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鐵院士」王夢恕去世,中國鐵路的功臣走了……

“高铁院士”王梦恕去世,中国铁路的功臣走了……

王夢恕(資料圖,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大家都不說真話,社會就沒希望了。

據多家媒體報道,王夢恕先生於今天(9月20日)下午離世,享年80歲。

王夢恕先生為我國著名隧道及地下工程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其因主持和參與了中國高鐵的研發建設工作而被譽為“高鐵院士”。去年9月,王夢恕曾經因腦出血住院治療。

近些年,王夢恕以直言敢諫的形象成為曝光率最高的院士之一,被媒體稱為“中國鐵路代言人”。他的觀點常常成為輿論的焦點,也曾引起不少的爭議。

這些熱鬧背後,作為我國著名的隧道及地下工程專家,王夢恕一生有兩個心願:一是我國鐵路達到世界領先水平;二是我國隧道達到世界領先水平。

一輩子從事鐵路和隧道工作的王夢恕曾面臨多次人生抉擇,但為了這兩個心願,自始至終,他都把複雜的人生選擇用簡單的“國家需要”作為衡量標準,“祖國急需的,就是對老百姓有好處的”。

被詹天佑改變的人生

王夢恕1938年出生於河南的耕讀世家,祖父曾經是孫中山先生的顧問。時局所致,王夢恕的童年是痛苦的、悲慘的。他在故鄉不但不安樂,還要與戰亂、災荒、疾病、飢餓打交道,經常吃了上頓沒下頓。

艱難的條件下,砥礪求索成為少年王夢恕唯一的出路。中學時,王夢恕第一次聽到詹天佑的名字,從此做一名像詹天佑一樣的科學家,成為王夢恕終生為之奮鬥的理想和攀登的高峰。

新中國建立以後急需人才,初中畢業的王夢恕考進天津鐵路工程學校,學習鐵路工程技術。作為一名鐵路技工,王夢恕以實習生的身份在上世紀50年代中期參與了武漢長江大橋的建設。

1956年,他終於考入唐山鐵道學院。當然雖然還有哈爾濱工業大學和上海交通大學可以選擇,但唐山鐵道學院因由橋樑學權威茅以升任院長,最終在王夢恕心中勝出。

一個鮮為人知的事實是,這位如今的地下工程專家,當年最開始學習的卻是橋樑專業。在唐山鐵道學校學習的第三年正值成昆線建設,又遇到了隧道施工大塌方。看到當時的事故現場時,王夢恕認為造成這一切的原因就是施工設備和技術都太落後,從事這方面研究的人又少,“能不能以後隧道施工不死人,能不能有更好的施工策劃,”正是一種“責任的需要、國家的需要”讓他在第四年開始分專業時主動申請將專業改為隧道工程建設,並擔任隧道班班長。

“高铁院士”王梦恕去世,中国铁路的功臣走了……

成昆鐵路大渡河鐵橋(資料圖,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1964年,王夢恕順利從唐山鐵道學校畢業,成為新中國教育歷史上第一批研究生。在那個百廢待興的年代,研究生學歷的他已經躋身高級知識分子的行列。

榮譽滿身

1965年,品學兼優的王夢恕留校任教不到一年,我國第一條地下鐵道工程——北京地鐵一號線開始建設,他主動申請到北京地下鐵道工程局工作。

之後,王夢恕主動要求調往成都鐵路局峨眉段,去修理內燃機車。被遺忘的王夢恕,在1978年“科學的春天”到來後又被想起。很快,王夢恕就南下粵北大瑤山,迎接他生命中最輝煌的一個工程。

王夢恕勤勉一生,最滿意的工程成就是在大瑤山隧道實踐的“新奧法”施工技術,不僅使工程提前兩年半完工,還改變了老方法每掘進100米死亡一人的局面,新技術應用後再沒有工人因為塌方而喪命。

據紅星新聞報道,王夢恕一位學生表示,“他(王夢恕)最大的願望是中國高鐵建設事業路網布得更密,使大家交通更便捷,中國幾大海峽隧道:臺灣海峽、瓊州海峽、渤海灣海峽,希望能挖通。”

“高铁院士”王梦恕去世,中国铁路的功臣走了……

在隧道等地下工程技術方面,王夢恕開創了很多個第一。他也因此榮譽滿身:1990年被評為“國家級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1991年7月起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1993年和1998年分別榮獲首屆“詹天佑成就獎”及“詹天佑大獎”。1995年6月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1998年至今,當選為第九屆、第十屆、第十一屆、第十二屆全國人大代表。

王夢恕生前還是中國鐵路工程總公司高級工程師、副總工程師,中國中鐵隧道集團副總工程師,北京交通大學隧道及地下工程試驗研究中心主任、博導、教授,培養博士、博士後近60餘名。

榮譽等身的王夢恕,對錢看得很淡。1995年,王夢恕成為第一批工程院院士,有單位以一個月3萬元的工資挖他,他不幹,“我去你那裡當花瓶啊?”

中國青年報2014年曾報道稱,王夢恕有時去北京交通大學,先坐地鐵到西直門地鐵站,再花5塊錢坐個“黑三輪”。有次一個老師發現了,對他說,您是院士,這多危險啊!

直言敢諫

對人,王夢恕最看重品德。談事,王夢恕是直腸子。敢言、精神強悍成了王夢恕的標籤。

2007年上海市決定建設滬杭磁懸浮上海機場聯絡線。王夢恕認為:磁懸浮只是一種昂貴的“交通玩具”,不符合“安全、可靠、適用、經濟”四項鐵路標準,不適於引入城市交通。他還寫了篇批評磁懸浮的稿子讓上海一家媒體刊登,媒體要求他在稿件上簽字才能發表。王夢恕沒猶豫,簽了名,“我說的話我就敢負責”。

他引起爭議的言論還包括:“火車票價不高,是工資低”、“地鐵站沒必要加屏蔽門”、“高鐵沒必要裝WiFi ”……他幾乎成了中國鐵路的發言人。

有一年,中鐵集團選拔局級幹部,王夢恕作為兩個評委之一,對參評幹部提了同一個問題,“人這一輩子最不該犯的錯誤是什麼?”答案五花八門,出現頻率最高的回答是“不應該腐敗”,但王夢恕心裡有標準答案,50個參評幹部只有一個答了出來——“不要說假話”。

王夢恕說,“如果大家都不說真話,社會就沒希望了。”

科普百分百·助力科普中國,讓科學知識在網上和生活中流行起來。溫馨提示:以上為科普百分百網上閱讀所瀏覽內容,轉載分享只為知識傳播和學習宣傳,本文內容僅代表原作者觀點,如有意見建議,請私信留言,我們會及時處理。歡迎關注,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