慾火新生,志野燒

川端康成在《千羽鶴》小說的結尾處寫到:

當菊治與文子在茶室中相對而坐

面前擺著文子母親太田夫人的遺物志野燒的水指

和菊治父親的遺物唐津燒的茶碗

白釉中微現的淺紅,勾起關於太田夫人的豔麗回憶

明豔而筆挺的碗壁,活脫脫是父親的氣質

……

兩個茶具擺放在那裡,就像兩個純粹的靈魂的展覽。

人物的悲慘命運,投射到志野燒當中,就像是兩盞悲傷的火焰。

這就是志野燒帶給人們的魅力。

慾火新生,志野燒

志野的前身是白天目。天目本是日本對我國宋代黑釉瓷器(主要指福建建窯、江西吉州窯等所產)的稱呼。

南宋時日本來留學的僧人、工匠不少,最受其鍾情的瓷器一是天目,二是浙江龍泉窯青瓷。當時日僧在浙江的最多(天台宗的主庭國清寺在浙江天台),所見自然以閩、浙、贛之物為主。

慾火新生,志野燒

日本的“陶祖”加藤四郎自宋歸國後,在尾張的瀨戶開窯製陶,即著名的瀨戶窯,可以說是日本的陶瓷聖地之一(現在日語的“瀨戶物”一詞,已然是陶瓷器的總稱了)。瀨戶窯的產品中,自然少不了模仿宋天目式樣的器具,後來就被稱為“瀨戶天目”。

在燒製黑釉的天目過程中,逐漸形成了在天目形茶碗上施掛白釉的所謂“白天目茶碗”。 桃山時代的志野歷來最為人喜愛,白釉完全以長石為原料,厚而溫潤,釉面上隨意地顯現紅色的“火色”和橘皮狀的“棕眼”。直到現在,大家提到志野燒,最先想到的也是它溫潤如玉的白色,間或橘色的火痕、蛀孔。

慾火新生,志野燒

溫潤的釉,隨意的形,成就了志野燒的體,而它的魂則在創作者的創作過程中逐步積蓄力量,最終於火中得到永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