成為縣域提高區域營商吸引能力、導入聚集高端創新要素的重要工具。同時,研究表明,高鐵與縣域資本聚集程度呈現顯著正相關,如榜單中崑山、義烏等頭部縣域高鐵班次近200次。

此外,白皮書建議各縣域應以實際情況為基礎,選擇符合地方特色的發展路徑。同時,白皮書提出通過“1+3”工程提升縣域營商環境:一是頂層設計,制定實施縣域營商環境優化計劃;二是完善法規,打造法制化營商環境;三是整頓秩序,打造公平信用營商環境;四是優化服務,打造親清營商環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