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千萬不要做應試教育的「幫凶」

小童寫作文有自己的方法,她一般都是寫自己的真實經歷或切身感受。不過,雖然從語言、結構方面來說,小童的作文寫得還不錯,可是老師卻說她寫得作文不符合要求。

家長千萬不要做應試教育的“幫兇”

於是媽媽就按照老師的建議,拿著作文選讓小童照著寫。就這樣,小童學會了編作文。老師讓寫好人好事,小童的作文就寫:在放學的路上,看見一位老奶奶突然暈倒,別人都看了看就走了,她把老奶奶送到了醫院。後來老奶奶的家人趕到,給她的學校送了一封感謝信……諸如此類。

這樣的作文一看就知道是編的,不真實,可是老師卻說寫得很好,再寫得詳細點就好了。可是媽媽認為孩子這樣編作文,長期下去,對她的語文水平肯定會有消極影響。可是,現在到底該讓孩子寫那些老師要求的“八股文”呢,還是應該讓孩子寫有自己特色的作文呢?媽媽很是迷茫。

家長千萬不要做應試教育的“幫兇”

看了上面的例子,相信媽媽們也會有同感。讓孩子充分發揮自己的特長和潛能,固然可以提高孩子的能力,但卻無法達到應試要求。一些老師和學校為了片面地追求考試成績和升學率,不惜“求同滅異”,這從客觀上不利於孩子的個性發展。

學校和老師的價值取向直接影響著孩子的發展方向,也影響著家長的安排和選擇。一些家長即使明知孩子將來只有1%的可能考上清華、北大,也要擠破頭皮讓孩子用100%的努力爭取。從這一點上看,說某些爸爸、媽媽是應試教育的“幫兇”一點也不為過。

家長千萬不要做應試教育的“幫兇”

在當下應試教育的教育體制中,應試是宏觀的教育目標,升學率是微觀的教育目標,成績就成了作為衡量孩子優秀與否的主要標準。我們的孩子生存在這種教育體制下,從小學到高中,都要死記硬背課本知識,孩子的獨立思考能力和個性發展就受到了一定的抑制,這種教育已經演變為以考試為主要導向的僵化程序。此外,媽媽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往往忽略對孩子素質教育的培養,迫使孩子畸形發展——為了成績而學習。媽媽在無形之中就做了應試教育的“幫兇”。

家長千萬不要做應試教育的“幫兇”

這種狹隘的教育模式的弊端已經暴露無遺,在當今社會,媽媽應該意識到的一點就是,孩子的未來並不是靠現在的成績單來保證的。因此媽媽更要注重孩子綜合素質的提高,拒絕做應試教育的“幫兇”。

1.不要盲目地給孩子請家教

在一期少兒教育節目中,當主持人問到家長有沒有給孩子請家教的問題時,15位家長中竟然有12位都舉起了手,表示經常會給孩子請家教。可是,如果單純地為了讓孩子考出好成績,而盲目地給孩子請家教,也容易讓孩子成為應試教育的受害者。

家長千萬不要做應試教育的“幫兇”

我們都知道,應試教育的“填鴨式”教學是不正確的,可是媽媽卻為了孩子能提高成績而給孩子請各種家教,這會造成孩子負擔過重,嚴重影響孩子的身心發展。媽媽的用意雖然是好的,但這種方式確實不利於孩子的成長。孩子的成長是一個長期的發展過程,媽媽必須遵循著客觀規律,讓孩子自然地成長,順應孩子的天性,才能讓孩子發揮自身的潛力和特長。

讓我們來看看胡海的例子吧。胡海的媽媽很看重胡海的學習成績。每次考試後,胡海都要把成績單拿回家讓媽媽審閱。如果媽媽發現胡海的成績有所退步,就會馬上給胡海請家庭教師,幫胡海把成績趕上去。在媽媽的“熱心關懷”下,胡海的成績也總能保持在班級前十名。

家長千萬不要做應試教育的“幫兇”

胡海說他不敢讓成績下降,因為那樣自己的課餘時間就會被家庭教師佔用,他就沒有一點屬於自己的時間了。媽媽對胡海的成績仍然不是很滿意,因為胡海明年就要升初中了,媽媽正在考慮著幫胡海再請一位英語家庭教師。

得知媽媽的想法後,胡海告訴媽媽說自己不想請家教。他解釋說自己可以通過努力來提高英語成績,有問題的話也可以多請教英語老師。如果媽媽給他請了家庭教師,反而讓他受到很多束縛,也會增加他的心理壓力。

得知了胡海的真實感受,媽媽終於答應不給他請家庭教師了。雖然現階段大多數孩子的學習條件比以往任何時候都好,可是目前孩子的學習熱情卻比以前消退了很多。這是因為在應試教育的體制下,孩子學習的樂趣逐漸被學習壓力所代替。因此,在給孩子請家庭教師的問題上,媽媽一定要慎重。

家長千萬不要做應試教育的“幫兇”

2.幫孩子扔掉“標準答案”的包袱

在當前應試教育體制的影響下,教育目標過於狹隘,教育手段過於單一,因此有人說學校是按照相同的模子改造學生的“教育機器”。這種觀點雖然過於偏激,但卻反映了一種事實。

在孩子的家庭教育、學校教育中,有太多死板、教條的規矩和標準在約束著孩子的個性發展。而那一成不變的“標準答案”又在嚴重地抹殺孩子的創造力與想象力。孩子自然就成了無主見、無思想的“小機器人”。這是孩子的悲哀,也是媽媽的悲哀。因此媽媽要幫孩子拋掉“標準答案”的包袱,不再做應試教育的“同謀者”。

讓我們一起來看看胖胖的故事吧。胖胖放學後悶悶不樂地回到了家。媽媽見他不高興,就問他:“胖胖今天怎麼不高興啊?”胖胖說:“媽媽,我今天在美術課上畫了幾個藍色的蘋果,可是老師卻說我畫錯了。老師還問同學們誰見過有藍色的蘋果,結果同學們也都笑話我。”媽媽對他說:“是嗎?藍色的蘋果,這個主意真不錯。可不可以讓媽媽看看啊?”

家長千萬不要做應試教育的“幫兇”

於是,胖胖把自己的畫畫本拿給媽媽看。媽媽看到胖胖總共畫了三隻蘋果,它們都是藍色的。媽媽也不禁問道:“胖胖為什麼要把蘋果畫成藍色的啊?”胖胖有點興奮地說:“媽媽,我這可不是普通的蘋果,它們都是魔法蘋果。吃了它,我們每個人都會變得很聰明,還可以幫助警察叔叔維護世界和平呢!”

媽媽看著胖胖純真的臉龐,聽著胖胖善良的話語,被感動了。媽媽說:“胖胖真是一個想象力豐富且非常有愛心的孩子,媽媽支持你。”胖胖聽後高興極了,一個人去玩積木了。

與胖胖的故事類似的是一個發生在大洋彼岸的故事。3歲的小女孩朱迪告訴媽媽自己能認出禮品盒上的字母“O”,可是當媽媽聽說是朱迪幼兒園的老師教她認識的以後,卻一紙訴狀將朱迪所在的幼兒園告上了法庭,其理由就是該幼兒園剝奪了孩子的想象力。經過審判,法院判定幼兒園敗訴。

這是一個頗為耐人尋味的故事,也許,這這是一個頗為耐人尋味的故事,也許,這也從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為什麼很多孩子隨著年齡的增大,知識的豐富,而想象力、創造力卻越來越差的一個原因。這種現象值得媽媽們深思。

本文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