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中的光子最後都消散了嗎?你怎麼看?

飛龍在天9783


這個問題挺好!恆星系的引力場半徑很大,可看作孤立系統。根據熱力學第二定律,恆星核聚變發出高頻電磁波,在歷史長河旅行中,必然會漸漸衰變,慢慢降頻,最終消散為“最大熵”的最低能態的真空場介質。

熵增加原理,可解讀為熱力學紅移

下面是我對熱力熵、熵增加、熱均衡的深度解讀,尤其是把熵增原理解讀為熱力學紅移。

熵的含義:孤立系統總是自發傾向於六個關聯:①慣性運動②減速度運動③熱力學紅移④最小作用量⑤濃度擴散⑥熱均衡。

熵增原理:無限容積的孤立系統,總是自發從熵小趨向熵大,系統熵最大時,粒子分解最小化,粒子分佈最均勻,粒子能密最小化,粒子運動最無序:這也叫“熱力學紅移原理”。

當熱均衡尚未完成時:ΔS=ΔEk/T=k·lnΩ...(1),Ek=½mv²=3·½kT...(2)。

當熱均衡最終完成時:ΔS=0,熵達到最大值:S=Q/T=Ek/T=1.5k...(3),玻爾茲曼常數k的意思是:當T=1K,則Ek=1.38e-23J。

計算基態漩渦子質量:½m0c²=k...(4),基態漩渦子質量:m0=2k/c²=3.1e-40kg。若按背景微波T=2.725K有:m0=1.26e-39kg。

質量m0,也可以叫“引力子質量”,是構造玻色子的最小單元。1個光子≈6.4億個引力子。

注意:背景微波是引力波,不是電磁波。背景微波的波長:λ0=7.35cm。背景微波的半徑:r0=λ0/2π=1.17cm。

計算最小熵與最大熵的光子參數。

根據熵增加原理或熱力學紅移,在當孤立系統的熱力熵達最大值時,所有費米子皆消散為最低能密的基態真空場的漩渦子。

(一) 熵最小的光子,基於電子湮滅反應。

正負電子湮滅為正負光子,是費米子突變為玻色子的典型案例,不妨叫臨界反應,簡化為:湮滅電子↹臨界光子,即:±e↹±γ。

高密度的電子正質量=低密度的光子負質量。所有光子的負質量皆為電子質量,但是它們的球形漩渦子的體積不同而已。體積越大,密度越小,熵值越大,約趨向最大消散。

電子的正質量:m=0.911e-30kg=0.51MeV。臨界光子的負質量:m*=m,臨界光子波長,是電子康普頓波長:λ*=λc=2.42e-12m。

臨界光子半徑:r*=λ*/2π=3.9e-13m,體積最小,能密最大。臨界光子頻率:f*=c/λ*= 1.24e26Hz是最高頻率。臨界常數,即普朗克常數:h=m*cλ* =6.63e-34Js。

(二) 熵最大的光子,基於微波背景輻射。

前面已經計算了引力子半徑與光子所含的引力子個數。當光子的熵最大時,有兩個等效說法n

既可以說,背景光子,最終被分解為6.4億個引力子,這就是光子熱力學紅移之最終消散的狀態。

也可說,光子體積=6.4億個引力子體積之和,即:V'=6.4e8×4.2×0.017³=1.32e4m³。

背景光子半徑:r'³=V'/4.2=3140,r'=14.6m。可想而知:最小半徑為0.39pm(皮米)的“臨界光子”——漸漸消散最終變成——最大半徑為14.6米的“背景光子”,這是一個行程長達數萬光年的極其細長的“消散光錐”。

背景光子密度:ρ'=m*/V'=0.911e-30/1.32e4= 7e-35kg/m³,相當於每24億m³只有1個核子。對比一下,銀河系空間的平均密度約:1e-28kg/m³。

小結:僅靠直覺分析與邏輯推理是粗糙的,通過精細的物理計算,可領略活靈活現的粒子圖景。


物理新視野


光子是光量子的簡稱,是一種傳遞電磁相互作用的基本粒子。因為光子沒有靜質量,你也可以把光子看做一小份一小份的能量。當光子在傳播路線上與其他物質相遇時,要麼被吸收,要麼被反射,實際上就是能量的轉化,比如光能轉化為熱能,電能等。

而那些沒有與其他物質相遇的光子就可以一直“旅行”下去,隨著宇宙的不斷膨脹,在外界看來,這些光的波長也會變長(單光子也具有波粒二象性,也有波長),但光子本身並不會自己消失,不過其運動路徑在我們看來會被一些大質量物體諸如黑洞等天體所影響。但只要前方無所阻擋的話,光子就會在相同的方向上永遠旅行下去。

那麼光子最終會不會消失呢?這就要涉及光子的壽命問題以及光子會不會衰變。

在愛因斯坦的相對論體系中,光量子以光速運動,具有能量,動量以及動質量,但光子的靜質量是為零的。而光子本身的壽命,在其自身的座標系中,時間是靜止的,因此光子壽命是無限長,也不會衰變。可以這麼理解,對光子來說時間是不存在的,但對其他觀察者來說是有時間的,越過百億光年來到我們眼中的光子,如果它有意識的話,對它來說,這百億年的時間就是一瞬間。

但也有部分物理學家認為光子是具有一個很小的靜止質量,這樣就會導致一個結果,就是光子也會衰變,衰變成更輕的基本粒子。如果存在這樣的衰變,那麼光子是可能有壽命的。德國的一位物理學家依據這種理論計算出光子壽命的下限:在光子參考系裡是三年。注意這是在光子的參考系下,如果換算到我們的參考系中,大約就是一百億億(1×10^18)年。這要遠大於我們這個宇宙目前的年齡138億年,所以,在我們看來,光子具有無限的壽命也無不妥。


清明的星空


宇宙中的光子是否最終會消失,這種思路是清晰的,但理論出發點是錯誤的。錯在哪裡呢?錯在對光的本質理解,光本質是動態體的動態型變轉移過程態,這其中有兩層內涵,一是轉移的連續性,二是轉移的型態連續變化性。轉移的連續性在於:宇宙中沒有機制能阻止與滯留光動態,轉移的動態量隨動態體環境動態壓強而連續型變,隨轉移的面增大單位體積的或動態的週期波動態量作相應的連續遞減。光動的連續性與連續型變性,也就不可能形成穩定的型態,所以光不具有粒子性特徵。光在運動過程中可使等福粒子產生相應的動變粒子態,這動變粒子是光沿途作用於粒孑態的粒子型變轉移態,而不是光動本體態,所以光沒有光子這種有型粒子,沒有型也就沒有靜止質量,也就沒有用力形為,光的運動是環境動態壓強運動,而不是受力運動,光自身無用力形為,光能使有型粒子發生位移產生力效應。

正是光的無定型定態,才使光與光成為互為介質互為承載的動態實體,這些互為承載的能量運動態構成了實實在在的存在空間動態實體,其動態承載著有型粒子及其組合體的生老病死演化。由於光的互為承載性,任何單一動態都會無止境的連續演變至無窮遠與無窮單位體積內的弱動態,它可以無限弱,無限走向零動態,就是不會為零,正是不為零才使動態擁有無限性和永恆性,這就是宇宙永存的本質,無限存在性。(本文原創,個人研究結論供參考)


宇宙譜


當人們把光稱為光子時,就把光看作是一種微觀粒子了。但是,粒子怎麼會碰到其它物體時會消失呢(所謂沒有靜質量)?這不奇怪嗎?這種現象並不符合粒子的特怔嘛。另外,光可以反射,可以部分穿過透明物體時折射,除了光之外,什麼粒子具有這樣的特怔呢?所以我認為,光不是粒子!光就是一種電磁波,只能在空間和透明物體中傳遞的電磁波。它類似於手機發射和接收的電磁信號,沒有人把這種電磁信號稱為電磁子。


弓向天


要想知道光子最終是否消散,就先得知道光子是什麼。我認為,光子是由空間媒介微粒子組成的靠前後置換式傳播的圓錐體虛粒子,是類似於音爆粒子的另類音爆粒子。原子核類物質或粒子的超光速運動,可產生光子;週期性擺動的原子核,可產生固定頻率的光子或電磁波。無論光子是否有固定頻率,對於單個光子來說,其本質是一樣的,都是另類音爆粒子。光子從產生開始,就始終是固定光速c傳播。光子是有體積的,傳播過程中體積會損失,通過周圍微粒子的脫落來保證中心部位的小光子以光速傳播,以致於光子體積逐漸減少到零而消失。科普中還沒有對光子這樣的描述,我認為我的推理具有邏輯性。


宇啟猛開2017


光的傳遞有兩種說法,1.波動說,2.光量子說。兩種都被實踐試驗所證明。光量子,在運動中有能量減弱和被動付出現象。但它們總是遵循物質不滅定律。或此消彼長,或把能量傳遞給周邊物質。


手機用戶50274945825


首先要聲明俺不是什麼科學家,回答這個問題也全憑憶測。

光子在宇宙中被分解(此分解是與其它宇宙物質相融,但光子的特性還在,若有緣有因光子還會變回光子。)。光子的也是由因緣合和而成的。緣聚緣散都是有因,這個因困擾科學界很多年了。以至於很多偉大的科學把它誤認為是“神”。

當人們知因後就會更有智慧了。

我對宇宙物質有種看法,也是從佛教經典中很到的啟發。不論您認為對與錯,請不要誤解佛。或許我還不夠了解佛教經典。


鹽胺


極性對應論觀點。

所謂光子,實際為離熱性能量的虛化膨脹,膨脹的最終結果是形成虛空靜態能量。反過來,當虛空存在靜態能量時,熱性能量的揮發膨脹就會推動虛空靜態能量產生波動,這種波動就是光波(電磁波)。

因此,光,就是虛空靜態能量的擴張性波動。如果認為光就是光子的運動,那麼,這些光子的運動只是基本在原地波動,光子的實際移動速度就是炸藥爆炸時能量虛空的擴張速度。

虛空靜態能量波動傳遞速度,也就是光波的傳遞速度,與空間能量密度具有反相關性。

由於星球不同距離空間的虛空靜態能量受到星球質量體的坎性輻射的約束,由於坎性輻射一方面是與距離平方反比率擴散,另一方面則被虛空能量有所中和,所以由坎性輻射約束的星球周圍空間的能量密度下降速率是L型曲線,星球周圍空間光速的變化速率則是反L型曲線。太陽周圍空間光的彎曲現象,就是由這種光速變化造成的折射現象。

再補充一點:星球揮發能量,能量的膨脹造成的是星球能量層的緩慢擴張。星球之間距離的緩慢遠離,就是由這種能量層的擴張產生的斥力造成的。

如果大家能夠理解上述解釋的話,實際上就是解開了一個宇宙問題,並由此引申出一系列宇宙問題的得以破解。


周慶和1178559755


就是奇子內部轉換和攜帶能量的物質,光子基本上都回被吸收,吸收後物質還會釋放出來,這就是奇子轉換,物質吸收和釋放能讓物質保持一定溫度,物質溫度比周圍低時,會吸收光子,吸收頻率在一定範圍之內,當它溫度比周圍高時,會釋放光子由於得不倒其它光子或奇子的補充,它的溫度會降到和周圍溫度一樣,它吸收和釋放奇子或光子達到平衡,它的溫度就保持恆溫,光子基本上都被物質吸收了,不會永恆的保存,當光發出去時,會被低溫吸收,如果高溫也會被吸收它也會被其它光波吸收


打個噴嚏嚇死鬼


宇宙中的光子被具有負能的炁湮滅成為有待探索的另一種微小粒子物質(如中微子等)這過程可以用普通閃光數碼相機捕拍到(拍攝時有爆炸聲,但只聽得啪的微弱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