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大趙桂麗:媽媽得了甲狀腺,寶寶生下來怎麼就變「小聾人」?

孩子健康平安出生,是每一位父母最大的心願。可是,有很多聽力正常的父母,卻生出了先天性耳聾的寶寶,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準媽媽如果患有甲狀腺疾病,寶寶生下來可能會耳聾

如果懷孕媽媽們的甲狀腺不健康,將直接影響孩子的智力和發育,造成胎兒各種出生缺陷及聽覺器官的損傷,導致孩子生下來就成為先天性非遺傳聾患兒。

首大趙桂麗:媽媽得了甲狀腺,寶寶生下來怎麼就變“小聾人”?

甲狀腺疾病屬於多基因遺傳病,往往患有甲減的人,其子女及兄弟姐妹中會有近一半的人檢查出甲狀腺相關抗體,而這些抗體,可能會導致他們將來發生甲狀腺疾病。

專家指出,孕媽媽在懷孕時極易出現甲減的狀況,在孕20周前,胎兒的全部甲狀腺激素均來自母體。已有多項研究表明,孕婦患臨床甲減、亞臨床甲減、低T4血癥或TPOAb陽性會使流產和妊娠期併發症顯著增加,並造成胎兒腦發育障礙及各種先天性缺陷。

首大趙桂麗:媽媽得了甲狀腺,寶寶生下來怎麼就變“小聾人”?

患有甲狀腺疾病的孕媽媽(既有甲減、也有甲亢,以甲減更為多見)生產的嬰兒發生出生缺陷(大腦、腎臟、心臟缺陷以及唇裂、顎裂、多指、先天性聾等)的比例約為18%。而在普通人群中,有出生缺陷的嬰兒僅約為3%。

● 專家指導:做好科學檢查,孕育聽力健康的寶寶

1、已經患有甲亢或甲減的育齡婦女必須先進行治療,一般來講,需要甲狀腺激素水平正常達標一年後(或諮詢相關專家後)再懷孕。因為妊娠過程中對於甲狀腺激素的需要量是不一樣的,如果甲狀腺激素分泌不夠,就需要及時補充更多的甲狀腺激素。

首大趙桂麗:媽媽得了甲狀腺,寶寶生下來怎麼就變“小聾人”?

2、懷孕後的準媽媽們應在孕早期(12周前)常規進行甲狀腺功能的檢測,發現異常及時診斷、治療,實時調整各個孕期的甲狀腺素製劑藥量,以保證胎兒健康出生。

甲減病人懷孕後,應在專科醫生的指導下選擇左甲狀腺素(L-T4)治療,劑量隨著孕周的增大而增加。藥物最好在清晨空腹吃,如果早孕期間嘔吐嚴重,可推遲服用。整個孕期須定期監測甲狀腺功能。產後也要服藥,劑量應降至孕前水平,並於產後6周複查TSH水平。

首大趙桂麗:媽媽得了甲狀腺,寶寶生下來怎麼就變“小聾人”?

患有甲減的準媽媽還應注意:服藥期間應加強營養,正確補碘,注意休息,勿過勞;定期產檢,注意體重、腹圍、宮高增長情況,監測胎兒生長髮育情況,一旦發現生長遲緩,應及早處理;產時留臍帶血,化驗甲狀腺功能及TSH,患橋本氏病的母親還應查抗甲狀腺抗體。

3、新生兒時期,父母要配合醫生進行聽力普遍篩查。到了幼兒時期,要密切觀察幼兒的聽覺語言行為,一旦發現他們對聲音無反應或反應遲鈍,要儘快送他們去醫院做聽力檢查,明確診斷,儘早採取治療。

首大趙桂麗:媽媽得了甲狀腺,寶寶生下來怎麼就變“小聾人”?

趙桂麗醫生提示:

其實,除了甲狀腺疾病可能造成孩子先天性聾,糖尿病、慢性腎炎、高血壓、貧血、一氧化碳中毒、乙醇中毒以及有重大精神創傷、嚴重營養不良等也可能造成胎兒聽覺器官的損傷。

因此,對於各位準媽媽來說,孕期要管理好慢性疾病,並避免主動被動吸菸、飲酒及長時間接觸噪聲,保持心情舒暢,均衡飲食,全身心、負責任地迎接一個健康寶寶的出生。

醫生介紹:

首大趙桂麗:媽媽得了甲狀腺,寶寶生下來怎麼就變“小聾人”?

趙桂麗:北京首大眼耳鼻喉醫院主治醫師、北京首大頭頸甲狀腺多學科(MDT)會診主任,從事甲狀腺疾病工作三十餘年,具有豐富的臨床工作經驗,在頸部腫瘤、甲狀腺腫瘤、甲狀腺功能的治療以及甲狀腺疑難病、術後復發等甲狀腺疾病的基礎研究領域具有獨到建樹,深受到患者的好評。

擅長領域:甲狀腺腫瘤、甲狀旁腺腫瘤、頸部腫瘤、橋本氏病甲狀腺炎、甲亢、甲減、亞甲炎等頸部疑難病的診治。


分享到:


相關文章: