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文王爲什麼吃自己親生兒子的肉?

吐兒冢的來歷

傳說在很早以前,商末周族的領袖“季歷”被商王文丁殺害後,季歷的幼子“姬昌”繼承了王位,即周文王。姬昌是個賢明的君王,繼位後不久,便使周族漸漸強大起來,從而引起了商王殷紂(帝辛)的疑忌和不滿。

周文王為什麼吃自己親生兒子的肉?

周文王為什麼吃自己親生兒子的肉?

周文王為什麼吃自己親生兒子的肉?

有一次,殷紂王聽信寵臣崇侯虎的讒言,隨意找了姬昌一個差錯便將他抓起來,囚禁在今天湯陰的羑里城。 姬昌的大孩子名叫伯邑考,天性純孝,聽說父親被紂王無端幽禁起來,便召集周族的臣下商議。伯邑考主張由自己帶了珍寶到商作抵押,換回父親,周族的老臣們都勸說:這樣太危險了,商王原來是忌妒周族興盛才這樣做的,商王若把伯邑考也扣留下,那周族會更糟。伯邑考堅決地說:“如果商王把我也扣起來,還有我弟弟呢!你們可以先幫我的二弟發監理朝政,為救父親,我決定冒險走一趟。”群臣見伯邑考執意要去,便將此事稟告給伯邑考的母親,母親雖然也覺得此去凶多吉少,但為了拯救姬昌,只好依從了兒子的主意。命次子發暫時攝理政事,讓長子伯邑考帶著寶貨到商都謝罪。 姬昌囚在羑里,殷紂王還是對他放心不下,因為許多人都說姬昌是個聖人,在獄中還潛心鑽研《易經》,確實是個不可多得的人才,不可加害,紂王心裡越發妒忌。這次姬昌的兒子伯邑考來了,紂王便想出一個殘忍的辦法來處治他。 紂王吩咐左右把伯邑考殺了,並剁成肉餡,包成餃子,送去給姬昌吃,看他知不知道是自己兒子的肉。使者捧著人肉餃子,宣稱是商紂恩賜給姬昌的。姬昌拜受了人肉餃子,心知這肉必有緣故,但不知是什麼肉。因為他囚在羑里,與外界隔絕,自然想不到兒子前來,只得遵依規矩,將餃子吃下,將肉湯喝下,然後謝恩。使者回報紂王,紂王聽罷撫掌大笑說:“誰說姬昌是聖人,他連自己兒子的肉都吃了還不知道呢!哈……” 後來,有人將這事告訴了姬昌,當姬昌明白了人肉餃子的來歷時,懊悔萬分。他每天跑到“演易臺”的後邊,把吃到肚裡的那揪心裂肺的肉嘔吐出來,一邊吐一邊痛心地說:“吐的都是我自己的兒啊!……”“吐的”與“兔子(的)”諧音,安陽本地方言一般是將“子”讀作“的”。傳說姬昌吐出的肉,變成了很多隻活蹦亂跳的小白兔,騰雲駕霧飛上了月宮……

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姬昌從肚裡嘔吐出來的食物便形成了一個小土丘,後人稱為“吐兒冢”。 當地老百姓還有句歇後語“吐兒冢坡上的兔子----打不得”。這句歇後語說的是這之後人們作為紀念週文王,在羑里城蓋了一座廟,在廟裡塑上文王金身,還禁止在廟圓圈打生(打獵),不知哪一代有一個外地狩獵人到文王廟打生,一箭射著一個兔子,兔子帶著箭飛跑,他在後邊緊緊追趕。兔子跑到廟裡不見了。獵人追到廟裡,看到門檻上插著根箭。這時,從門裡邊走出來一個白鬍子老頭兒,對他說:“年青人哪!兒孫們給你一直磕頭,你可別再狠心射了。”說完不見了。這個獵人進去一看,廟內塑像和剛才老人一模一樣兒,頓時醒悟,跪下磕了三個頭,離開了。 還有一說,是這樣的:有個打兔子的追著一隻兔子來到文王廟,連射了七八箭都沒射著。打兔子的一邊追一邊覺得好生奇怪:憑自己的箭法,每箭都是百發百中,怎麼這次偏偏都是箭快追上兔子的時候不是偏了就是落了地。正覺奇怪,就見兔子繞過一堵牆,遠遠的站在那裡,紅眼睛盯著自己還朝著他打躬作輯哩。心裡話,神了,遇上神仙了。這兔子肯定不是凡物,看來這文王廟坡上的兔子是不能打的。此後,他便再也不來這裡打兔子了。 這消息一傳十、十傳百,這文王廟附近也就再沒有人來打兔子了。 還有一說就是文王知道那是自己的孩子,忍痛吃下他的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