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家色彩,走近故宮中的顏色釉

北京故宮,全名北京故宮博物院,舊稱為紫禁城,位於北京中軸線的中心,由明成祖朱棣永樂四年(公元1406年)開始建設,歷經十四年建成。故宮,被譽為世界五大宮之首。其悠久的歷史文化、傑出的建築以及豐富的文物,都讓它聞名於世。

嬌黃釉

嬌黃釉為明代瓷器著名顏色釉。因用澆釉法施釉,故名。明宣德時創燒,盛於弘治、正德時期。燒成溫度850—900℃之間,穩定性比其它低溫釉要高。透明度出較高,使刻在胎上的圖案花紋能透過釉層顯現出來。嘉靖後,衍為“魚子黃釉”,以後愈淡,清康熙時衍為淡黃,又名“蛋黃釉”。

皇家色彩,走近故宮中的顏色釉

◎清 雍正黃釉碗

皇家色彩,走近故宮中的顏色釉

◎清 雍正黃釉瓶

黑釉

黑釉瓷是傳統瓷器釉色之一,出現於東漢時期。釉面呈黑色或黑褐色。黑釉主要呈色劑為氧化鐵及少量或微量的錳、鈷、銅、鉻等氧化著色劑。通常所見的赤褐色或暗褐色瓷器,釉料中氧化鐵比例為8%左右,如將釉層加厚到1.5毫米時,燒成的釉色即呈純黑。

皇家色彩,走近故宮中的顏色釉

◎宋 黑釉油滴釉盤

白釉

白釉是瓷器傳統釉色之一,真正的白釉應該是乳白色的乳濁釉,這種釉是近代才發明的。我國古代僅有元代樞府釉是失透的,其他白釉並不是白色的釉,而是將不含金屬氧化物呈色元素的釉料施於胎骨潔白的器物上,入窯高溫燒製而成的透明釉, 釉色因白潤瓷胎的映襯而顯出白色,現在習慣上將這種透明釉也稱為白釉。

皇家色彩,走近故宮中的顏色釉

◎隋 白釉罐

鈞釉

傳統鈞瓷釉色瑰麗多姿,玫瑰紫、海棠紅、茄皮紫、雞血紅、葡萄紫、硃砂紅、蔥翠青等,不勝枚舉;釉中紅裡透紫、紫裡藏青、青中寓白、白裡泛青,可謂紛彩爭豔。鈞瓷通常釉質乳光晶瑩、肥厚玉潤,類翠、似玉、賽瑪瑙,有巧奪天工之美。

皇家色彩,走近故宮中的顏色釉

◎北宋 鈞窯玫瑰紫釉菱花式三足花盆託

皇家色彩,走近故宮中的顏色釉

◎北宋 鈞窯玫瑰紫釉菱花式花盆

紅釉

紅釉的出現可以追溯到北宋初年,但真正純正、穩定的紅釉是明初創燒的鮮紅;到嘉靖時,又創燒了以鐵為呈色劑的礬紅;宣德時燒製出了祭紅。鮮紅為高溫色釉,礬紅為低溫色釉美。

皇家色彩,走近故宮中的顏色釉

◎清康熙 豇豆紅釉水洗

紅釉的出現可以追溯到北宋初年,但真正純正、穩定的紅釉是明初創燒的鮮紅;到嘉靖時,又創燒了以鐵為呈色劑的礬紅;宣德時燒製出了祭紅。鮮紅為高溫色釉,礬紅為低溫色釉。

霽藍釉

霽藍釉,又稱積藍釉、祭藍釉、霽青釉,色澤深沉,釉面不流不裂,色調濃淡均勻,呈色較穩定。其釉色藍如深海,釉面勻淨,呈色穩定,又因其呈色穩定明亮如寶石,又把它和白釉和紅釉並列,推為宣德顏色釉瓷器的三大“上品”。

皇家色彩,走近故宮中的顏色釉

◎明嘉靖 霽藍釉梅瓶

皇家色彩,走近故宮中的顏色釉

◎清雍正 霽藍釉小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