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想是個電腦組裝廠,沒有自己的核心技術嗎?

去偽存真62


聯想是個電腦組裝廠,沒有自己的核心技術嗎?相信這個問題,很多人都有疑問,聯想到底有沒有自己的核心技術。

從當年的貿優和技優的時候,柳傳志勝出,而倪光南退出時,我認為就已經註定了,聯想沒有自己的核心技術,也不會有的,因為它走上了一條選擇核心技術的路,而且越走越遠。


雖然貿優的路線,可以把東西賣出去,可以進行融資,也可以最後上市,收購IBM,這都是貿優發展起來的。但是,當貿優發展起來後,就已經失去了掌握核心技術的時機了,因為你沒有掌握核心技術,靠錢是買不來的,這是需要真正有認識的。

後來隨著互聯網的快速發展,本來想在智能手機領域分一杯羹的,但是由於聯想CEO楊慶元的原因,不僅沒有發展起來,還把聯想的聲譽弄得很不好,還需要柳傳志再次出山。


所以,當聯想選擇貿優的路是,就已經註定起沒有屬於自己的核心技術了,大家對於聯想還有什麼不同的看法,可以在下方留言,咱們一起探討!


千帆辰


和他同時代創辦的華為比較下,就知道聯想有沒有核心技術了。

我來梳理一下華為和聯想從創辦到今天所走過的路。在一些關鍵時刻的選擇,決定了今天他們的境遇。

華為十八萬員工,一半是研發人員。

每年百分之十的銷售收入投入研發。是銷售收入不是利潤。這樣的投入規模別說在中國,放眼世界也是非常高的比例。

華為由任正非創建於1987年,總部在深圳。早期註冊資金兩萬。是一家民營企業。華為有今天的成就離不開任正非對技術的痴迷。



在早期研發程控交換機時,由於企業剛創辦不久,資金有限,任正非借高利貸投入研發。有次他對科研人員說,失敗了你們可以換個工作,我只能從這裡跳下去了。可見當時的悲壯,和華為實力的單薄。

在資金耗盡之時,產品研發成功,填補了國內空白,也讓華為有了自己的產品。不在代理國外的產品銷售。華為從此走上了研發創新之路,成為一家真正的科技企業。

聯想的發展指導導致了它的今天。

很多人都知道,聯想內部以前有一次,關於是技術優先還是貿易優先的討論。倪光南支持技術優先,他認為科技行業的競爭力就是技術創新。柳傳志支持貿易優先,他認為只有把產品賣出去才能讓企業活下去。

討論的結果是倪光南離開聯想,聯想執行柳傳志的思想,以銷售為導向。聯想的銷售冠軍成了柳傳志的接班人,他就是楊元慶。在楊元慶的主導下,聯想更是不重視研發創新。



導致聯想十年的研發費用不如華為一年的研發費用多。

聯想和華為創辦時間相近,聯想靠著中科院這個大樹快速發展,任正非在深圳靠兩萬塊錢開始創辦華為。今天兩家企業發展天差地別。

如果可以,請點一個贊,謝謝你對我付出的肯定。歡迎關注我


百舌說


聯想是pc生產商,拋開它的副業不說,它主營就是電腦,筆記本臺式機,既然你要問核心技術,那肯定是電腦上的核心技術,那把電腦拆開看了,電腦的幾大件:屏幕,cpu,顯卡,內存條,操作軟件。然而,這幾個國內都沒有,屏幕日本的,CPU,gpu美國的,內存條韓國的,操作軟件美國的。這些都不是聯想可以搞的,如果非要說出點什麼,應該就是裡面的一些軟件是自己的了吧。

我記得很深刻,2008的北京奧運會,中央電視臺還報道過中國企業的自主創新,其中就講了聯想的一些小軟件,小硬件,大刷特刷了一下

我看新聞都是聯想是世界級pc商,後來更是全球第一,大學時看到美劇裡的聯想時都自豪的不得了,可是漸漸的我發現,它就只會裝電腦而已,出手機,出什麼死什麼,好不容易有個zuk有點起色了,它不要了,買了摩托羅拉,結果那個外觀簡直和潮流相背,它還有個出名的名字,美帝良心,沒錯,相同配置要比國內便宜最少一千塊,而且有時候還買一送一。

這次聯想真的很傷人心,想不到最後捅中國人的還是中國人,還恬不知恥的說技術是無國界的,聯想有的是大局觀,嘖,大局觀,果然美帝的大局觀才是大局觀,其他的就是屎,很難受,這種企業竟然還是國家當年大力支持的,結果送給了美國人。

原來說抵制日貨,抵制蘋果,大家都會嗤之以鼻,現在說抵制聯想沒毛病吧,它要技術沒技術,要文化沒文化,有的只是一顆美國心,組裝廠而已,電腦哪家買不是買,更何況1還有更便宜的呢。

這次聯想通過跪舔高通,拿到了美國人建的收費路的優先通行權,真榮幸,處處感受到了美帝的優越,我最大的願望就得希望聯想在這兩年內倒閉吧。


起個名字怎麼那麼麻煩


聯想為什麼國內高價國外特別是美國低價?聯想為什麼說自己不是中國企業淡化中國企業的身份?

問答描述說了,聯想沒有核心技術,華碩戴爾惠普有嗎?的確,華碩戴爾惠普沒有,可是人家是美帝企業,自己人,美帝不會因為政治方面的原因制裁它們(華碩是灣灣的,灣灣是老美的走狗,美帝自然也不會特別為難)。聯想就不一樣了,聯想是中國企業,特別是創始人有國企背景。看看之前中興被老美製裁吧,所以聯想一方面積極討好老美,一方面淡化自己中國企業的身份,就是想老美以後能手下留情~~

所以,聯想技術是有的,但是核心技術是沒有的!戴爾惠普的確也沒有核心技術,但是人家美帝有啊,人家不會制裁自己國內的企業!聯想還是多跟華為學習吧!不差錢,為什麼不能多掌握核心技術,不受制少受制於人呢?


呵呵噠呵呵噠987


聯想是個電腦組裝廠,沒有自己的核心技術嗎?

沒有!因為柳傳志說:有高科技產品,不一定能賣得出去,只有賣出去,才有錢!

柳傳志和倪光南

因為早在之前,柳傳志和倪光南(前任聯想總工程師)就有過一次爭論:在研發路線上產生意見分歧,這也是著名的技工貿和貿工技之爭。

當時的倪光南對標英特爾“芯片”技術,希望聯想擁有自己的“中國芯”,成立“聯海微電子設計中心”。

但柳傳志說:“有高科技產品,不一定能賣得出去,只有賣出去,才有錢”。

從聯想組裝電腦說起

我相信很多人都對聯想的電腦抱有很深的情感,在我上大學那會,在幾大電腦產品中進行認真篩選,戴爾、宏碁、惠普、聯想等等,我發現這些電腦都有個共同點:CPU都是用英特爾的酷睿。

都不是自己牌子所特有的,後來瞭解到,各自電腦本身都會從硬件上(來自不同公司)進行組裝,但是為啥有不同的品牌,怎麼選擇?

就要看各家在對電腦的設計了!這種設計囊括:

  • 電腦的散熱問題

  • 鍵盤的手感問題

  • 細節和品控問題

等等這些都是一個電腦廠商必須要考慮和自己研發的,不單單是組裝一臺電腦就完事了,否則為什麼我們會去購買不同廠商的電腦呢?但是,這些不能稱之為核心技術,因為這是每一家電腦廠商必須要做的!

從專利說起

很多人覺得聯想不做技術研發,這是片面的,聯想每年都會做很多專利申報,在技術研發的投入上都是億元以上的投入。

聯想其實一直都在加大研究開發的投入,每年專利註冊量達兩三千件,只是聯想很少在專利數量方面做宣傳,因為“專利是靠做出來的,而不是說出來的”。

但是,問題是這種技術研發,我們看不到它在市面是上真正屬於聯想,能夠讓國際認可的技術,別人會從你這兒大批量購買應用的技術。

我猜熟悉聯想的人,不會不熟悉倪光南這個人,在2017年的一段採訪中他說:

“某種程度上,聯想已經成為“製造車間+營銷公司”,我不願意看到這樣的事實。如果聯想有自己的核心技術,今天也不會這樣難。”

在這裡,倪光南說的核心技術,應該是屬於聯想自己的技術,比如蘋果的IOS系統,比如高通的驍龍、比如英特爾的酷睿這些,不否認這些對於一個科技類公司來說,掌握這個的重要不言而喻,聯想現在缺少的可能就是這樣的核心技術!


LeoGo科技


歡迎大家留言討論,一起分享你的觀點~

聯想和華為、中興都成立在改革開放初期的80年代,那個時候國家貧窮又落後,不光是經濟上落後,科技和技術生產也是極其落後,但改革的春風讓很多敢於冒險的人嗅到了機會,比如當年的柳傳志、侯為貴、任正非、張瑞敏等人





那個時候幾乎每一個出來闖蕩的人物,都選擇了貿易起家,而且都與中國市場最急需的網絡設備相關的行業入手,從香港買進一批交換機賣到內地的運營商或者政府手裡賺取差價,但不同的是任正非通過幾次貿易之後發現從香港買回的設備都不是最新的,甚至有淘汰的產品,所以2年後選擇自主研發交換機,也推出幾款交換機,最著名的就是編號0808 的交換機,一下打開了國內市場。

而柳傳志似乎嚐到了貿易的甜頭,不用投入太大資金,根據國際市場和國內市場的不平衡,快速切入貿易市場,並迅速做大,還不斷
排擠有反對聲音者。在好看的業績支撐下20世紀初期發現很快,很多人為聯想出書立篆!柳傳志也被成為企業家教父!

而任正非覺得貿易可以帶來短期的快速發展但後勁不足,一旦信息均衡,這種貿易公司就會遇到發展困境,所以從研發出的第一臺交換機開始就十分注重研發,雖然投入大見效慢,會走很多彎路,但信心一直沒有動搖,所以才有今天的高科技的華為公司。



而聯想呢?收購了那麼多企業,花掉50多億美金,然而買回專利技術都沒有發揚光大,反而把買回得商標大肆利用,比如think pad 摩托羅拉等品牌,這也是聯想的核心發展理念!所以這樣的公司不可能誕生核心技術。除非是開發一些散熱或者機身材料上有所改進!


科技曉曉


往大了說,聯想是個電腦組裝廠,但是想把那麼多東西組裝起來也不是容易的,幹過工程的人都知道做項目都是看著很簡單,實際上手會有很多難題,例如電腦軟硬協同優化等等,這個不同廠家就有不同的技術在這裡,不過隨著DIY電腦門檻的降低,特別是臺式機這塊,相信很少會有人去買品牌臺式機了,出去臺式機還有筆記本電腦和服務器,筆記本就是涉及到散熱,散熱不良會嚴重影響元器件的壽命,各公司在散熱也是煞費苦心,服務器的問題就更多了,如何提高可靠性一直都是廠家要研究的問題。記住,在商業運用上,只有自家的產品質量過硬,賣的出去賺得到錢才有能力投入經費去搞研發,至於那些賺了錢不研發而去玩金融房地產什麼的公司,註定是不會長久的。

以上


一個小熱昏


聯想有聯想研究院,代表了聯想的核心技術,主要如下,高低自己判斷吧:

柔性設備CPlus和Folio技術原型(2016年),Cplus可在手機和手錶間轉換模式,Folio能在手機和平板電腦之間轉換模式;

手寫技術WRITEit(2015年),支持語音+手寫融合的自然交互方式;

Table PC產品Horizon(2013年);

支持公司發佈第一代智能電視樂TV(2012年);

近場傳輸應用“茄子快傳”(2012年);

超級本Yoga的360度轉軸(2011年);

支持公司發佈第一代平板電腦樂Pad(2011年);

支持公司研發第一款智能手機樂Phone(2010年);

推出聯想應用商店(2010年);

打造中國第一個3C國際標準: 閃聯 (IGRS)(2008年);

設計2008北京奧運“祥雲”火炬;

與業務部門共同推出深騰系列萬億次計算機、4萬億次超級服務器,獲國家級科技進步二等獎(2008年);

推出聯想首款量產自研筆記本昭陽A600(2005年);

推出聯想第一代因特網電腦——天禧等(1999年)。


盤客


聯想技術太好了,幾年前同時買了一個小米和樂檬手機,帶去國外想裝個google,小米一鍵破解了,google市場和地圖全裝上來,安全性太差,差評。樂檬花了好幾天試了無數工具,愣是沒裝上,強烈推薦實行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只能用聯想手機。


william27219


最近由於5G投票事件把聯想又推向了風口浪尖上,很多人叫囂著聯想沒有核心技術,只是個組裝工廠,這樣的企業不要也罷。其實對於這樣的說法我是很納悶的,不知道什麼樣的才叫核心技術,難道聯想就沒有技術,真的只是一個組裝廠?

我覺得首先我們要明白一個概念,在電腦或手機制造領域,其實我們看到的都是採購其他廠商的部件進行組裝,行業特性就是如此,哪怕是強如蘋果手機,似乎也就只有芯片和iOS系統,而蘋果筆記本則只有系統是自己的了,可見這樣的領域更多的是集全球供應鏈來生產自己的東西,

比如華為手機,也只有麒麟芯片是自己的,並且麒麟芯片裡面還有很多是別人的技術,ARM的架構,GPU、DSP等都是購買的,只是華為拿過來設計後交由臺積電代工,照這樣說那也是沒有什麼核心技術了。

如果按這種說法,那小米更沒技術了,所有的配件都是不自己的,硬件都是別人的,系統是谷歌的,真正的組裝廠,但大家對小米卻如此推薦之致?還有OPPO、VIVO、魅族等都是如此。

然後我們再說說國外的,拿HP、戴爾來講,他們又有什麼核心技術,CPU是別人的,系統是微軟的,屏幕也是別人的,內存、硬盤、主板都是別人的,也就是組裝廠,與聯想又有何區別呢?

可見說聯想沒有核心技術的都是狹隘的片面的。

可見我們評價一家公司有沒有核心技術,並不是指這家公司的產品甚至軟硬件一定要全部是自研的,有時候營銷模式,渠道,設計能力就是核心技術和核心競爭力,你覺得呢?

再說了,像神舟,拿同樣的處理器,主板,內存,屏幕等組裝起來為什麼沒有聯想好呢?這就是核心技術,並不是大家狹隘的認為必須自研才是核心技術。

再說聯想70%的收入來自於國外,僅此一項就行了,你管他有沒有核心技術,他主要在賺外國人的錢,那就是完成了許多中國企業想做但做不到的事情,創造就業崗位,為國家納稅,我覺得就值得佩服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