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共清洗「馬統」,奧威爾僥倖逃生

西班牙內戰之三

在中部地區,蘇聯武器分配時對共產黨人明顯優待,以及蘇聯軍官的存在,國際縱隊和共產黨人部隊的高效率,吸引了很多正規軍軍官,這讓卡瓦列羅很煩惱。蘇聯大使馬賽爾·盧森堡對新阿壩政府首腦指手畫腳,卡瓦列羅與他和蘇聯將軍們屢次發生了激烈衝突。

1937年2月初,戰略港口馬拉加失陷。西班牙共產黨要求清晰所有指揮崗位。表面上,它針對的是受到懷疑或不稱職的軍官團團員,但實際上是專門針對卡瓦列羅所任命的那些軍官。蘇聯大使馬賽爾·盧森堡親自出馬,要求撤除國防部副部長阿森西奧的職務,並威脅卡瓦列羅說,如果這一要求得不到重視,蘇聯將撤回它的援助。卡瓦列羅十分憤怒,拍著大理石桌面將盧森堡趕出了辦公室。稍後,蘇聯人和西班牙共產黨希望將社會黨與共產黨合併,由共產國際和蘇聯當局控制並指揮,,但是被卡瓦列羅斷然拒絕。於是,共產黨開始詆譭卡瓦列羅。這是,共產黨人在蘇聯顧問的幫助下“練就了分裂敵對組織、消滅政治對手的列寧主義權術”(538頁),卡瓦列羅身邊可以信賴的追隨者只有三個人,大部分都改換門庭,效忠於共產黨。

西共清洗“馬統”,奧威爾僥倖逃生

奧威爾在西班牙受到追捕,僥倖逃脫

卡瓦列羅將一些共產黨人清理出國防部,並任命了六名可靠的社會黨左派監察人員詳細檢查部隊的將領、低級軍官、未授銜軍官以及總政治部的高級官員和各級政治委員的工作。這影響了共產黨人控制軍隊的計劃。推翻卡瓦列羅現在成為了莫斯科的短期目標。共產黨人迪亞斯·滕德羅利用鋼鐵總隊的雜誌《我們》辱罵和攻擊卡瓦列羅,1937年2月26日,卡瓦列羅以公開聲明的方式回擊。卡瓦列羅還發現,共產黨人的政治委員禁止前線士兵閱讀非共產黨的報紙,並強迫士兵加入共產黨。4月14日,卡瓦列羅簽署了一道行政命令,限制這個機構的權力,並親自控制總政治部的方針政策,而且今後所有任免提拔全部直接由他決定。卡瓦列羅的命令,不僅得到社會黨左派,也得到無政府主義工團的無條件支持,因為長期以來共產黨人政治委員的貨到早已讓後者感到不安。由於這項命令,共產黨的喉舌,與卡瓦列羅控制的報紙開始論戰,並逐步升級。共產黨轉變策略,他們開始討好社會黨溫和派,即普列託派,以便利用社會黨內訌推翻卡瓦列羅。共產黨和普列託派以及左翼共和黨人達成了這一協議。

在加泰羅尼亞,由於全國勞工聯合會與伊比利亞無政府主義者聯盟控制了局面,包括共產黨在內的四個組織合併組成了加泰羅尼亞統一社會黨,通過西班牙共產黨追隨共產國際。到1937年7月,就有6萬名追隨者。真實姓名傑羅·埃爾諾的共產國際代表“佩德羅”和西班牙共產黨人通過滿足該當總書記科莫雷拉的野心,在幕後操縱著加泰羅尼亞統一社會黨。

在巴塞羅那,國際電話電報公司所示的西班牙國家電話公司所擁有的電話局,由全國勞工聯合會和勞動者總工會共同組成的一個委員會管理,無政府工團主義這是這個機構中的支配力量。由於電話局可以竊聽所有人的電話,加泰羅尼亞左翼共和派的政府內務治安專員阿特米奧·艾瓜德,與加泰羅尼亞統一社會黨人警察署長歐塞比奧·羅德里格斯·薩拉斯做出了先發制人的決定。1937年5月3日,薩拉斯率領三卡車突擊衛隊士兵襲擊電話局,進攻受挫後,警察的援軍趕到,“佔領了相鄰建築並在附近的大街小巷不知了非常顯眼的兵力”。很快,全國勞工聯合會-伊比利亞無政府主義者聯盟和自由主義青年聯盟的武裝人員乘卡車趕到。無政府工團主義者佔領了街道,築起數百個街壘。次日上午,共產黨人逼迫總理卡瓦列羅派兵增援加泰羅尼亞,並要求中央政府接管該地區的社會治安和軍事事務。由於到了傍晚局面沒有改觀,卡瓦列羅勉強同意採取這些措施。雙方的戰鬥持續了四天。5月7日傍晚,來自巴倫西亞的突擊衛隊和財政部長內格林派出的邊防警察部隊進入巴塞羅那,無政府工團主義者的優勢被打敗,共產黨人取得了革命爆發以來最重大的勝利。很快,加泰羅尼亞統一社會黨成為了這一地區的主導力量。

共產黨人聲稱,這場暴動是馬統所煽動,要求政府鎮壓。與此同時,共產黨人、社會黨人中的普列託派和左翼共和派聯手,將卡瓦列羅趕下了臺。5月17日,受到莫斯科支持的總理兼財政部長內格林組成的內閣政府出爐,共產黨人在政府中的比例大大提高,在警察部門處於支配地位。隨即,共產黨開始鎮壓無政府主義者和奧威爾參加的馬統。6月16日,根據共產黨人安全總局局長安東尼奧·奧爾特加中校的命令,共產黨人指揮官裡卡多·布里略佔領了巴塞羅那馬統總部及該黨另外一些辦公活動場所,逮捕了其大部分領導人,以及二十九師師長、馬統成員何塞·羅維拉。警方、西班牙共產黨和加泰羅尼亞統一社會黨還誣陷該黨領導人是間諜和叛國者,其中一些人被殺害。馬統書記安德烈斯·寧也白秘密處死。之後,鎮壓蔓延到其他城市,以及馬統成員所在的部隊。奧威爾參加了馬統的民兵隊伍,他僥倖逃脫了追捕。

西共清洗“馬統”,奧威爾僥倖逃生

西共清洗“馬統”,奧威爾僥倖逃生

在農村,全國勞工聯合會和勞動者總會的農民協會在1936年7月發起了集體化運動。共產黨人農業部長比森特·烏里偉頒佈法令,使革命初期沒收財產合法化,但不包括沒收那些與軍事叛亂無關的地主的財產的行為。受此鼓勵,一些地主要求歸還他們的土地。共產黨人利用這項法令,鼓勵那些佃戶和佃農收回他們的土地。在阿拉貢地區,全國勞工聯合會和伊比利亞無政府主義者聯盟組成阿拉貢地方委員會,並且作為一個完全獨立的機構行事。共和派、社會黨人、共產黨人斥責它是獨裁機構,結果保衛阿拉貢委員會同意其他組織的代表加入共產黨人得到了兩個位置。但是,這並不能讓它滿意。內格林上臺之後的1937年7月20日,一項解散阿拉貢委員會的法令送交阿薩尼亞總統簽署。由於無政府主義工團主義者控制著阿拉貢地區五個師中的三個,8月5日,普列託把人民軍戰鬥力最強、武器裝備最精良的部隊之一第十一師拍到了阿拉貢地區。共產黨人師長恩裡克·利斯特制定了一個“心理攻勢”的計劃。他進行炮轟卡斯佩郊區的步兵演習並在大街上檢閱坦克部隊。這一計劃產生了奇效:利斯特稱,“8月11日,當解散保衛阿拉貢委員會的法令在《共和國官方公報》頒佈時,這一委員會已經不復存在。”同一天,政府任命曼孔特為阿拉貢地區行政長官。他繼續進行利斯特開始實施的消滅集體農莊行動,佃農和小地主趁機將集體農莊洗劫一空。這導致農民沒有耕種土地的積極性。共產黨不得不改變政策,恢復了一些被解散的集體農莊。但是,由共產黨人政策反覆引發的敵意和幻滅感,削弱了阿拉貢前線無政府主義工團民兵部隊的鬥志。它導致阿拉貢前線在幾個月后土崩瓦解。1938年春天,整個阿拉貢地區以及加泰羅尼亞和巴倫西亞的部分地區被佛朗哥的軍隊佔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