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個平邑故事,紀念九一八

今天

2018年9月18日

淒厲的防空警報響起

提醒著我們

中華民族曾經歷了怎麼樣的苦難

中國人民曾經過怎樣艱苦卓絕的鬥爭

四個平邑故事,紀念九一八

87年前

1931年9月18日

日本關東軍炸燬南滿鐵路

反誣中國軍隊所為

悍然襲擊駐紮在北大營的東北軍

由於國民政府的不抵抗政策

瀋陽城次日即告陷落

不到半年東北淪陷

這就是震驚世界的

九一八事變

抗日戰爭自此拉開序幕

四個平邑故事,紀念九一八

九一八事變當夜日軍炸燬鐵路的地點

中華民族

從此走過了14載

櫛風沐雨、艱苦卓絕的崢嶸歲月

這是中華民族最悲壯的史詩

下面的四個故事

都發生在平邑這片熱土之上

就讓這些平邑故事告訴你

中華民族,何以稱之為偉大?

抗日戰爭,何以稱之為卓絕?

舍子取義於西蓮

於西蓮(1895年—1942年),流峪鎮臭蒲灘村人。1941年11月8日上午,家門外一陣槍聲後,數十米處的幾名日軍正追趕著山縱一旅三團四連的一名小戰士。當這名小戰士跑到自家門口時,於大娘二話沒說,一把將小戰士拉進院子送到地窖裡。日軍向她要人時,她將自己的兒子推到門外……兒子犧牲後,她繼續參與抗戰活動。

堅貞不屈王保勝

王保勝(1907年—1970年)又名王樹珍,仲村鎮北仲村人。1927年"闖關東",1931年10月參加東北抗日聯軍,歷任班長、排長、連長、副營長等職,參加了顧鄉屯、寧安、敦化、蓮花泡等多次著名戰鬥,屢立戰功。1936年冬,因患傷寒重病與部隊失去聯繫而返回山東老家。1938年8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39年4月,八路軍費縣抗日遊擊第四大隊在峽玕成立,任副大隊長。先後參加了馬家峪、蔣溝、十八村、仲村、東莊(龍王廟)、黑山、白彥、榛子崖、楊謝、摩天嶺等戰鬥。1945年7月率部襲擊新泰協莊日偽據點,戰鬥中左臂中彈,在去包紮所途中遭遇日軍巡邏隊,被押送到新泰張莊日軍憲兵隊監獄。被折磨50多天,受盡各種酷刑,直到日軍投降才被營救出獄。魯中軍區司令員王建安稱他是"革命的硬骨頭"。

巾幗英雄陳秀英

陳秀英(1919年—1942年),1940年春加入中國共產黨,7月到尼山地委黨校學習,10月到泰寧縣仲裡區婦救會工作,旋又調費北縣卞橋區。在卞橋區,陳秀英同志和其他同志走街串戶,苦口婆心宣傳黨的抗日政策和婦女翻身解放的道理,很快打開了局面。1941年10月調固城區委負責婦女工作,11月,由於叛徒出賣,陳秀英被皇協軍劉桂堂部抓捕。面對奸佞、兇殘的皇協軍及其引誘、威逼,她剛貞不屈,視死如歸。1942年3月24日從容就義。

智勇雙全高錫貴

高錫貴(1905年—1947年),曾用名高培武。1925年考入濟南山東省立第一師範。1928年,經同學介紹進一家教會辦的廣啟醫院學習1年半,結業後,在小卞橋開設"保華"藥房,行醫為業。1932年加入中國共產黨,該藥房為秘密聯繫點。他賣掉7畝土地,將錢交給黨組織作為活動經費。1938年2月,護送省委書記黎玉同志去延安彙報工作,受到毛澤東主席的接見。1939年4月擔任八路軍費縣第一遊擊大隊參謀長。1941年將年僅16歲的大兒子和15歲的二兒子先後送到抗日部隊。1943年春,智擒槐子庵炮樓偽軍,並繳獲全部槍支。1947年5月,率部掩護魯南軍區機關轉移,激戰3天3夜,打退敵人12次反撲,勝利完成掩護任務。此戰後在家養病期間,父子2人被還鄉團抓捕。6月在獄中堅持絕食,以身殉國。

我親愛的人,我對你們如此無情,只因民族已到存亡之際,我輩只能奮不顧身,挽救於萬一。我的肉體即將隕滅,靈魂卻將與你們同在。——電影《風聲》

銘記血淚,勿忘國恥!

英烈已逝,浩氣長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