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幸福:培養複合型博士後人才,培育人工智慧產業集羣

華夏幸福:培養複合型博士後人才,培育人工智能產業集群

9月15日,主題為“智能時代的創新、融合與發展”的全國博士後學術交流活動在北京·華夏幸福創新中心舉行。中國人工智能學會理事長、中國工程院院士李德毅,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專業技術人員管理司副司長王明政,北京市人才服務中心主任林革,北京市豐臺區副區長、中關村豐臺園管委會主任周新春,華夏幸福產業研究院院長顧強等出席,全國博士後科研工作站/流動站、科研院所和企業研發人員(博士後和博士)等200餘人參會交流,共商推動我國人工智能事業跨越式發展路徑,助力人工智能技術從實驗室走向生產應用。

加大我國人工智能人才培養力度

華夏幸福:培養複合型博士後人才,培育人工智能產業集群

全國博士後學術交流活動現場

2017年7月,國務院印發《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提出到2020年人工智能技術與世界先進水平同步;到2030年,中國成為世界主要人工智能創新中心,智能經濟、智能社會取得明顯成效,為躋身創新型國家前列和經濟強國奠定重要基礎,人工智能核心產業規模超過1萬億元,帶動相關產業規模超過10萬億元。

創新是第一動力,人才是第一資源。與會專家認為,當前我國正處於人工智能發展的最好機遇,無論是國家戰略層面還是產業實踐之中,人工智能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視與應用。數據顯示,2015-2017年,我國AI人才需求複合增長率達到200%。然而,我國人工智能人才仍面臨百萬以上缺口。

李德毅院士勉勵與會博士要肩負起中國人工智能發展的重任,為了實現我國2030年成為人工智能高地而努力工作。

王明政副司長對博士後抱有極大期許。他表示,下一步將有序推進博士後工作制度改革,提高博士後待遇水平,提升博士後培養質量,實施創新人才支持計劃、國際交流計劃等一系列博士後人才計劃,試點建設博士後成果轉化基地、創新示範中心等。

他特別指出,2015年11月,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批准在河北廊坊市依託固安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試點建設全國首個,也是截止目前為止唯一一個國家級博士後成果轉化基地,為推動博士後開展以成果轉化孵化為重點的創新、創業搭建平臺,探索經驗。日前,註冊在固安的河北省博士後創業基金正式成立,為解決成果轉化基地和省內其他地區優秀博士後研究人員、博士後合作導師創辦企業、創業孵化和科技成果轉化初期融資難問題做出積極探索。

北京市人才中心主任林革在致辭中表示,目前,北京市有52個博士後流動站,122個博士後工作站,155個園區分站,有效助推產學研結合。目前,位於豐臺區的華夏幸福博士後工作站,一方面積極開展理論研究,形成產業育成理論、新技術識別跟蹤理論,前瞻研判產業新動能,另一方面,緊緊圍繞包括人工智能在內的重點產業發展戰略、規劃、路徑和政策,開展創新研究,構建促進產業發展的方法論體系,培養符合未來需要的複合型人才。

培育人工智能產業集群驅動實體經濟發展

華夏幸福:培養複合型博士後人才,培育人工智能產業集群

華夏幸福產業研究院院長 顧強

人工智能是新舊動能的轉換器。未來AI將為所有行業、所有終端賦能賦智,在促進傳統行業轉型升級的同時,催生出更多的新產品、新技術和新模式。華夏幸福產業研究院院長顧強預測,到2020年,AI有望為家居、安防、醫療、零售、金融五個行業釋放出超過7000億的新動能。

顧強指出,人工智能賦能將重塑中國產業發展新格局。以製造業為例,人工智能將從提高生產效率、改變就業市場、優化產業結構、重構國際分工四大方面重塑製造業。如果人工智能為製造業提高1%的效率,將為製造業每年節省3千億美元,到2025年,人工智能可能影響32萬億美元的全球製造業領域,佔全球經濟總量的二分之一。

與會專家認為,在人工智能發展這場國際競賽中,加快掌握核心技術並實現商業化、產業化是關鍵,推動人工智能與實體經濟相結合是重要抓手,而產業集群化發展則是加速人工智能與不同行業相結合真正創造社會價值的有效平臺。

顧強表示,華夏幸福聚焦人工智能應用及人工智能技術,已精準發力智能汽車、智能裝備、智能硬件三大方向,為固安、嘉善、大廠、懷來等產業新城積極導入人工智能產業集群,吸引了包括韓國人工智能領域專業平臺公司GCT株式會社等數十家行業知名人工智能企業入駐。其中,嘉善智能網聯汽車產業園已獲批“國家智能網聯汽車示範區”。

此外,位於北京豐臺區的華夏幸福創新中心聚焦“AI+”產業集群,為人工智能企業提供“1+N”、“全方位+立體化+一站式”的產業服務平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