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易經總結(一)「太極、五行、天文曆法」互通運算

這個圖,我們還得繼續使用,這是工具類圖片,沒有辦法。

學習易經總結(一)“太極、五行、天文曆法”互通運算

我們前面講過,易經理論,昇華成哲學,是由三套相對獨立的理論綜合而成,也就是上圖的下半部分內容:從河洛生髮出三條發展線路。1、左邊的太極陰陽四象八卦到64卦。2、中間部分,以醫藥和農業需要,建立起來的一套天文曆法系統(干支系統)。3、右邊部分,以五行理論為主線發展的生克,乘侮,旺相,五運六氣理論系統。

那麼這三個系統是不是可以統一呢?當然可以統一。事實上已經統一了。我們今天來探討的就是這三大理論是怎樣統一起來的。

還是看圖說話,易經為圖像學,原本就沒有符號,所以,學習易經第一要點就是要懂看圖、畫圖。多言數窮,不如畫圖,圖片能解決多言數窮的問題。

我們先以後天八卦圖來統一:

學習易經總結(一)“太極、五行、天文曆法”互通運算

注意:這個圖的28星宿的朱雀玄武調換了位置

此圖為太極圖,四象,河圖,五行,後天八卦圖,12闢卦圖,24節氣,28星宿,24山構成。

該圖說明:

第一層:太極圖——陰陽、四象。

第二層:河圖(因為要配八卦,把中間的5、10土的5分在東北艮位,10分在西南坤位),五行,天干。三八甲乙木,二七丙丁火,四九庚辛金,五東北乾土艮,10西南溼土坤,一六壬癸水。

第三層:後天太極圖。

第四層:12闢卦圖和24節氣圖。這個單配圖說明:

學習易經總結(一)“太極、五行、天文曆法”互通運算

12闢卦建子月和24節氣圖

上圖把月份和建月一起配上去了。內容自己看圖。

第五層:28星宿圖,四象圖,為了配八卦和四象我們把朱雀星宿和玄武星宿對掉了一下,並把四輔星,北極星遮掉了(為構圖方便),原本星宿圖是這樣:

學習易經總結(一)“太極、五行、天文曆法”互通運算

這是正確的28星宿圖

這一點必須要明確。

第五層:24山和第六層的28星宿對應起來。這樣我們就知道24山是怎麼來的了(這一點很重要,想了解古天文學的朋友,要反覆讀這下面的這段話)。24山裡面融合了天干、地支、八卦。天干地支又和天上的星宿映射關係的,28星宿的變化,直接可以反映出地上的物候①變化(物候的解釋看下面的引用部分①),那也就是說,我們可以用天干、地支、八卦,來“計算”地上的物候變化,這就是我們古天文學、曆法的推算由來,我們現在使用的農曆和節氣的歷法,就是這樣來的,並且到現在任然能指導我們的農業生產。真正學懂古天文學的,根據觀察和計算,還能準確準預測天氣的陰晴寒暑,風雷雨電。其根據就在這裡。這個邏輯我們做一個圖:

學習易經總結(一)“太極、五行、天文曆法”互通運算

易經三大系統合理性、科學性論證圖

這論證過程有毛病沒?顯然沒毛病,知道不?如果再加上五運六氣和現在的天文地理內容,引入真太陽時概念,會非常之科學和準確。如果誰以後再說我們古代沒有科學,只有技術,沒有科學根據,你們就用這張圖去懟丫挺的。

把物候的名詞解釋解釋一下(引用①):

①、物候(wù hòu)是指生物長期適應溫度條件的週期性變化,形成與此相適應的生長髮育節律,這種現象稱為物候現象,主要指動植物的生長、發育、活動規律與非生物的變化對節候的反應。

指植物在一年的生長中,隨著氣候的季節性變化而發生萌芽、抽枝、展葉、開花、結果及落葉、休眠等規律性變化的現象,稱之為物候或物候現象;與之相適應的樹木器官的動態時期稱為生物氣候學時期,簡稱為物候期。

到此為止,我們就把易學三大體系統一起來了。

怎麼統一起來的呢?用第一張圖統一起來的。但要注意裡面為了構圖方便,有些內容做了移動,所以要結合後面的分解圖,才能看明白的。

再捋一下推導過程:

首先,我們要清楚他們是怎樣映射的關係,是通過怎樣的運算來得出結果的,運算的客觀依據(注意:是客觀依據)和理論依據的關係是怎樣的。

客觀依據:用28星宿“斗轉星移”,引起地上的生物和自然現象的“物候變化”這麼一個事實依據,這是統計學依據,叫易學的客觀依據。

理論依據:我們的祖先發明瞭一套完善的學科術語來定義28星宿的運算理論,這個理論是我們運用的依據,不用仰觀天文,俯察地理就能推證出某一結論的理論依據。什麼理論依據?五行理論(生克,旺相,乘侮,五運六氣),八卦理論,干支的紀年、紀月、紀時理論,還有一個干支、五行和八卦的統一理論——24山的28星宿對應理論。

這個運用非常之廣泛的。

附一張位置正確的圖在後面(把五行八卦去掉的星宿圖)

學習易經總結(一)“太極、五行、天文曆法”互通運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